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成长困惑 >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为了方便教育学习成长与困惑

随着孩子长大,很多家长慢慢发现:彼此的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孩子也越来越难管了。孩子小的时候,也许家长瞪一眼他就能乖乖听话;再大一些,瞪几眼都没用,大吼几声才能起作用;等孩子上了中学,家长会发现瞪眼没用,声嘶力竭的吼叫也没用,孩子学会了反抗,开始顶嘴,而当家长忍不住动手时,会惊讶地发现孩子不仅知道躲避了,甚至还开始下意识地还手。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面对家长对孩子管教的无能为力,作为班主任应该怎么办。

圆 桌 小 问

 

无能为力?无,能为力!

图片来自网络

情景一:

周五放学,小H的妈妈来接小H,见到班主任就倒苦水:“老师,您说这孩子怎么那么倔?我是拿他没办法了!我也不给他隐瞒,语文老师布置了每天都要进行的课外阅读作业,他怎么也不肯读。平时在家,我让他看书、写作业,他根本不听我的,理由还一堆!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以外,他一个字都不会多写。我打他,他就倔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让我打!您说我该怎么管?”

情景二:

小L在校多次违反课堂纪律,与同学产生矛盾,任课老师纷纷向小L的妈妈反映情况,然而不见明显效果。班主任与小L妈妈交流,小L妈妈说:“老师,我也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管教这孩子了,我觉得自己特失败,老师们告诉我他在学校的表现,我回家骂也骂了,打也打了,让他跟我保证不再犯错,但他每每都答应得好好的,一转身到学校又犯错,我真想带他去看看医生,看看他是不是哪里有问题。”

 

案 例 分 析

面对孩子,家长们深感无能为力,那么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客观现实,造成乏力

1.工作繁忙无暇顾虑

家长从事各行各业,为了生计,有些家长确实工作十分很忙,如在市场卖菜的、频繁加班的、经常出差的,他们对于教育自己的孩子心有余而力不足。(阅读推荐:《宝贝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

2.自身素质不高

部分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程度低,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无法提供有效帮助,偏偏还碍于情面或怕麻烦,不愿与老师多交流;有些家长自身行为生活习惯欠佳,在管理孩子时也无从下手,显得乏力。

 

情绪状态,使其无力

1.双方情绪失控

从小学高年级开始一直到高中,孩子由于心理断乳、自我意识增强等原因,会产生叛逆情绪,很容易以挑战权威来标榜自己的成长,此时,如遇上望子成龙、心情焦急或由于工作生活压力深感疲惫的家长,就会如炸药遇到明火一般,纷争迭起。双方都极易情绪失控,甚至很多时候,孩子宁愿听老师的话、同学的话,偏偏不听家长的话,家长的管理显得极其无力。

2.家庭氛围失谐

有些离异家庭,各成员之间关系失衡,导致家庭氛围不和谐,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严重影响。有些家长因为双方之间的矛盾,虽然还未到分开的地步,但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基本也是有心无力。有些家庭因为父母教育意见不一致,隔代教育阻挠,也会给家庭蒙上阴影,使家庭教育难以奏效。

 

方法策略,都不给力

1.方法简单少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为了方便教育,家长常常会选择简单而速效的方式,但这些方法往往都很单一,甚至粗暴。长此以往,孩子不是免疫就是反感。不少家长在教育中常常缺乏理解和激励,给予的肯定评价太笼统起不到效果,家长的教育策略不能及时根据孩子的变化和需要而改变,导致管理不给力。

2.不善沟通倾听

家长惯常以大人自居,不懂得“倾听”,和孩子之间因为缺乏足够的沟通,导致矛盾越来越尖锐,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敏感期,家长和孩子常常处于“针尖对麦芒”的状态,沟通都难,何来教育引导?

见 招 拆 招

 

找到了症结,那我们就来一一解决。

 

第一招:陪伴成长,搭建沟通的桥梁

教学目的:让家长意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在忙碌之余,能抽出固定的时间陪伴孩子,见证成长。

教学重难点:引导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了解孩子的想法,增进感情。

教学步骤:

1.书信交流

有效的家庭教育,必定是建立在良好的沟通之上的。可平时忙于工作的家长,和孩子的互动、交流都比较少。所以,家长可以在特殊的日子(如孩子的10岁成长礼等),或是在和孩子的沟通出现问题时,通过书信的方式进行交流,写出彼此内心的想法,这也是增进感情的方式之一。

2.亲子共读

在孩子睡前的半小时,家长静心陪伴,一起阅读。面对低年级的孩子,可以采用家长朗读的方式;面对中年级的孩子,可以采用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的方式;面对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采用家长和孩子各自阅读,读完之后相互交流的方式。这不仅仅是陪伴,同时,也是通过书籍的力量教导孩子。

3.亲子互动

以家庭为单位,孩子和家长合作完成某项游戏,增进彼此的默契,也让家长和孩子在活动中一起放飞童年。

4.课后延伸

①亲子旅游,利用周末和假期,家长带着孩子去旅游,在增长见识的同时,也增进感情。

②分担家务,邀请孩子一起做家务,边做边聊,拉近亲子距离,提高动手能力。

 

第二招:教学相长,解决学习的困难

教学目的:让家长了解课程内容,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教学重难点:引导家长掌握育儿经验,帮助孩子一起解决学习上出现的问题。

教学步骤:

1.了解课程

家长要了解学生在校学习内容。现在使用的部编教材,在学习内容上做了一定的调整。家长需要与时俱进,关注、了解孩子现在所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在帮助孩子解决学习问题时,做到心中有数。除了了解学校的学习内容,家长还应关注孩子当前的学习进度。

2.经验分享

定期进行家长沙龙,针对事先收集的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一些难题,请有经验的家长来介绍他们的育儿经验,发挥家长团队的力量。

步骤:

①设置家长信箱,搜集家长棘手的问题;

②在家长会上,大家一起讨论问题;

③请有经验的家长,或者遇到过同样问题妥善解决的家长来分享经验。

3.共同学习

和孩子共同学习,一起解决学习上的“拦路虎”。家长不一定要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当孩子遇到难题时,不妨和孩子一起坐下来探讨,一起解决难题,帮助孩子学会正确的解题思路,要知道,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4.学会坚持

家长在陪伴学习的过程中,要关注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

根据21天效应,一个人的动作、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坚持21天,就能收获一个好习惯,营造学习氛围,及时反馈。

5.课后延伸

家长运用21天效应,在家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第三招:破译叛逆,静待花开会有时

教学目的: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叛逆期,而不是束手无策或放任自流,教给家长教育叛逆期孩子的正确方法。

教学重难点:正确认识孩子进入叛逆期的行为,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教学步骤:

1.图片导入

展示孩子反抗性强、追求个性、多疑、敏感、做事冲动等行为的图片。

(责任编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