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保障-选择地道药材
时间:2019-06-25 16:12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网 点击:次
我国的中药资源丰富,品种之多,数量之大,居世界首位。在抗生素药残严查的今天,中药将在预治动物疾病中发挥独特作用。中药使用时,要以传统中医理论体系为指导,结合现代先进设施工艺,充分发挥中药功效。 一、药材保障-选择地道药材“药材好,药才好”,这里的好药材,说的是“道地药材”,是指某一地域地方生产的某品种中药材的疗效优于其它地方所产同品种药材。 比如,河南的山药、地黄、菊花、牛膝,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青蒿,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江苏的薄荷、苍术,云南的茯苓、三七,宁夏的枸杞,甘肃的党参,山西的连翘、甘肃的黄芪,都是当地的“道地药材”。 二、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中医以药治病,是以药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盛衰。中药的药性把中药治病的不同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 1、中药之四气五味 中物分为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称之四气,也称四性。凡是能够治疗热性病症的中药,称为寒性或凉性;治疗寒性病状的药称为温性或热性。 寒凉性中药属阴,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如石膏、薄荷。 温热性中药属阳,有温里,祛寒、通络、助阳、补气、补血作用,如干姜、肉桂。 中药有的酸、咸、甘、苦、辛五种不同的药味,称为五味。 五味发挥着不同功效:辛能散行(发散、行气、行血)、甘能缓补(补益、和中、缓急)、酸能收涩(收敛、固涩)、苦能燥泻(燥湿)、咸能软下(泻下)”。 2、中药之升降浮沉 中药有升降浮沉的不同作用趋向,凡是味道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味属酸、涩、苦、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多数为沉降药。 凡病症在表、上,用药宜升浮,如外感风寒表征,用麻黄、桂枝来解表散寒;在下、里,用药宜沉降,如肠灶便秘,用大黄、芒硝来泻下攻里。 病势上逆,宜降不宜升,如肝火旺引起的双眼红肿、秀明流泪,选用石决明、龙胆来清热泻火,平肝潜阳。病势下沉,宜降不宜升,如久泻脱肛或子宫脱垂,用黄芪、升麻来益气升阳。 3、中药之中药归经 中药归经,即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桔梗、杏仁能治咳嗽、喘气,归肺经;朱砂安神,归心经;麦芽消食,归脾经、胃经。 还有一药归多经,如杏仁归肺经和大肠经,既能平喘止咳,又能润肠通便。 中药归经指导意义:根据动物的脏腑经络病症“按经选药”,还要选用入它经的药物配合治疗。如肺气虚脾虚者,选择入肺经药的同时,还有用入脾经的补脾中药以补脾益肺(培土生金)。 4、配伍禁忌 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在一个方剂中,相互之间会产生一定的配伍效应,有的对动物有害,有的对动物有利。将其归纳为7种,分别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称为“七情”。 相须和相使增强药效,相须:如石膏配知母,增强清热泻火功效,疗效协同;相使:如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功效,起到辅佐作用。 相反和相恶有拮抗作用,相反:如甘草和甘遂,能增强毒副作用,相恶:如黄芩能降低黄芪的温性,降低疗效。 相畏和相杀能减轻毒副作用,如生半夏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防风能解砒霜毒,绿豆解巴豆毒。 此外,有些药物或配伍关系应该慎用或禁止使用,总结出“十八反”和“十九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