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本草纲目 解读桐树的特性
时间:2018-06-10 10:46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在《本草纲目》本部(第三十五卷)桐条中,李时珍这样写道:“陶注桐有四种,以无子者为青桐、冈桐,有子者为梧桐、白桐。寇注言白桐、冈桐皆无子,苏注以冈桐为梧桐,华而不实者为白桐。白桐冬结似子者,乃是明年之华房,非子也。冈桐即油桐也,子大有油,其说与陶氏相反。”意思是:关于桐,南北朝的医家陶弘景解释是,桐有四种,不结子的有青桐、冈桐,结子的为梧桐、白桐。北宋医家寇宗奭认为白桐、冈桐就都不结子。苏颂则认为冈桐是结子打油的桐树。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则说:“结子而果实皮青的为梧桐,开花而不结实的为白桐。白桐冬天结的像子,那是第二年的花蕾,并不是子。冈桐即是结子窄油的桐,结子大。”贾思勰的这种介绍与陶弘景的解释正好相反。
对此,李时珍亲自到农村去探访询查、观察求证。有农夫告诉他,白桐就是泡桐,叶子宽大,径约一尺容易生长。一位农夫说:泡桐木轻质虚,不会生虫遭蛀,是做家俱和柱子的好材料;另一位农夫说:泡桐树二月开花,白色的花象牵牛花,结的果实如枣一样,长寸余,果壳内有子片,轻虚如榆荚和葵实之状,成熟了果裂开,随风飘动;还有一位农夫说:油桐也叫花桐,青桐即是不结果实的梧桐。 “以今咨访,互有是否”。通过询查问访,李时珍终于弄清了几种桐树的特形状,回头再看陶弘景、寇宗奭、苏颂、贾思勰的不同解释互有是否,既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对正确的他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他予以更正。 李时珍就是这样谦虚好学,乐于也善于同劳动人民交流,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农夫渔樵亦为师,翻开《本草纲目》,字里行间,无不闪耀着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光芒。 (责任编辑:董玉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