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疾病查询 >

近十年来他一周都难得下楼一次

浙江在线-健康网8月5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王一鸣 通讯员 王婷)“其他科室看病可能都是看病、开药、打针、安排手术,而我们则是一群特殊的医生。”林坚,浙江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中心主任,从医30年的他有27年在做康复医生。

“做康复治疗既要知道各类病是怎么回事,也要知道这些病通过运动康复怎么诊治。”林坚说,自己的工作就像是“跨界治疗”。

特殊的医生特殊的处方

“医生,我现在越来越不会走路,80岁的大伯大妈看到我都要过来搀扶,我后面怎么办啊?”

50多岁的陈先生因多年的视力残疾,又住在高楼等原因,近十年来他一周都难得下楼一次,现在感觉越来越没力气走路。

“不要紧,我来看。”林坚让陈先生躺在床上,“把双腿合拢夹住我的手”,“用最大劲像踢足球一样踢出去”,“不急不急慢慢来”。

在完成肌肉测试后,林坚告诉陈先生,肌肉也是用进废退的,像他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久不运动导致了肌肉萎缩。说完林坚就拿出一根弹力带,开始详细地指导陈先生回家后如何运动。“回家自己练,有什么不明白可以问我们的治疗师。”林坚特别嘱咐陈先生留下治疗师的联系方式。

早上8点,林坚的诊室里已经挤满了患者,从打羽毛球导致跟腱撕裂的患者到摔伤肩关节后导致肌肉萎缩的患者,从梨状肌受损导致腿麻的患者到小儿麻痹导致偏瘫的患者,康复科所面对的病种十分复杂,患者年龄也覆盖了整个生命周期。

康复科和别的科室不同,在这里很少打针吃药也不做手术,开运动处方、理疗、机械辅助等方式才是这群“特殊医生”的治疗方式。

“第一个动作是环绕你的肩关节,就像做太极云手一样,注意不能有痛感,在不会疼痛的范围内,动作幅度逐渐从小到大;第二个动作用左手扶住右小臂,前后摆动,可能有点酸痛,但这能保证你的肩关节不会僵掉;第三个动作握拳,注意要捏紧,小幅度地屈臂。”

这是林坚正在给一位肌肉萎缩的患者开运动处方,这位患者由于摔跤导致肩关节损伤,现在出现了肩关节活动不便、肌肉萎缩等症状。

“太久不动了,这个动作我好像做不动了。”“今天才第一天,不要急。”面对患者焦急的情绪,林坚边安慰患者边用手辅助他运动。“这些动作是这个礼拜的任务,下个礼拜还要加量,到时候记得来找我。”

中午11点,刚刚结束了上午的门诊,林坚就匆匆驾车赶往浙江医院三墩院区的康复治疗中心,像这样在灵隐院区和三墩院区之间的往返,他有的时候一天都要跑两三趟。除此之外,今天下午两点还有员工培训、四点钟还有实习生讲课,这些行程把他的一天塞得满满当当。

“随着非药物治疗、运动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康复科开展的专业也越来越多,几乎各个科室都涉及了。”目前的康复科主要涉及神经、骨科康复,内科(糖尿病、高血压、肾脏病、肿瘤、心脏疾病等)康复,各类疼痛康复这三类。

27年:他如何走出康复科的“康庄大道”?

最早的康复科医生都是转行来的,林坚也不例外。原本是一名骨伤科医生,被转行分配到康复科时,他是不愿意的,甚至不清楚自己这份职业究竟是干什么的,在这27年间,林坚却随着康复科不断的发展,一路摸索走到了今天。

康复科到底是干什么的?刚开始,林坚也不清楚。譬如开始他们以为康复科就是诊治慢性病,还收了很多肿瘤末期的病人,后来发现康复并不是做这些的。

要说起到底是什么让林坚明白了康复的意义,一位浙大毕业的小伙子至今让他印象深刻。

小李(化名)因患结核性脑膜炎导致瘫痪,在林坚刚接诊时,在床上瘫了2年的他手脚完全不能活动。由于来就诊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器,小李整个人都已经僵硬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只能依靠母亲照顾。

更严重的是:小李已经放弃了,觉得自己就这样僵一辈子了,对治疗十分不配合——但是林坚和他的治疗师们并没有放弃。

在治疗的早期,要先帮小李按摩,而这样的按摩是全身的,要把小李全身上下的每一个关节拉直,把僵硬的肌肉一点点揉松,每次都要花费很长时间。

肌肉已经萎缩,小李已经失去所有的活动能力,要如何锻炼?林坚和他的治疗师们拉住小李的四肢,帮助他做活动舒展身体,通过他们的力量唤醒小李“沉睡的肢体”。

等到小李情况好转到可以坐轮椅时,再通过开运动处方、理疗、机械辅助小李运动。林坚坦言,其实那个时候也挺艰苦的,一方面是精神上小李不配合治疗使得他们也会有沮丧的情绪,另一方面,每一次的治疗、活动也非常辛苦。

林坚和治疗师们的科学康复和坚持的精神终于有了回报:小李走出了沉沦期,他开始积极地配合林坚的治疗。从最开始完全无法活动的“一滩烂泥”到现在开了公司、结婚生子,林坚陪了他将近十年。

在康复科成立的初期,诊治所涉及的面很窄,最初的病患只有中风和偏瘫、截瘫两种。随着这么多年的探索发展,林坚现在要面对的病症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科室愿意和康复科建立联系,诊治的跨界范围自然也越来越广泛了。林坚说,在过去怎么也想不到会和妇产科有什么关联,但像现在的盆底康复、产后康复甚至产后的减脂减肥都成了他的工作范围。

学科的发展让林坚对自己当初的“转行”一点也不后悔,当面对未来的发展,林坚还有一些担心。“现在康复科的缺口还是非常大的,因为涉及面极广,人才培养没有十年是出不来的。”所以除了给自己的实习生授课外,林坚现在每年还要给上百位基层的全科医生做培训。

正如林坚说说,康复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实际上是人们在接受医学治疗之后希望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回归社会。当之前被转行的康复医生们找到康复科发展的“康庄大道”时,他们更多的是希望让康复科早一点、久一点、全一点——早一点介入患者的治疗,对患者的康复指导久一点,从大医院到社区都能有康复治疗的基础。

如果我们不能预测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来,那起码我们应该有信心,在康复科医生的支持下,回归社会的路,不会太难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