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病除邪话艾叶
时间:2018-11-15 08:48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社区 点击:次
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四集中,提到了貌不惊人的艾叶豆腐。作为一种常见的药材,艾叶苦温除湿,配上乳纯白色的豆腐甘寒能清热,在湿热的夏秋之际,食用艾叶豆腐可扶阳利湿、解热祛暑,此乃药食同源及食养的具体显现。 切实,“艾”与国人早已结缘。艾,古时人们又叫冰台、艾蒿、医草、灸草、黄草、家艾、甜艾、艾蓬、香艾等,今世认为古代的艾是菊科植物艾及隔壁科的复合俗称,药用其叶,故药材名为“艾叶”。让人倍感亲近的是,艾是我国苏息民众明白与使用较早的动物之一。《诗经·王风·采葛》曾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屈原在《离骚》中也提到艾,云:“户服艾以盈要会,谓幽兰其弗成佩”。这说明艾在公元前就普遍使用了。这类运用当以医药用途为主,如孟子载:“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对付“艾”名的来源,《本草大纲》中这样表明:此草可义疾,久而弥善,故字仍义,而名“艾”。 艾草为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动物,植株有浓重香气。日常里独一无二的艾草,却与端五节有着疑惑之缘。经史册本中记载,端五节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烟”的民间习尚。用这种法子“辟邪”“禳毒气”,实际上是以艾叶来防范各类传扶病。如今,我国大有部分地区还传播着这样一句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古代庖动公众一时应用艾叶“辟邪”并流传至今,可见艾叶的保健劝化获取了遍及器重。 “家有艾火不求医”。艾灸,即经由艾绒(为艾叶晒干捣碎后得“艾绒”)熏灼体表穴位,以抵达固护阳气、调理气血的劝化。古书云:“凡病,药之不迭,针之不到,必灸之”。《本草从头》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注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能经由过程皮肤、经络的能量通报与渗透,可驱散寒气、温通经脉,负气血痹阻欠亨症状获取缓解和撤销。不单如斯,艾灸善补阳气,补肾健脾,固本培元。非常对于女性,艾草更是有着“女性爱惜草”的雅称。用艾草在腿部及腹部熏脐,可以抵达减肥的成绩。对体质偏寒的人来说,成效更加显著,可除寒湿,抗御感冒,起到增强体质的成绩。 (责任编辑:健康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