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骨质疏松症,您有了解多少?
时间:2018-12-08 20:34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新闻 点击:次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构造松懈,招致骨脆性添加,易发生骨折为特色的浑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离咱们有多远? 2003年至2006年天下性大规模风行病学调查:年事跨越50岁的人群,以椎体与股骨颈骨密度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得病率为:女性20.7%,男性14.4%; 据预算,2006年世界50岁以上人群中有约6944万人患有骨质蓬松症,约2亿1千万人具备骨量削减。 骨质蓬松症基金会掌管的一项最新钻研闪现:我国骨质疏松的总罹病率为6.6%~19.3%,均匀为13%。 遵循我国2013年人丁普查,逾越60岁的白叟约为2.02亿,测度至2050年,这一数字可能回升至4亿,中国骨质疏松症或低骨量患者将达到2.12亿。 骨质疏松症对你有何影响? 椎骨的骨小梁削减可导致下腰部发作压缩性椎骨骨折,毁伤的椎骨萎缩并招致脊椎变形。这可以是盲目性的或纤细外伤时发生。 摔倒时如用手来支撑,可招致腕骨骨折或尺桡骨远端骨折。 可能孕育发生股骨近端或髋骨盲目性骨折,或微小内伤即可导致这种骨折。 骨质蓬松的老火终究是孕育发生骨质蓬松性骨折(脆性骨折),最多见部位是脊椎、髋部和前臂远端。此中,髋部骨折有“人生的着末一次骨折”之称,由于产生髋部骨折的晚年人,一年之内出生避世率约为20%以上,死因多为:一时卧床激起之并发症!
图片泉源:骨科大夫 别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不仅本身生活生计风致低下,还给家庭、社会带来繁重的累赘。 比年来,骨质蓬松性骨折的发病率已高于心血管病和癌症。男性终生一生没世发生发火骨质蓬松性骨折的屠戮性为13%,高于前哨腺癌;女性毕生孕育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为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的总和。 外洋威信文章约莫骨质疏松骨折产生率继续升高!骨质疏松已成为继高血压、糖尿病、冠芥蒂以后第四个都邑住民思空见贯慢性病。 骨质蓬松的杀戮因素 弗成控因素:人种(亚洲、白人)、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 可控成分:低体重、制动、性腺依顺低下、养分失衡、吸烟、高钠饮食、过量饮酒、钙、维生素D缺乏、过量咖啡、影响骨代谢疾病、体力活动缺乏、影响骨代谢药物。 如何诊断骨质疏松症? 骨质蓬松的晚期症状:在没有涌现症状的阶段,人们时常不能明确到骨质疏松症的存在。骨质削减的一些情形涵概:下背部痛苦悲伤;驼背,并伴同身高逐渐变矮;微小外伤便可诱发骨折。 诊断骨质疏松,咱们可以从这两边面入手 1.审查和评估小我的身体环境,平时留存习俗与方式,是否存在高危要素。 2.搜检骨密度。 目前最被医学界认同的查抄方式是双能X线吸引丈量仪(DXA),这个办法可精确地丈量骨量流失的水准,过程简单而平安。 若何预防骨质疏松症? 一切人应从少小期即入手下手预防。 饮食:逐日钙摄入量1000mg; 留存风尚:戒烟戒酒;增多日照; 流动:载重式,如步行,可增进骨骼量。 骨质疏松症饮食指引 1. 失调饮食; 2. 进食足够富含钙质的食物;
图片本源:骨科大夫 3. 从食物或晒太阳中,吸取充实维生素D,有助于钙质排汇; 4. 过量进食肉类(每天约四至六两),以避免罗致过量卵白质,增加钙质丧失; 5. 每天进食1至2个瓜果,此中以橙、柑、西柚、怪异果较佳,因其含有富厚维生素C,有助骨骼健康; 6. 减罕用盐量及减少吃腌制食物,如榨菜、腊味、罐头食品等,可削减钙质散失。 如果您只服用钙或维生素D?
图片来历:骨科大夫 运动与骨骼安康 流动可以促退钙的吸收、利用与在骨骼内沉积。 经常进行户外运动,还可蒙受十足的阳光,使体内维生素D浓度增高。 吻合运动又可令人的食欲增强、促进胃肠蠕动和增进消化死守,而进步对钙等营养精力的吸引率,并促成骨骼的钙化。 别的,运动能增多骨皮质的血流量,无利于血液向骨骼内保送钙离子以及破骨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变,以促进骨骼的组成。 锤炼方式 有氧磨炼:大多半骨质蓬松人群。 阻力和力气锻炼:身体状况相对较好的骨质疏松人群。 混身振动训练:最保险的训练的门径,由于在磨炼时受试者一样平常处于坐位也许站立位的固定形态,适当于大少数体质一般的骨质疏松人群。 水中熬炼:越发有用及保险,也适合骨质蓬松骨折患者的痊可医治。 多内容训练:针对个别拟订。 老年末年人适合的流动方式:太极、广场舞、太极球、兵乓球、自行车、步行等 预防骨松及骨折的十个倡始 1.多做载重,负重的流动 2.摄取适量钙及维生素D 3.提防过分节食 4.不食用太咸,含磷、蛋白质、咖啡因过量的食物 5.避免荷尔蒙缺失 6.防备会增进骨钙吸收的药物 7不酗酒 8.不抽烟 9.多流动以添加柔软度及肌肉力量 10.维持正确姿势,改善身体的平衡度 不要置信所谓的神药、神酒广而告之。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日照救济大少数暮年人远离骨松。固然骨质疏松症患者更重要在医生领导下蒙受正轨的恒久的抗骨质蓬松治疗! (文章内容与图片均由骨科医生供稿) (责任编辑:健康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