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你越爱一个人,对方便越不爱你?
时间:2021-07-10 15:3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过程中,许多人的感情之路并不顺利。这部分人普遍在经营感情中为对方付出全部真心,最后方才发觉对方根本毫不在意。虽这部分人的感情挫折令无数人心疼不已,但之所以这部分人会遭遇如此悲剧,与其过于看重感情,毫不在意自身感受的处事方式密不可分。 这部分人的观念中认为交付真心必然能够得到回报,只要自己付出足够努力,对方必定能被自己的行为感动。但通过观察现实生活的种种事例便会发现,许多付出真心之人并未得到对方珍惜,反而遭到对方的厌弃。此类爱情至上的“恋爱脑”群体,因对心中真爱的向往,极有可能做出荒唐之举。
《玫瑰的故事》这本小说便向世人刻画出一个生动形象的“恋爱脑”。小说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玫瑰”十分痴迷,无论玫瑰有着何种需求,男主人公都会竭尽全力满足。在这位男主人公的心中,玫瑰便是他一生中的唯一信仰,只要能够看到玫瑰开心,他便心满意足。 但实际上,玫瑰并不喜欢男主人公,在玫瑰的生活中,如同男主人公一样的“备胎”不计其数,虽男主人公知道玫瑰的这一情况,但他却毫不在意,在男主人公的观念中认为,只要自己对玫瑰足够真诚,总有一天,玫瑰会欣然接受自己的爱意。
相比真正的爱情,玫瑰对男主人公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感动。男主人公的纠缠导致玫瑰心烦意乱,为解决这一麻烦,玫瑰决定开诚布公地拒绝男主人公的追求。对于男主人公而言,玫瑰的拒绝显然令他无法接受,为挽回玫瑰,男主人公以吞药自杀的方式表明决心。 面对此情此景,玫瑰内心毫无波澜,但作为家中独子,男主人公的行为显然为其父母带来沉重打击。医生抢救男主的过程中,他始终喊着玫瑰的名字,在男主人公母亲的哀求下,玫瑰终于来到医院看望男主。
虽玫瑰的到来令男主欣喜不已,但玫瑰却毫不理会男主人公,毕竟她的心中始终没有位置留给男主人公。直至小说结尾,男主人公都未能打动玫瑰,而他亦无法明白,为何自己的付出毫无回报。 在与玫瑰交往的过程中,男主人公所犯下最大的错误,便是认为只要付出得足够多,对方就会为自己感动,进而收获真正的爱情。但爱情并非明码标价的商品,若一味无底线付出,只会给对方带来沉重负担,最终加快对方逃离的步伐。
虽《玫瑰的故事》这本小说对爱情的描述看似夸张,但在日常生活中,如同男主人公一般的“痴心”之人并不少见。曾有心理学家认为,人与人间的交往带有社会互换的本质,此类社交关系的互换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商品交换异曲同工。 人际交往过程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感情付出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若投入感情后未能得到回应,这段关系显然处于不对等的亏损状态。对于那些不愿接受“一片痴心”的人而言,对方长时间的付出使其心理压力倍增,若想充分缓解内心的心理负担,及时逃离便是最佳方式。
从以上分析中便会发现,经常会因感情受伤的人普遍有着这一特征:因过分爱一个人而忽略自己。追逐爱情之时,他们之所以将爱情看得如此重要,与生活中爱的匮乏有着密切联系。现代社会中有这样一种观念,一个人越缺少什么,就会越在意什么。虽适当的在意可以填补生活中的遗憾,但过分的在意却会导致自身生活的崩溃。 面对如此情况,心理专家认为铭记“互惠定律”非常重要,若能谨记这四个字的基本内涵,便会避免为不值得的人过多付出感情。经营感情的过程中,先爱自己再爱他人极为重要,若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则必将遭受感情的伤害。 现实生活中,许多桃花运较为旺盛之人都能明白“互惠定律”的重要意义,若能够将个人的生活经营得多姿多彩,便自然会吸引无数异性目光,进而收获更加美满、幸福的感情。
结语 无论在人生的任何阶段,爱自己都是最为重要的内容。追求感情的过程中,切记不可为讨好他人放弃自身底线,若一味忍让,则必将遭到感情的创伤,进而过上悲剧一般的生活。 当这部分感情至上之人幡然醒悟后,便能做到关切自身需要,以爱自己作为一切社交行为的出发点,当他们能够真正认识到此前的错误后,便会意识到一味对不值得的人付出有多可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