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生活中你应当了解的心理学知识
时间:2018-11-06 11:07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网 点击:次
心理学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深莫测,相反,它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待人处事日常生活可能就会更加通透和了然于心了。 十二个心理学知识一、巴纳姆效应 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会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星座,性格测试都是运用了巴纳姆效应。“你总是外表坚强,内心却需要温暖……你的本质是善良的……有时候你会迷茫不安……”其实这些话放到全天下的人身上也同样适用。 二、 斯金纳“迷信的鸽子”实验 人们之所以会产生迷信,是因为他们相信或者推测迷信行为和某些结果之间存在联系。这些迷信和结果之间还曾偶然的被“验证”过一次,两次或者多次。原本毫无因果关系的非关联性行为就会被强化,就会被奉若神祗。 考试前我转发了一次杨超越,结果我真的及格了。过了几天我又转发了一次,捡到了钱。于是,锦鲤的迷信就这样被坐实了。但其实,这些结果与“锦鲤”一点关系也没有。 三、 操作性条件反射 将小白鼠关进箱子,一开始只要小白鼠按动杠杆,就给予食物。后来只有部分时候按动杠杆才给予食物。结果小白鼠更加频繁的按动杠杆直到获取食物。 在游戏里抽SSR也是这个原理,不定期的奖励刺激会强化我们的行为,让你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欲罢不能,根本停不下来。 四、哈洛的恒河猴实验 哈洛给刚出生的小恒河猴做了两个“妈妈”,一个有奶瓶,一个有软软的绒布做成。结果发现小猴子更喜欢绒布做的妈妈。哪怕饿了,喝完奶后也会马上回到绒布妈妈的身边。 给予了孩子丰厚的物质条件,孩子却还是不满足,逆反心理严重甚至无法形成正常的三观。那是因为你给予的温暖不够,有时候一个拥抱和一次爱抚,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五、习得性无助 把狗关进一个笼子,只要铃声一响就对狗进行电击,刚开始狗会尽力逃跑,但多次之后,只要铃声响起,狗就会抽搐倒地,不管有没有实施电击。 失败了太多次,人就会对自己彻底失望。产生习得性无助,陷入悲伤之中无法自拔。所以挫折教育要适度,不要适得其反。 六、墨菲定律 任何事情都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所有的事情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会出错的事情总会出错,你担心的事情总会发生。传说中的一片面包掉落,总是有果酱的那面着地。 不要轻易立flag…… 七、登门槛效应 又称得寸进尺效应。你一下子让一个人帮你一个大忙,他很大程度会拒绝。如果你先让他帮你一个小忙,他帮完以后你再让他帮你一个大忙,他通常会答应。 一旦接受了前一个求助,为了避免认知失调或者想给人前后一致的映象,就会更有可能答应。找人借钱也是,你可以先少借一点。然后逐步递增…… 八、 聚光灯效应(自我曝光) 人总是认为别人在看自己,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心程度。当发生问题的时候,如果是别人,人们会认为是人的错误;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人们容易认为是环境的问题。 一般来讲,你哪怕一个礼拜不换衣服,你的同事也不会发现的。因为别人根本就没有这么关注你,OK? 九、赌徒错觉 人容易从无规律事件中总结出规律,来得出有利于自己的结论。一个骰子连续五次转到了6,你认为下一次还是6的概率有多大?你是不是认为绝对不可能?其实还是六分之一。 什么彩票揭秘,号码总结推演。都是假的假的假的,自我安慰罢了。这些都是随的,不存在规律可循。 十、 旁观者效应 一个暴力案件中,围观的人越多,施以援手的概率就越少。因为人们的责任感会被平摊稀释。觉得我不出手总会有人出手的,那么多人呢,我就算见死不救,也没我什么责任。 如果你遇到了危险,向人群大声呼救:“救命啊!”,那获得群众出手相救的几率并不高。你应该喊:穿红衣服的小姐姐,救救我吧。戴黑帽子的哥哥救救我!这样获救的概率会大很多。 十一、皮格马利翁效应 二十个学生,随机告诉十个学生,你们的智商比其他十个人都要高,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结果一段时间后,这十个人的成绩均有所提升。你相信什么,期待什么,就会真的发生什么。 每天对着镜子说三遍我最棒我最漂亮,是真的会变好的。 但是经常被别人说胖,也是真的会越来越胖的。 十二、德西效应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外在的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还记得语文课本上往老爷爷屋顶上扔石头的熊孩子吗? 你很喜欢摄影,没有报酬也乐此不疲。有一天,你通过摄影赚了一百块钱,再后来,你开始不满足只能赚一百块,对摄影的热爱逐渐转变为对钱的等价交换。慢慢的你就不喜欢摄影了。俗话说的:勿忘初心啊! (责任编辑: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