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网络心理 >

致焦虑的中年女人,求你,放过自己

01

静水刚刚签完租房协议,来到这里打算要第二次搬家了,一上午忙得马不停蹄,这不,刚踏入家门,开始这一天的忙碌。

我坐在电脑前,打开树洞,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封封求助信,有人因为钱困惑,有人因为爱伤心,其中的共性是迷茫又焦虑,不少姐妹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抑郁了,问我该怎么办?

讲真,静水也曾是那个焦虑的中年女人,每个月的房租,孩子的补课费,房贷、保费……想想都头大,时不时还有粉丝和我开玩笑说,张先生那么好,你们两地婚姻,一定小心点哈。

每到此时,这些年我经历的一个人一支团队的征战杀伐,一路迷茫一路成长,作为一个重度焦虑症患者,我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大家谈谈中年女人的焦虑话题。

现实里有太多太多心有不甘的中年女性,一边感慨怀才不遇,一边含冤忍辱负重,一边向往美好婚姻,一边忍受背叛折磨,焦虑到停不下来,自我折磨得无法正常的吃饭睡觉。

问世间焦虑为何物?它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负性的情绪,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过分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

如果说抑郁的本质是对过去的悔恨,那焦虑的本质就是对未来的恐惧,对现实的对抗。世界对焦虑者而言像一个深渊,TA们彼此凝视,彼此较量。

02

在静水接到的咨询案例里,9成来访者的年龄集中在35-49岁,大部分人的咨询目标是挽回修复婚姻。

在做婚姻挽回修复时,我吃惊地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姐妹,是刷的信用卡还有某呗之类的透支产品。女人在婚姻里有多消耗就有多痛苦。

这部分少钱缺爱的姐妹,在我看来有一部分是相当优秀,但她们却活在亲手挖掘的泥坑里打转。

一边自我怀疑,自我否认,一边渴望男人对她关注,同时又对自己和这个世界都充满了不信任,进一步探索,她们更多的是害怕自己搞砸了自己的人生。

我带着她们做探索的过程中,很多人迟迟无法进入学习的状态,所以,解决不了她们的心情就无法解决事情,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带着她们做情绪梳理。

她们一遍一遍问我,静水老师,凭什么受伤的是我呢?受害者思维让她们卑微又愤怒,委屈又不甘,在“凭什么为什么”中消耗了大半咨询费,相当费劲,你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去点拨她们。

每每这时,我就告诉她们,当你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就先把身边的事做好;不知道自己会遇到谁,就先学会善待身边的人;不知道现在做的有没有意义,至少先确定自己不是什么都没做。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产生的焦虑,疗愈和修复的第一步,一定是先处理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再言其它。

03

如果你当下出现了我上述所言的焦虑困惑,静水给到你一套自我探索的方法,或许能为你省去不少咨询费。

1.找到自我焦虑的源头,然后尝试着去和内心的小孩和解。

我曾是一名重度焦虑症患者,对金钱莫名的焦虑并天然敏感,我会给自己留足后路,不在我的安全线范围内,我就焦虑恐慌。

后来,我接到了一个类似案例,在带领这个学员进行深度探索时,我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原来,我所有的不安,都源于童年时期的经历。

记忆里,我爸每天都在拼命挣钱,他10岁丧母,作为家里长子,13岁就挑起了家里的大梁,在没有能力承担这一切时,愣生生被生活逼成了小大人,他对金钱的匮乏是恐慌的。

在长期的家庭生活里,他的言谈举止在影响着我,他不愿意我们花一分多余的钱。

比如,穿裙子的季节,小伙伴们都有自己的花裙子,我也想要,他就说让妈妈给你做,做的质量又好又实惠,但我心里厌恶极了,因为做的着实没有买的好看啊。

原来这种投射我到现在才弄明白,这种金钱观我不自觉地甚至传递给了我的女儿,想想都觉得可怕。

当我通过不断学习,我终于明白了月入2000时焦虑是因为养不了家,月入20000时焦虑是因为心里有病。

当找到那个源头后,我再一次和父亲的对话中,我告诉他,这么多年我过得很辛苦,因为这个金钱焦虑,父亲给到了我对应的解释,我发现,慢慢的我好起来了。

2.觉察和接纳自己的当下,提醒自己意愿与能力的差距是可以慢慢缩短的。

焦虑是对未来的恐惧,对自己当下的意愿与能力不匹配的一种无助和失落感,当一个人的身心不在一起时,会出现认知失调。

比如,我想孩子这次考试一定进班级前三,但当下孩子的程度暂时达不到;我想自己多赚点钱,但当下自己储备的能力和机会还都不够,你要知道这些未来都会实现,但是事实就是现在没有。

你只有接纳了这个现实,才能安心活在当下。才能充分体验到当下的快乐和幸福,才能更好地实现未来。

04

3.理解并接纳自己的一切。

我曾有个铁粉,因为跳槽后,错失了公司400万分红,这一度成了她的心病,把她折磨得死去活来。

三年的时间,她无法放过她自己,也无法原谅老公,因为此事,把自己折磨成重度抑郁症患者,曾无数次想过一走了之。

作为朋友和一名心理学爱好者,这么多年,我在自我疗愈的道路上,也经常和大家分享我的心路历程,以及学习心理学的收获。

我也不断分享给这个铁粉妹子,她和我一起加入了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疗愈的道路,三年了,她慢慢的走出来了,后来,她告诉我,因为我建议她接纳自己,和自己的关系理顺,这个思路极大的帮助了她。

每个人活着都很不容易,如果因为一件事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模式,要懂得自救。

我们对自己的不接纳,还和童年时的心理营养有关系,比如父母对我们的否定、情感表达的欠缺,都让我们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不接纳。

我们会总是在潜意识里怀疑自己、挑剔自己、自我攻击。

这是会导致我们对自我不接纳众多情况中的一个。造成的结果都让我们感觉是: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好。

所以这个世界会让我们觉得深深的恐惧,一有点挫折,我们就会退缩。总是处在焦虑之中,很少体会平静和放松是什么感觉。

4.跟自己和命运握手言和。

路易斯海在《生命的重建》这本书中,有套配套练习,叫镜子练习,也叫找回自我练习。

这其中,最重要的不是让自己的变得更好,而是找到自己为什么不好的原因。那是骨子里自我不够认同,认为自己不够好。

如果只是本着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方向,只顾埋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无疑于戴着镣铐和枷锁奔跑。

就像往一个有漏洞的池子里加水,你并未积蓄出能量,更多的是疲于奔命,力不从心,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就像我找到了金钱焦虑的根源一样,我的枷锁去掉了,感觉到生命前所未有的轻松。

我们需要的是“回归”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变成”更好的自己。

和自己握手言和,是成年人的必修课。

05

5.停止毫无可比性的比较。

不能不说这本不是一个焦虑的时代,但却是一个贩卖焦虑的时代,我们从一出生到现在,就活在比较中。

上学时拼成绩,踏入社会后又开始拼比收入地位甚至孩子老公,都可以拿来比。但你会发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个世界上总有人比你好,你永远都不会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人。

很多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比如应该怎么沟通,应该怎么择偶,应该怎么找工作,但没有人告诉我们,你问问自己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所以,前提歪了,怎么比较,就不存在输赢。

可是我们永远都实现不了“更好”,就像我们永远无法活在明天。我们在追求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不管你活在什么样的阶层,有什么样的成就,只要你在比较,都一样会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一样都会为自己尚未实现的未来焦虑。

从现在开始,请停下这个没有止境的死循环。“比较”是人类自己给自己设下的陷阱。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