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网络心理 >

为什么我们的业务规划总是过于乐观?

各家公司到了年底做业务总结时,可能发现年初规划的100分实际只完成了60分。到底是我们不够努力,还是当初的规划太乐观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乐观主义偏差?我们在做下一年的业务规划时,有可能吸取过去的经验,从而规避这种乐观偏差吗?本文会尝试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我们对未来做预测/规划时,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大脑决策,使其总是会存在过于乐观的倾向性。

你相信自己会过度乐观吗?

乐观主义是一项非常好的性格特征,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在逆境中抵抗挫折的能力。但另一方面,过度乐观也会造成我们的认知误判,进而影响我们的决策结果。你认为自己存在过度乐观的情况吗?

如果你每天自己开车上下班,那你的驾驶经验一定非常丰富,也一定遇到过各种复杂的路况,那么请问:

你认为你的驾驶技术,高于其他司机的平均水平吗?

瑞典曾经做过一项严密的数据调查,竟然有90%的司机认为他们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之上。这个结果有没有颠覆你对理性的认知,为什么如此多的人对自己的驾驶技术非常自信?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上了小学,你一定开始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以及班里其他孩子的学习情况,那么请问:

你认为你家孩子的考试成绩,能进入班级排名的TOP 5%吗?

根据上海社科院的调查数据,95%的家长都认为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应该能进入TOP 5%!这倒是充分反映了中国家长“望子成龙”的传统夙愿。

 

如果你曾为自己的房子做过装修,在装修之前你一定做过大量的调研和攻略,对比过各种价位的建材品牌和装修公司,那么请问:

你在装修之前设定的预算,是否准确cover了实际装修的费用?

2002年,美国针对厨房装修的一项调查发现,在装修之前预估装修费用平均为18658美元,而实际上最终的平均花费是38769美元,超出预算幅度107%

 

你可能认为,上面所举的案例,都是个体决策的场景,个体在决策时总是受信息缺乏、情绪波动等因素影响,从而容易产生过度乐观的非理性决策。那以企业/组织为单位的群体决策场景,参与决策的人员角色多,决策链路复杂,决策周期长,是不是就可以规避过度乐观的现象呢?

奥运会作为规模最大、模式运作最成熟的体育赛事,每一届奥运会的承办方都有一个规模庞大的组委会在运作,他们在城市竞选阶段都会进行大量的调研、规划、准备工作,但从最终结果来看,其规划水平仍然不容乐观。牛津大学对1992年-2016年共13届奥运会(包含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的财务状况进行了统计:

  • 每一届奥运会的实际运作成本,全部超出了原定的预算,平均成本都超出原定预算的110%
  • 其中有3届奥运会的成本超出预算率都达到了200%以上。根据《福布斯》杂志对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测算,其预算超标率高达284%(预算73亿美元,实际花费280+亿美元);
  • 这个数据口径还仅仅是奥组委官方公布的数字,不包含奥运会配套所需要的机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

如果说奥运会的样本量还是偏小,我们再来看一组铁路建设的统计数据。美国在2005年发起了一项研究,对1969年-1998年累计30年间全球范围内的铁路项目进行了数据追踪(注意这是针对全球范围内的数据调研,已经抹平了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其结果如下:

  • 建设成本大幅超出预算:每条铁路建设的平均成本,均超出项目启动时原定预算的45%;
  • 对载客数量过于乐观:超过90%的铁路项目都高估了新线路的实际乘客数量,对乘客数量的平均高估率达106%;

由此可见,即便是以企业/组织为单位的群体性业务规划,同样存在过于乐观的现象。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不严谨,比如:

  • 规划发起者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让规划得以通过(有时,这恰好也是公司决策层的目的),他希望尽快启动项目,抢占资源。所以他并不追求规划的准确性,而是会迁就上级领导或项目评委会的倾向性。
  • 没有事后的问责制,犯错成本低。规划发起者没有潜在的动力去追求规划的准确性。

这些因素属于公司管理流程层面的范畴,本文不做探讨,我们还是侧重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大脑的信息决策机制,导致我们出现过于乐观的判断偏差。

从心理学角度看,造成过度乐观的原因是什么?

大脑将一个复杂问题,替换成了简单问题

大脑的决策过程其实是由“系统1”“系统2”相互配合,完成了我们的思考、决策过程(注:我们的大脑并不是真实存在这两个物理系统,只是有类似的两种工作机制)。其中“系统1”是一直处于运行状态,它不善于质疑,相信“眼见为实”,过往的记忆或经验对其影响很大;而“系统2”则处处相反,它默认是不工作的,只有“系统1”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系统2”来帮助时它才会被唤起。它依靠理性进行工作,需要对信息进行分析、思考,可以处理复杂的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看,为什么我们的业务规划总是过于乐观?

在某些情况下,当“系统1”遇到复杂性问题后,它可能不会激活“系统2”,而是把这个复杂问题替换为一个与之相关联但很简单的“启发性问题”,然后自己来回答,并且会把替代问题的简单答案,等同于原始问题的复杂答案。更重要的是,大脑会忽略自己已经替换了原始问题这个事实。因为两个问题不对等,所以问题的替换,则必然带来系统性误判。

比如,当你的团队在启动一个项目前,通过调研发现行业内已经存在了很多同质化的竞争项目,狭路相逢勇者胜,团队必须在核心能力上强于对手才有可能获胜。这时有人问你:

你的项目团队的能力水平,高于行业内的平均水平吗?

这是一个复杂性问题,因为“行业平均水平”没有一个明确可衡量的标准,需要经过大量的信息调研、综合对比才能得出结论。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惰性“系统1”不会激活“系统2”进行理性思考,而是不经意地将其替换为一个简单问题:

你的项目团队,是一个好team吗?

而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就简单了很多,“系统1”可以根据过往的记忆、经验提取一些关键维度信息来进行加工,进而得到一个肯定性的答案。比如:

  • 你们项目目标、策略、打法清晰吗?——Yes
  • 你们项目团队成员足够努力吗?——Yes
  • 你们项目团队成员的行业经验丰富吗?——Yes
  • ·你们团队的人际关系融洽吗?——Yes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90%的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之上的原因。

从心理学角度看,为什么我们的业务规划总是过于乐观?

相信“眼见为实”,会让我们更关注自身,忽略外部参考

既然各个行业都有很多因过于乐观而导致“规划谬误”的案例,为什么大家不能从这些失败案例中汲取经验教训,从而规避这种情况呢?比如上文所提到的奥运会、铁路建设等案例,项目复杂、建设周期长,每个案例在项目启动之前都会做大量的行业信息调研工作,那为什么历史上那些失败案例没有起到“警示牌”的作用呢?

由于“系统1”相信“眼见为实”,它跟我们的感官系统密切相关,将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感知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形成大脑的印象、直觉和感觉等信息,所以它会:

  1. 更关注自己身边的、经常能被感知到的内容,比如我们的项目目标、资源投入、策略计划等等。“系统1”对熟悉内容的判断会更笃定,认为其可信度很高,通常会选择相信,所以在大脑决策时会更强调“自身项目具有特殊优势,无可比拟”;
  2. 忽视离我们“比较远”的、感知频率低的外部信息,比如行业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者的动态、类似项目失败的经验等等。“系统1”认为外部的参考信息会有所失真,其可信度较低,通常会选择性忽略。大脑决策时会辩解强调“市场是变化的,过往的经验不一定适用现在的情形”;

这就是为什么“身边同事罹患癌症”这件事对你的影响力,会远远大于“某互联网大厂CEO加班猝死”对你带来的触动。“系统1”的这个特性,会让我们很难真正重视行业参考信息的价值。我们来做一项测试,假设你正在互联网大厂中经历“35岁危机”,于是谋划创业开一家火锅餐饮店,这时告诉你一组行业数据,你是否会放弃创业的想法?

根据美团发布的《中国餐饮行业报告》,2017年年初北京共有23.3W家餐馆,其中当年内关闭店铺11.4W家,店铺倒闭率高达49%,同时期北京地区又新开餐馆8.5W家。

看到上述行业参考数据,你可能会感到震惊,但应该也不会浇灭你开店的热情,接下来你会从自身项目中去寻找更多的亮点,作为为自己申辩的理由,证明“我与那些经营失败的餐馆不一样”:

  • 食材——我要开的火锅店食材优质,羊肉都是选自宁夏的滩羊;
  • 概念——火锅形式也比较新颖,主打“冰煮羊”的噱头;
  • 位置——我会把店面选在客流量比较大的的地段;
  • 服务——我要招聘业内最勤奋、热情、努力的店员;

好吧,我估计你很大概率不会放弃火锅店的梦想。

 

过度自信,忽视了我们的认知局限性

过度自信,是过度乐观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在大脑做信息决策时,我们会依赖大脑呈现的信息并构建一个使估测合理的、具有逻辑的解释。这个解释的逻辑性越合理、越连贯,大脑表现出的自信度就会越高。而大脑中呈现的信息,就依赖于我们日常的信息积累及认知模型,每个人都有未知领域,我们只重视自己已知的,却忽视自己未知的,自己未知的信息也就不可能被纳入参考信息池。

猎豹移动创始人傅盛介绍过一个认知模型,他认为95%的人都处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后一个“不知道”,说明你进入了自己的未知领域;而前一个“不知道”,说明你忽视了自己的未知,一定会陷入“过度自信”的陷阱。

从心理学角度看,为什么我们的业务规划总是过于乐观?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认知属于哪种状态,我们不妨做一个自检,是不是存在以下这些特征:

  • 我们在读书时,只喜欢用笔划出那些自己非常认可的观点,不认可的观点则嗤之以鼻。——你读书的目的,不恰恰是要弥补你的未知领域吗?
  • 团队开会讨论的时候,你只会赞同自己认可的观点,对于不认可的观点则是火力全开地批判。——“横看成岭侧成峰”,你为什么笃定你的观点是唯一正确的呢?
  • 在设计产品功能时,不关心市场竞争者的动作,只是坚信“我们一定会做到同行业最好的”。——就像《三体》所说,打败我们的不是无知和弱小,而是傲慢!

如何在业务规划中避免过于乐观?

业务规划,其本质是对未来的预测,而未来存在各种未知的变数,任何一个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变量,都会影响最终的业务结果。所以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我们并不追求规划的100%准确性,这个目标不现实也没有意义。我们要做的是尽量减少大脑决策过程中那些非理性的影响因素。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过度乐观”的心理成因,那我们可以通过针对性地训练来彻底杜绝这种现象吗?答案不容乐观,因为“系统1”的特性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被针对性地引导、弱化,但不能被彻底地改变。好消息是,相比于个人,团队组织通过设定针对性的工作流程、决策机制,能够抑制乐观主义的可能性更高。

 

在规划制订阶段进行“事前验尸”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局限性,但团队组织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取众人之所长,充分利用每位团队成员视野的开阔度,形成合力,让团队认知的“木桶”没有明显短板。那为什么很多团队的决策过程事实上没有达到这个效果呢?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曾介绍过群体决策时的特征,其中之一就是“传染性”,即群体中个体之间的情绪具有传染性,尤其是感性的、本能的情绪更容易传染,而理智的情绪则不容易传染。当群体情绪普遍乐观且几乎达成一致结论时,如果有人提出质疑,就会被怀疑对团队的忠诚度。所以,此时很少人有勇气能给头脑发热的团队“泼一盆冷水”。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加里·克莱因提出了一个“事前验尸”的机制:当一个团队组织即将做出一个重要决策但还没有正式下达决议时,负责人召集对这个决策有所了解的人开一次简短的会议。会议上需要讨论的议题是:设想我们已经实施了这个计划,但是一年后的今天结果惨败,请用5-10分钟简短写下你认为这次惨败可能的缘由。

“事前验尸”的机制,属于在项目实施前就进行“失败检讨”,它有2个优点:

  • 强制大家跳出乐观主义情绪,主动引发“怀疑”机制,避免大家陷入群体决策时的传染性;
  • 主动探寻项目可能存在的威胁,这可以激发项目成员的想象力,这些想象力反过来可以帮助项目纠正方向;

 

扩大参考信息比例尺,要更关注基础概率

哈佛大学的规划专家本特·弗林夫伯格认为,项目规划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忽略了同行业内类似项目的基础概率分布。规划者应该根据自己项目所归属的分类,对更多的类似项目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在更大的信息尺度上看这个分类下项目成败的概率分布,这种方法的专业术语称为“参考类别预测”。具体方法如下:

  1. 设定好对应的参考类别,参考类别越精准越有效——比如上文提到的开火锅店的案例,如果要参考同行业的基础概率信息,参考类别可以划定为“北京市朝阳区的宁夏风味的火锅店”;
  2. 获取参考类别的统计数据,利用行业大尺度的数据做出基准预测——比如根据美团餐饮行业细分的统计数据,北京市朝阳区宁夏风味火锅店的“3年后存活率”为40%,这个可以作为我们创业的基准预测数值;
  3. 结合自身与同类项目相比的差异性,对基准预测数值进行调整——比如同等品质的宁夏滩羊肉,我们的成本可以比同行低20%,这样我们的市场售价就更有优势,因此可以将40%的存活率调高到60%,但是由于我们项目成员欠缺火锅店从业经验,又需要将预测数值调低10个百分点;

行业基础概率是一把明确的标尺,如果某个项目成功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那我们就要谨慎了,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要承担更高的风险。

 

用读历史的方式来做失败案例剖析

我们在读历史故事时经常会有疑惑,“为什么在某个关键时刻,大英雄也会做一个特别愚蠢的决策?”

读历史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读懂历史事件中的是非对错,这个比较容易;第二个层次是要读懂历史事件中当事人在当时环境下的不得已,这个就需要有代入感,即把自己代入到目标人物身上,设想自己在当时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应该如何做决策。这个层次是最难的,也是真正读懂书的境界。

在分析可参考的典型失败案例时,我们要借鉴读历史的方法,其目的不是要了解“当事人是否做了错误的决策”,而是要在失败案例的深度剖析中去思考:

  1. 当事人当时为什么要做这个决策?如果不做这个决策会有什么其他后果?
  2. 这个决策受到哪些市场环境因素的制约?这些制约因素可以用其他方法打破束缚吗?
  3. 如果换成是我们,我们会做其他的决策吗?其他决策失败的代价是什么?
  4. 我们自己的项目,有没有可能也会面临类似的决策困境?

在不断纵深追问中,“系统1”无法总是用替换简单问题的方式来寻找答案,此时就会激活“系统2”来进行理性思考,我们才能真正从失败案例中汲取养分,从而修正我们自身的项目规划。(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