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网络心理 >

网络直播疯狂打赏行为背后的心理防御机制

作者:周云骞,心理社工,后现代主义综融学派心理与社会学者,灵性特质的哲学诗人超心理学爱好者

每天写心理学相关的原创文章,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公益的心理与社会援助。

在文章开头,先做个预告明天开始,我会在《超心理学》这个号中,以我自己为案例,用十多天的时间,回溯我从8岁到35岁的人生中27个抑郁和焦虑的片段,教会大家如何接纳自己,如何用自我催眠和暗示的方式,给自己做心理咨询和治疗,如何在自己过去的经验中收获心灵成长。敬请关注。明天还继续写《心理学入门必读的300本书籍》的内容。感谢各位的厚爱!

网络直播疯狂打赏行为背后的心理学解释

自从有了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各路牛鬼蛇神奇出洞,在网络上掀起了激烈的粉丝争夺大战。许多连自己饭都吃不饱的贫困生为了给主播打赏,不惜从父母那骗钱,从朋友那借钱,甚至加入了网贷,活活把自己逼死了。这些现象,能不能从老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来解释呢? 我们试着解释看看。

首先,我们认识一下什么叫防御机制?防御机制就是自我在解决那些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冲突时所使用的全部策略。是现实的自我对原始的本我的压抑。这种压抑是自我的一种全然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是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紧张,焦虑,尴尬,罪恶感等心理,有意或无意使用各种心理上的调整。防御机制不是病,每个人都会运用。一个人心灵的成长,其实就是防御机制由低到高的过程。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会根据母亲有没有满足自己吃奶的需求,将妈妈分为好妈妈和坏妈妈,难以整合为同一个妈妈。这就是典型的防御机制中的分裂防御。随着年龄增长,婴儿明白好妈妈和坏妈妈是同一个妈妈。七八岁的孩子身上也可以看到分裂,他们会问父母:“电视里的叔叔是好人还是坏人?”不能理解好人有坏的一面,坏人有好的一面。长大以后,一些成人还是会一如既往使用这种防御机制,比如当他被领导表扬时就觉得他的领导是好领导,被指责时便是坏领导,没有整合的领导形象,这就是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

按照心理成熟度,心理学者韦兰特讲防御机制划分为四级,第一级叫自恋型,第二级叫不成熟型,第三级叫中间型或神经症型,第四级叫成熟型。

运用安娜·弗洛伊德心理学自恋型防御机制分析当今网络直播众生像,我们用到的就是前三个等级的防御机制。

第一级:自恋型防御机制

自恋型的防御机制是婴儿早期常使用的,5岁以下的儿童、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或者普通人做梦或幻想时也常见,正常的成年人很少使用,不排除个别精神病患者会花尽自己所有的积蓄甚至借贷,给主播打赏。这种患者,做件事其目的是为了防御巨大的痛苦,结果是丧失了基本的现实判断能力。具体到是什么样的巨大痛苦,只有这个借贷打赏的这个人主动说起来,并承认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但是往往达到精神病的程度,是无法知道自己是对还是错的,他会说自己没病。他会表现出如下的特征:

精神病性否认

精神病性否认类似于掩耳盗铃和鸵鸟心态,直接将不愉快的外界现实进行“否定”。当做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得心理平衡,包括对现实的否认,即使有大量的证据存在也不承认,例如截肢的病人出现幻肢痛,是潜意识中否认被截肢的现实;对行动的否认,例如小孩子坚持认为不是自己打碎的盘子,是猫。对于不惜网络借贷也要倾囊全出式的打赏的人,当被问到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他会说自己没有这样做。这就是精神病性否认。

妄想性投射

妄想性投射是对现实直接进行改变,各种妄想的本质都带有共性,即被害性,比如,竞选失败了,一般人会寻找原因、总结经验,可能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对手过于强大或是运气不好。但有的人会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认定是其他人妒忌自己,是人家拉帮结派故意不给自己投票。这种猜测带有一种妄想性质,虽然是为了让自己不那么受挫,但后果是把自己猜想的变成真的,明显歪曲了现实,对个体的现实功能和社会功能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对于,精神病型打赏的人,往往就是妄想症患者,他会想象主播爱上了自己,主要她好,他就会幸福。一旦主播不理他了,他依旧会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会对主播言听计从。

分裂

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行为表现时常出现矛盾和不协调。他们喜欢一个人时,就好到天上有地上无,讨厌同二人时,就坏到骨子无可救药,对这个人的认识似乎没有中间地带,只能是好或坏两个极端,不能意识这个人又好又坏、不好不坏。这是典型的分裂,即无意识中将相互对立的情感、自体表征或客体表征分裂开来,表现出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分裂是比较幼稚的、婴儿般的防御机制。在成人中常见于边缘性人格障碍、自恋性人格障等患者。在给网络主播打赏的贫困大学生这里,就是典型的分裂人格障碍,对主播的评价,只有好和坏之分。他会认为爱一个人就要给他最好的,甚至牺牲掉自己的一切。

歪曲

歪曲是为了切合自己的内心期望和需求,实并非如此。例如,一个人崇拜某位女主播,为了自己的内心需要,这个人坚信她是完美的,别人批评她时还林别人掐架,在这里,女主播是不是完美并不关键,关键是这个人需要她如此完美。

自恋型防御机制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在3~16岁的儿童青少年中经常使用,在人格障碍、情感障碍以及抑经症患者中常见,成年人中偶尔出现也属正常。张海音认为,这个层级的防御机制改变了亲密情感引起的苦恼,但也付出了代价,而旁人认为并无必要这样做。

投射

不成熟防御机制中的投射是非精神病性投射,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例如,一个人对别人有敌意又不能接受这点,就会认为别人对自己有敌意,有时候还发制人指责别人不应该敌视自己。投射是一个人最早使用的防御机制,也是大部分人经常使用的防御机制,一些人格障碍患者也经常使用。例如,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就认为,只有我自己是好的,社会上其他人都是不好的。

在耗尽家财给主播打赏这件事中,即使没有达到第一级的精神病型程度,也属于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其中投射就是最重要的一条。他会认为他怦然心动的时候脸会红,而女主播也红脸,一定也是心动了。他考虑不到,女主播的脸红是化妆用的腮红

分裂样幻想

分裂样幻想是指一个人通过幻想或做白日梦,来满足一些愿望,使自己远离引发痛苦的现实或者减少愧疚感,有时候也表现为沉湎于孤独的隐退状态。电影中阿Q的黄梁一梦类似于白日梦。梦中他打了欺负自己的人几个耳光,吴妈对着自己笑,他还捏了小尼姑一把。这个梦实现了他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和难以获得的自尊。

给网络主播疯狂打赏的青少年往往是个游戏狂,有时候甚至分不清虚拟货币和真实货币,沉溺网络世界相当于使用分裂样幻想。他们之所以沉溺网络,是因为在现实中可能会受到伤害,呆在网络中反而比较安全,可以获得情感满足和成就感。一个人偶尔做个梦问题不大,比如琢磨一下中了500万元要怎么花掉。但是如果整天沉湎于白日梦和幻想中,就会损伤与现实的联系,难以满足现实中的生存与发展。

被动攻击

被动攻击往往被认为是"弱者的武器”。其特点是不直接表达攻击,而是间接把应该针对别人的攻击性表达在自己身上。比如,对领导心里有意见但嘴上不说,布置任务时爽快接下来,但就是拖拖拉拉完不成,或者犯莫名其妙的错误,不信守承诺等等,用这样的方式让任务完成不了。他们经常使用的语言包括"好吧,随便“,"很快就做好"。出现问题时会无辜辩解。其结果当然是令领导暴跳如雷又无可奈。

在直播打赏这件事中,表现在主播运用的策略,她装成弱者,做成各种承诺,伪装成自己很努力辛苦的样子,当不能兑现自己承诺的时候,为自己辩解。这个时候,你已经把钱打给了她,你虽然有些生气,又无可奈何。

见诸行动

见诸行动又叫做付诸行动、发泄。是一个人将潜意识愿望和冲动直接表现出来,使自己避免意识到伴随的感情。网络上流行的“一言不合,就······”正是这个意思。一个真实的新闻讲道,北京街头两名驾车男子与推着童车的女子发生争执,其中一男子居然将2岁女童从推车中抱出重重地摔在地上,导致女童死亡。这个男子的行为就是见诸行动。也许日常生活中他并不是个坏人,但在那一刻,他把愤怒通过摔孩子的行为表达出来。

在直播打赏这件事中,打赏人可能遭遇了一次特别大的创伤,损失了很多钱,为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他会把剩下的钱送人,对自己说,反正已经亏了那么多,再多一点也无妨!平常时候,其实他是个很小气的人。

疑病

疑病又叫做躯体化,是中国人高频使用的一种防御机制。躯体化就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体上,以避免口欲、性、仇恨的冲动带来的内心冲突。中国文化不太鼓励表达情绪,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不鼓励处理情绪,所谓。唾面自干。。既然不能喜、不能悲,还不能发脾气,那就转换为身体疾病吧。而且,生理上的痛苦容易获得同情,身体不舒服可以理所当然地寻求照顾。因此,医院中经常会看到老病号说这里不舒服那里不舒服,胸闷、心慌、心悸、头痛腰痛、肚子痛等。古代人也一样,魏晋时期服药炼丹成风,与现实中遇到很多冲突又无法表达有关,于是大家都服药炼丹,专注养生一百年。在直播打赏这件事中,当事人并不承认自己的心理有问题,往往愿意说自己身体有问题。

自恋型防御机制

神经症防御机制

压抑

压抑是所有防御机制的基础。压抑是把情感的思维内容无意识化,但并不是可以去遗忘。往往疯狂打赏的大学生从小到大都是自卑的人,家里很穷,童年不快乐,他把这个痛苦压抑到潜意识中,不向任何人提起。在主播面前会吹牛他们家有多有钱,主播不是傻子,当然知道你是装有钱,他之所以不揭穿你,当然是希望得到你更多打赏。

合理化

合理化又称为文饰作用,是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加以合理性的解释,以掩饰潜意动机。包括经常说的酸葡萄效应和甜柠檬效应。看到别人高升了、摇摇手表示不在意,当官责任大还是老百&'l轩朽看到人家找了"高富帅"男朋友,表示不稀罕,因为高富帅都花心靠不住。潜意识动机是非常想吃葡萄。和非常想找高富帅做男友。。甜柠檬效应正好相反,拥有的就是最好的,不管柠檬多酸我都认为是甜的。在直播打赏的事件中的合理化,就是这个打赏人会给自己的行为找各种合理解释。即使后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离开了直播平台,也会给自己安慰自己说,毕竟真心相爱过!

退行

退行是指心理已经发展到了比较高的阶段,在遇到某种创伤时,退回到更幼稚的水平现在处于一孩时代,如果一孩出生后,本来不尿床的老大突然又开始尿床了,就有可能出现了退行,目的是希望重新吸引父母的关注。有的人经常化悲痛为食欲,或者不停说话唠唠叨叨,或者对周围人过度依赖,这是退行到口欲期的表现。当然,某种非创伤的情境下成年人也会退行。比如陷人热恋中的情侣,用哄小孩的语气对话、做一些比较幼稚的事情、为一些小事争吵,双方都进人退行状态。还有同学聚会,大家嘻嘻哈哈谈起过去,似乎是回到了少年时光,这是主动的退行。在直播打赏的事件中,也有退行,打赏与被打赏的双方都用者小孩子的语言在对话,钱就是这样不知不觉不见了。

置换

置换是指对某人的看法和感受,却体验到了其他人身上,类似于我们常说的迁怒于人,一个妈妈对着孩子大声吼:“你就和你爸爸二个样,老是不长记性。”其实是把在丈夫那里受挫的情绪置换在孩子身上。踢猫效应就是如此。一些恐惧症,害怕柔软毛绒的物品,害怕粘稠的东西。其实,他们真正害怕的东西潜藏在潜意识中,而是置换成了这些不具威胁的其他东西。置换表现在直播打赏的事件中,就是主播很可能长得像他的前女友,于是把这份情感体验转移到了主播身上。

反向形成

反向形成是所表现出的行为采取了与潜意识冲动截然相反的方式,验证了弗洛伊德说的“被禁忌的东西就是被需要的东西。”青春期的男生喜欢一个女生、经常无意识地转而采取攻击对方的方式,经常去挑衅,激怒对方。下属对领导特别尊重甚至小心翼翼,也是用客气来隐藏对领导的敌意。二孩时代,有的老大不愿意接纳二孩,但父母反复做工作后表示同意,还特别大方地表示,我要和父母一起照顾弟弟妹妹,这电是在掩盖内心的攻击。相对于其他防御机制,反向形成有时具有建设性,如同谎话说多了自己也相信,不愿意接手的事情,因为反向形成而表现出愿意接手,做着做着产生了成就感,也就变成了真的喜欢。

一开始打赏的大学生并不是那么喜欢主播,但是被问到是不是不喜欢她的时候,他否认不喜欢。承认自己喜欢,于是有了第一次打赏,第二次,第三次,慢慢变成了痴迷直到耗尽钱财,被打入冷宫。

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是把痛苦焦虑的情感体验进行隔离,把它排斥到潜意识中去。比如自己亲人去世了,但因为工作需要必须去救助其他人,因此,只能进行高度的情感隔离,让自己暂时体会不到亲人去世的悲痛,确保自己还能去救人。有些人说起自己的痛苦,面带微笑,好像是说别人的事情,这就需要去深究,到底是时过境迁云淡风轻了,还是通过情感隔离恤让自己不那么痛苦呢?一个人任何时候都彬彬有礼,也有隔离情感的意味,因为不想和别人有情感链接。

在直播打赏这件事中的情感隔离,或许就是打光了钱,没钱吃饭了,体会到了焦虑痛苦了,但是他把这种痛苦排斥到潜意识中。当别人问起的时候,他就只面带微笑说没关系,实际上他已经不想和主播有情感链接了。

好了,关于网络直播众生像下的疯狂打赏行为,我用安娜·弗洛伊德心理学的防御机制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解释。其实真正倾囊全出的打赏还是比较少的,这种自恋型的行为已经是精神病性了。大部分的打赏都是属于第二、三等级的非精神病性的,不管是精神病性还是非精神病性,网络打赏作为一个新事物,都需要大家保持谨慎的态度。至少你需要懂这些心理防御机制,防止有一天,你也做出了不合常理的行为。

《生活中的心理学神经症防御机制

在明天的文章中,我会讲到防御机制的高级部分——升华、利他和幽默。关于网络直播打赏行为,你怎么看!

(责任编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