慢性肝炎,疏肝不应,须调脾胃升降
时间:2018-06-10 10:45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病位在肝,以肝经气郁为主要病机。肝气 不舒,理应疏泄,但慢性肝炎,有疏之不应者,虽 然起于邪毒郁结,肝失疏泄,而脏腑相关,久病必 伤脾胃,历来重视整体调节,不拘于局部之病 灶,在疏之不应的情况下,必须注重调理脾胃,特 别要注意调整脾胃升降功能,从肝脾、肝胃的关系 来纠正升发之不及或降令之失和。 升降是阴阳的基本形式,人体脏腑功能的 发挥,离不开阴阳之升降,所以《素问·六微旨大 论》云:“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主升降之 中枢在脾胃,肝肾之阴升,心肺之阳降,有赖于脾 胃气机之升降。若脾升失职,肝郁不达,势必导致 “肝脾郁陷”之病机,其证腹胀胁痛,食后尤甚, 情怀悒郁,周身困倦,大便稀溏,小溲时黄,苔薄 白根腻,边有齿痕,在妇女尚可见,带下 频多等症。肝功能检查反复异常,此证应着服于补 脾升阳,以达郁邪。我在临床上以四逆散合异功散 为主方,气滞甚者加木香,收效甚佳。四逆散本为 疏肝理脾之要方,配合异功散,以增强运脾之力。 方中之柴胡,取其升清阳、疏肝郁;枳实取其泄浊 阴、散气滞。且与参、术同用,消补兼行,以助脾 运。此乃源于“肝病治脾”之训,张仲景早就指出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所谓“实脾”,并非补脾药物的罗列,补中要寓疏通之意, 尤须时刻注意脾气之升发,方为实脾之道。 再说肝病治胃:《内经》指出:“厥阴不治, 取之阳明”,说明了肝病治胃的重要性,这对慢性肝炎的辩治。颇有指导意义。肝病治胃,主要有 降阳明以制木横和益胃阴以抑肝强之不同。慢性肝 炎缠绵不愈,邪踞中焦,降令失和,其证多见头晕 且痛,胁胀脘痞,口苦泛恶,溲赤,少寐,舌苔黄 腻,脉弦而滑,治当降胃气以制肝逆,选用黄连温 胆汤加夏枯草、龙胆草,生赭石等,多数患者证情 缓解,肝功能亦随之改善。至于养胃阴以抑肝强, 主要适用于胃阴不足而 肝体失柔者,经云:“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素问·经脉别论》)肝 体赖水谷以充养,胃阴亏虚,脾胃无以行其津液, 于是化源不足,肝失所养,从而肝虚久久不复,在 慢性肝炎中最为常见。其证胁痛隐隐,嘈杂善饥而 食入难消,口渴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 而弦。应着手充养阳明,兼以柔肝,临床常用北沙 参、麦冬、石斛、玉竹、乌梅、木瓜、白芍、甘草 、杞子、生大麦芽等酸甘化阴之品,如兼胃气虚者 ,加太子参、冬术益气养胃;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 酶偏高者,加北五味子,生山楂,能收佳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