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50,什么才是最佳活法?无外乎4个字
时间:2021-10-27 11:1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50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真正领悟人生的年纪,也是一个人开始慢慢接受而暮之年的年纪。 大部分50岁的人,整出在人生的中后期,比起三十多四十岁的人,他们多了几分沧桑与豁达,比起60多70岁的人,他们少了些历练与新的体悟。 不可置否,每个人生阶段都有各自的任务,一个人的通透与豁达不是来自于对整个人生阶段的看开,而是对于该阶段的清醒与通达。 那么,年过50的人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度过一生呢?什么样的活法才能真正契合这个年龄段的需求呢?
一、埃里克森八阶段发展论:50岁个体特有的心理特征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son)依据人的年龄将人的一生划分为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任务与需要处理的风险,而50岁的人正处于成年中期阶段(Mid adulthood): 这个阶段的个体主要的任务与冲突就是自我专注与繁殖感的获取,在埃里克森眼中所谓的自我专注起建立于繁殖感的获取之上。 那么繁殖感是什么?一般来说,繁殖包括了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繁殖感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成家立业需求的实现,一方面是对于生育儿女的成功体验,另一方面则是侧重于自我实现领域,所以繁殖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对生活与工作的统一。
同样地,埃里克森也认为当一个人的繁殖感获取失败之后,那么他很容易陷入自我专注的冲突之中,也就是所谓的产生于自我角色混乱以及无法平衡生活与工作的一系列消极情绪中。 而人的一生在五十岁是已经走过了50%的旅程,前半生的风景都有所领略,对于后半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大部分五十岁的人,上有老,下有小,或许是四代同堂亦或是三代同堂,那么随之而来的一系列人际关系问题,对子女的操心,对老父母的担忧,则成为了无数中老年人的困苦。 二、何为最佳活法?
在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Adler)的眼中,他认为一个人的痛苦的大多数根源性问题就是人际关系,毋庸置疑,我们活在到处都是人的世界之中,必然会受到来自于别人的影响。 1.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看似对人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是它会在暗中对你的潜意识产生影响,关系场效应(Relational field effect)的存在就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证据。 所谓的关系场效应是指,自己所处的关系脉络中的周围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你的行为,譬如对你的赞扬,对你的评判,每个人都会受到别人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几乎不存在。
同理可得,五十岁的人大都有着三个及以上的至亲,自己的孩子,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伴侣,每个人对自己的反馈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到你的情绪。 其实,如果细思的话,会发现那些过得不如人意的中老年人多半有着不够稳定的人际关系,亦或者是自己与亲人之间总是争执不休,人际关系矛盾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能够处理好周遭的人际关系已经解决了大部分问题,活得也会更加自在,因此基于这个层面来说,最佳活法无外乎阿德勒口中的“课题分离”这4个字。 2.课题分离 提出人际关系是所有问题的很晚的阿德勒,同样给人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式,那就是“课题分离(Topic separation)”。
课题分离是建立在客体关系里理论中的一个理念,它是指当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时应以一种“置身事外”的方式来和谐相处。 所谓的置身事外并不是指毫不关心,冷血冷漠,而是指划清界限,认清自己的能力,也认清自己在这段关系中扮演的角色。 大部分中国式家庭中,父母很难做到课题分离,过度教养式的巨婴在中华并不少见,而这也植根于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担忧之中,这种担忧令他们失去了界限,不停地帮助自己的孩子,一生都活得操劳,小时候管教孩子吃饭睡觉,成年以后,他们依旧有着想干涉或帮助孩子的渴望。
因此,父母与孩子的人际冲突也难以避免,而对于自己的父母,部分儿女也会多加干涉,凭着自己对新时代的理解,凭着自己有着与时代更加符合的观念去央求父母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来度日。 对于50岁的中老年人来说,免不了和自己的亲人有所交集,不管是子女还是父母,还是兄弟姐妹,都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担忧心理,这是人之常情。 然而,假使你对别人的担忧与操劳太过度的时候,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叨扰。并且这种越界的担忧并不会让你的生活发生积极的转变,甚至还会让你陷入无力之中。 50岁的人,势必要有着清醒的人生态度,不管是对亲人,还是对朋友,都不应该失去自己的生活,课题分离的核心是边界感,任何一段关系的维系都需要边界感,不管是对于你来说,还是对于对方来说,给予一定的边界感才能让两个人找到关系的平衡点。
而优质人际关系对人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积极的社会支持不会会让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也会让人由内而外地散发出自信与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