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越来越让家长感觉不适应,有苦难言,同时也成了老师的困惑
时间:2018-07-09 20:29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网 点击:次
家访”对于顽皮,学习不好的学生来说简直是“噩梦”,因为害怕老师家访后,自己容易被“挨打”。但有很多家长还是很欢迎老师家访的,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孩子学习情况。但随着手机的普及,班级可以建立家长群,便于沟通。家访越来越让家长感觉不适应,有苦难言,同时也成了老师的困惑。 家长不适应的原因很简单,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有什么事可以打电话,没有必要家访,老师突然“家访”,感觉是不是有什么暗示?而老师也困惑,班级孩子那么多,“家访”不仅占用很多休息时间,而且还容易让家长想“歪”。看看热心的网友有什么想说的?
网友@心心相印 很多学校每年都有家访指标,很多老师都是敷衍过去。因为老师突然跑到学生家“家访”,家长们会感到很诧异。有什么重要的事不能在微信或者电话中说,而且现在的很多小学生都是父母接送,每天老师都可以和家长见面,没必要非得到家里来。很多家长认为老师“家访”的目的不单存,是不是想让家长有什么表示?
网友@王老师 我是一个小学教师,说实话,我们老师都不是很喜欢“家访”。一是家访占用我们很多休息时间,二是很多家长都不欢迎我们家访,每次打电话说“家访”,家长总是以工作忙,没有时间推辞。好像我们老师非得求着家长“家访”似的,但学校有指标,我们还不能不去执行。老师夹在中间真的很为难,所以每次也都只好“糊弄”。 网友@妞妞妈咪 我们上学的时候,那是因为以前也没有电话,不方便沟通,只能家访。但现在不一样了,沟通方式那么多,而且效率都很高。遇到什么问题,当天老师就能和家长沟通。再有,很多家长真的没有时间陪着老师坐下来“聊天”。如果真的是电话解决不了,老师可以家访,这很正常。本应很好解决的事,非要家访,也难怪家长会乱想。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和大家分享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