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药材的保存
时间:2018-10-13 10:16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网 点击:次
笔者虽然是一名药师,在日常生活中,却也出现过中药保存不当导致中药无法使用的情况。去年购买的红枣太多,今年三四月份拿出来吃的时候发现装红枣的袋子里已经长了很多丝状物,无奈只好丢弃。买的黄芪、红豆因为放置时间长了生虫子,还有虫卵在里面。枸杞未放置到冰箱里,天气热了,出现了变软发黏的情况。上述情况,可能很多家庭都遇到过,尤其是夏天气温高、湿度大,中药材发霉和虫蛀的现象较常见,特别是膏、丸等制作时,通常加入蜂蜜,因此特别招虫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医药养生已经被更多的普通人所认知,很多中草药,在医院、药店、超市等处都有销售,我们无论是从何处购置,都要注意药材的保管。如果对这些药材保存不当,容易使其变质,会影响药材的疗效。中药保存时主要是为避免霉变、虫蛀,一般药品适合在阴凉、干燥、避光处存放。 中药汤剂的保存 煎煮中药 煎出的药液及时放入冰箱低温保存,饮用前应先加热。需要指出的是自己煎煮的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隔夜服用,以免药液变质影响健康。 代煎中药 密封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最好在冰箱冷藏保存,保存时间应在7天以内。不宜长期储存,用药前观察性状,如发现药液袋鼓起或药液变味,有气泡等异常现象则属变质,不可服用。 常见中药材的保存 一般来说,中药材如果量少的话最好放冰箱冷藏室内保存。如果量多的话,最好根据药材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储存的环境。 含糖多的怕被虫蛀 中药以植物类、动物类为主,主要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纤维素等,这些成分都是仓虫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所以,粉性足、肉质及糖性大、质地疏松的中药易被虫蛀,如山药、莲子、当归、苦杏仁、肉苁蓉等。而质地坚硬的药物,如三七、郁金等则不易虫蛀。中药材经虫蛀后,有的形成孔洞产生蛀粉,有的甚至被完全蛀成粉状。如金银花、菊花虫蛀后整个花瓣散落;土鳖虫的皮、肉、内脏被蛀空后,残留的部分因受虫体及其排泄物的污染会霉烂,产生异味或变色。 含“油”多的怕受潮 药材在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呈现油样物质的变化,被称为“走油”。含有脂肪油、挥发油或糖类等成分的药材,如苦杏仁、当归、肉桂等易产生“走油”现象。检查药材是否“走油”,可从以下几点入手:嗅气味,肉豆蔻、胡桃仁走油易产生浓烈的蛤气味,桑葚则有糖样气味;看色泽,主要看药材的色泽、油质、脆裂及黏连程度。当归、独活等走油时,药材表面会呈现油样物质,麦冬、天冬走油时会黏连成块;摸质地,若药材手摸有黏腻感,说明已经走油。 经过加工的看是否发霉 对药材加工时,很难处理干净,容易附着霉菌孢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影响下,孢子萌发菌丝会导致药物霉变。常见的易发霉的中药饮片有天冬、瓜蒌、红花、地龙等。一般情况下,取出药材后应立即封存好,尽可能减少药材四周的空气流动。发现药材有霉变现象,程度较轻时,应除去菌丝再使用。可用软毛刷或抹布沾开水擦拭药材,能沾水的药材也可直接用水洗,不便刷洗的,可混米糠簸动撞去菌丝。 保存中药材最佳方法 埋藏贮存:可用陶瓷坛子等作为容器,同时,在里面放入填埋物。石灰埋藏法适用于易变色、虫蛀、发霉的药材,如黄芪、三七、天麻、红花、冬虫夏草等;而用花椒、大蒜埋藏可利用其挥发物质的作用,达到防虫蛀的目的,适用于有腥味的动物类药材,如蛤蚧、鹿茸等;谷、麦糠埋藏多用于胶类、根类药材,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人参、党参等。无论哪种填埋物,都需要用双层净纸将药材包好置于容器内,同时将填埋物下填上埋,密封,使之与空气隔绝,防潮、防蛀,并置于阴凉干燥处。 洒点酒精 含糖量高、不易干燥的药材,如枸杞子、桂圆肉、当归、地黄、藏红花等,可以将少量酒精直接喷洒在药材上和容器内,然后密封容器口即可。但对酒精过敏者不宜用此方法。 烘炒 引起虫蛀的主要是药材原有残存的虫卵,高温下烘炒能有效杀灭虫卵。当药材发现虫蛀,内部破坏已经较严重,建议不要再食用。如掰断药材后观察到虫蛀不严重,除虫后应尽快使用。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如果药物发生严重的霉变、走油等现象,不应继续服用。未显著霉变的和虫蛀轻微的药材,经蒸煮后,才可服用。一旦患者误服了变质的中药出现呕吐、腹泻、头晕等症状要立即就诊,以防中毒。 (责任编辑: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