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留守儿童 心理专家:父母多打打电话
时间:2018-07-11 15:3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15 岁留守娃杀害两名 6 岁女童”引关注 大年三十,绵阳三台县永明镇两名6岁的女孩被害,凶手是年仅15岁的邻居何某某。据悉,何某某上小学时父母就离开他外出打工,觉得“亏欠”的父母对这个儿子宠爱有加,在同村邻居眼里,他一直是一个“管不住、爱惹事的少年”。 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而此时,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更加引人关注和担忧。 父母溺爱:谁家的孩子不淘气 《三字经》里说“子不教,父之过”,还说“人之初,性本善”。其实都在说人在年幼时并无善恶之分,最终成为怎样的人,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小何这娃,小的时候是怎样一个孩子?”在塔子坝村5组何家湾一户人家,好几位妇女凑在一起聊天,面对华西传媒集群记者询问,直言不讳地说:“上小学的时候,那才10岁左右吧,三次翻入村里小卖部偷东西,结果第三次才被发现,结果这娃父母赔钱才了事。”“从小就很调皮,小时候经常捣蛋。有一年,油菜正好处于旺盛生长期,他居然用竹竿把他们队好几家的油菜尖打断,还把我们队几家的也打断,我们去找他父母,他父母居然说哪家孩子不淘气,把人气得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娘,提起当年的事还很气愤。 从小他父母都在外打工,淘气得很,后来书也没有读出来,是初中就到河南一武校去了。”据6组的一位村民介绍,这几年由于在武校读书,很少回来,在村里也就再没惹事。“今年过年回来的,听说一个人能打赢两三个人。” 专家分析:留守娃或有异常心理 据介绍,外出打工的父母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也就随之增多,而隔代的爷爷奶奶们便不得不扮演“守护神”的角色。因为血缘关系,隔代的爷爷奶奶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孙子辈溺爱有加,较多地给予他们物质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并且管教方式较为保守、传统,在一些问题、观念上与孩子们格格不入,很难与孩子有共同语言,所以也就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专家说,农村留守儿童的异常心理,主要有两种典型“症状”:一是性格内向、自卑、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建议 在外打工的父母常给孩子打个电话 心理专家认为,家长在工作之余,每周抽出一两个晚上,给孩子打个电话,减少孩子对他们的陌生感;其次是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怀,老师们应多了解孩子们的心声,发现异常行为,及时与孩子和家长沟通。另外,学校配备的心理老师也要进一步发挥作用;最后是社会也要多关注留守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比较多的村、镇,每年组织一两次集体活动,就能让孩子们很满足。 “18岁之前是孩子们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家长多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心理专家说,留守儿童现在表现的自闭与孤独还是表面的,关键是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会有很大的“性格缺陷”。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