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成长困惑 >

家长有时候也该反思自身的行为,呵责与沟通结合才有用!

其实很多女性在还未升级为宝妈之前都曾想过,自己以后绝不会像父母那样教育孩子。就算孩子犯了再大的错误,也不可用打骂的法子,就连大声呵责都不会,只有温柔的说教与沟通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

但其实真正等到你成为一位母亲之后,你便会发现,在你面对着各种意料之外的状况的时候,再加上孩子的顽固性格,你再想保持着良好的情绪其实是很难的。或者有时候你将一件事情叮嘱给小家伙的时候,他们却仍是不重视,起初你可能会耐心地说教一番,但再之后,如果他继续这般无视的态度呢?这时你也只有提高嗓门,采用呵斥的方式,小家伙们才可能会有所收敛。那为什么有时候只有大声呵责才有用呢?

1、 制止即将发生的行为

其实很多大人的制止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遏制小家伙天性的方式,就比如限制他们的零食量、规定上床睡眠时间、不允许孩子四处疯跑等等,这些小孩子可能会做的事情,父母早有所料,所以如果仅是说教的话,很可能会成为耳边风。只能通过呵责的方式让小家伙长点心,有所忌讳自然就会收敛了。

2、 情绪失控

很多父母在动怒的时候,喜欢对小家伙们放狠话:"你以后再这样的话,我就把你丢掉"、"不吃的话,以后就别想吃了"、"我以后都不再管你了"……诸如此类的话还很多,而小家伙们在一听到这些话的时候,可能还会比较害怕。但在后来的每次涉险试探后发现,似乎并没有真正的威胁性。这也使得他们更加猖狂了,所以这时父母也只能通过更具威胁性的方式来警告他们,如大声呵责。

现在很多家长都有一种通病,那便是只要孩子处于稳长或是稳定阶段,他们对于孩子基本不会给予过多的关注。有时候小家伙想和父母交流成长中的困惑,或是想一同分享最近的乐事时,父母在旁听的时候都会表现出一副无大碍的样子,甚至有些父母还在玩着手机。这也使得小家伙变得越来越不爱和父母交流,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兴致,更难认同或是尊重父母。

所以,呵责要看具体情况,也要依照孩子的个性来。并不是所有情况都是孩子的问题,家长有时候也该反思自身的行为,呵责与沟通结合才有用!

(责任编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