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说得太好了
时间:2021-12-11 15:2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外国诗人纪伯伦,曾写过一首关于养育的诗歌,由著名作家冰心翻译,被誉为 「最智慧的育儿说」 ,无数父母称赞道:说得太好了。 诗歌如下: [月亮][月亮][月亮][月亮][月亮][月亮][月亮][月亮][月亮]
可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呢? 在潜意识里, 我把儿子当成了「自己的财产」, 就像昂贵的衣服,漂亮的首饰,如豪车豪宅,代表我的生活水平,社会地位。 我还把儿子当成了自己「逆袭的武器」, 每天精心打磨,反复锻造,期望有朝一日,他能成为精英,既成就他自己,也成就我的 「母亲大业】 。 因为 在世俗的眼光了,只有孩子有出息,你才是个好妈妈, 我显然中毒已深。 可万一儿子「没出息」呢?万一他所有的发展都非我所愿呢?万一他将来就是个老实巴交、不起眼的普通人呢? 事实上,大概率上,儿子将来就是个普通人,混迹于人群最普通的路人甲。毕竟哪有那么多传奇经历?哪有那么多精彩人生? 那我作为母亲的付出就没有意义了吗?我的人生就没有意义了吗? 思考很久后,我找到了答案: 生命的意义在于「体验」,体验各种好玩的事情。 我生孩子,做母亲,最主要是为了体验养孩子,做母亲的经历,养育的酸甜苦辣是体验,儿子的平庸或不凡也是体验。 意义,在于体验的过程,而非一瞬间的成败。意义,在于自身的进步与成长,而非世俗的优秀与成功。
所以,儿子对我来说是什么呢? 他是和我一起体验人生的小伙伴。 他虽然是我生的,但他不是 「我的」 ,既不是我的财产,更不是我的工具。 儿子虽然是我们家的孩子,但他更是他自己,一个独立的人,他没有义务 背着「爷奶的期望」,扛着「父母的遗憾」 ,过着 大杂烩 的人生。 所以,我不应该把自己的人生希望、人生价值、人生意义都 「寄生」 在他身上。让他不堪重负,也让自己丧失掌控人生的自主权。 如今,我理想中的母子关系是这样的,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进步,一起体验生命的各个阶段,但我们仍然是独立的两个人,他有他的人生要闯,我有我的梦想去追, 我们各奔前程,但互相作伴。 龙应台在《目送》中说: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