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职场压力 >

心理类节目以心理名义窥隐私 只撕伤口不管缝合

制片人有个美丽的愿景:收视率和口碑可以双赢;心理专家也有美好期待:心理学知识可以传播和普及。

但并不是所有梦想都能照进现实。心理类节目的现实是——观众被误导了,专家被吓坏了。很多专业心理咨询师向本报记者坦言,他们觉得电视节目中所呈现的所谓的专业意见,实际上并不专业。有些节目,不仅观众看得晕头转向,连身经百战的咨询师都看不下去了。

症结1

以心理名义窥隐私

隐私和痛苦充斥荧屏,当观众吃好晚饭打开电视之后,看到的都是金钱与爱情、老婆与情人、婆婆与媳妇这样活生生的冲突关系。荧屏上,他们硬说自己是真的,他们一点都不打算隐藏自己的身份和人际关系,他们一边飙着眼泪一边也飙演技。对此,心理咨询师吴国源说:“这些来访者勇气真的很大,我很难想象他们在节目播出第二天走到街上,被所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他们是怎么面对,怎么活的。”他指出:“咨询室是个特殊场景,只有咨询师和来访者两个人,而且心理咨询很重要的是要保护来访者的隐私,但心理节目现场就完全不同了,不只是两个人,有摄像、灯光、导演、主持一大箩筐的人。”

吴国源认为,把现场布置成任何样式都改变不了其曝露隐私的实质:“有的做成封闭空间,有的搞个玻璃墙,有的用两个房间隔离,看起来是保护来访者,但摄像机镜头依旧肆无忌惮盯着拍,实在是掩耳盗铃。”

资深心理咨询师林紫觉得,有些节目打着“心理”、“专业”的旗号,实际上是找了个正当理由,堂而皇之地剖开个人隐私。她表示,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应当一切以来访者利益为中心,拒绝带个案上节目,“如果有来访者自己想参加节目,我们也会先提醒他们可能会造成的结果和带来的伤害。”吴国源也指出,在国外是不可能有咨询师带个案上节目的。

症结2

只撕伤口不管缝合

电视节目所呈现的心理咨询与真正的专业咨询根本不是一回事,这是包括吴迪、林紫、吴国源等在内的诸多咨询师所达成的共识。但目前火爆荧屏的心理类节目,却让观众误以为心理咨询就是像电视上呈现的这样。

吴国源指出:“我们好不容易经过10年让大城市的人们接受了心理咨询这件事,但有些节目一播出,马上就倒退到十年以前了。”他说:“首先是私密性的差别,其次是录节目通常要录好几个小时,但我们其实很少做几个小时的咨询,一般是45分钟一次。而且来访者上节目都是一次性咨询,只有一次咨询在专业角度是要算进脱诊率的,这可是咨询师本领低的表现。”吴国源透露,真正的心理咨询是先要经过好几次访谈才开始治疗,要与来访者建立关系,并且作详细的评估,“但现在有些节目,我看了十分钟就看不下去了,他们的做法实在太大胆,是把人家的伤口打开给众人看,但是不负责缝合,就跟人家拜拜了。”

在日前的《幸福魔方》研讨会上,社会学家顾骏也指出:“心理节目的关键应该是将心结打开,但现在有的节目反而是把结越拉越紧了。”把咨询者的问题抛出来,让大家看热闹,但是又不解决,或无力解决。

林紫也说,“节目中都会选择故事性强的个案,这是出离专业常态的,而且电视节目为了追求效果,希望专家讲话短、平、快,喜欢专家下断语,这从专业角度来说也是不合理的。”她还指出:“有些专家在节目上的专业意见只是堆积术语,建议他们放下心理专家的身份,以一个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艺人身份去上节目,这样可能反而好些。”

专家开诊

与其以假乱真不如演电视剧

严肃的心理学与娱乐至死的电视节目要结合实在很难两全其美,也难怪制片人抓破脑袋不得其解,心理专家看着节目只能摇头。

情感专栏作家吴迪在日前的研讨会上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现象,“真的把心理咨询室里的东西弄到节目上来其实是很无聊,非常枯燥。但有人为了颠覆和区别于其他节目,做得无德无良,误导观众,对心理咨询行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也是不恰当的。”

究竟心理类节目有没有更合适更合理的模式和方式呢?林紫坦言,心理行业的发展要感谢媒体,但出现在荧屏上的心理学需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能太浮躁,她提到了曾经参与过的一期《财富人生》,“那期节目编导是希望我从心理角度评估罗大佑在音乐方面的爱好与财富之间的关系,那是场专业的高品质对话,不是惹眼球的娱乐秀。”她提出:“心理学有很多种形式,不只是哭哭啼啼展示痛苦,我们还有很多积极、正向的手段,比如有趣的心理实验、讲座,或是团体的心理辅导方法,坚持专业的心理学也可以很好玩、很好看的。”

吴国源则提到了美国电视剧《扪心问诊》,“这里面的治疗师和病人都是演员演出来的,但里面表现出来的心理咨询却是接近真实的,而且里面的治疗师也有自己的烦恼,反映了真实生活。我宁愿心理学通过这种完全演出来的剧集来表现和传达,也好过那些用假的来冒充真的所谓真人秀节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