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三宗"罪" 河南部分企业拒绝录用独生子女
时间:2018-10-24 15:0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独生子女“就业综合征”拉响警报 “我们一不要城市孩子,二不要独生子女”。11月25日,在河南省水利电力行业毕业生招聘会上,有些招聘单位“卡”的不是学历、能力,而是“出身”。11月26日,本报报道《不要城镇户口不要独生子女某企业特殊招聘要求引争议》在网上引起热评。“用人单位到底该不该‘歧视’独生子女”也成为很多人议论的话题。 目前,中国独生子女一代已经超过8000万人,而第一代独生子女也开始大规模地步入社会,参加工作。20多年来在教育上艰难前行的他们,在就业上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城镇户口、独生子女就业遭拒 “你家是农村的吗?有兄弟姐妹没?”11月25日上午,在河南省水利电力行业毕业生招聘会上,华北水院应届毕业生陈峰兴冲冲地向招聘单位递上自己的简历,没想到招聘单位没问他成绩咋样,却问起了他的家庭情况。 提问的是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的工作人员。“开这样的条件,可是我们多年积累的经验。”一位女工作人员说,地质勘测常到野外工作,条件比较艰苦,以前招的城市学生、独生子女,很多都受不了这个苦,很快就辞职了。这使得他们的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无奈之下,他们干脆只挑农村学生,不再考虑独生子女。 在招聘现场,记者发现,不少工程类单位确实都把“农村学生”当成了招聘的第一选择。 对此,陈峰心里很“不忿儿”:自己虽然是独生子女,但论劳动能力不比班里的农村学生差,论成绩也是数一数二,凭什么不要自己呀! 陈峰说,他们专业经常要到野外实习,他每次都抢着干最苦最累的活儿。 “用人单位不想要独生子女,我想可能是凭借以往的经验,但如果因此限制了真正优秀的人才,我觉得他们有点得不偿失。”陈峰为此和用人单位进行了一番辩论。招聘人员对他的勇气很感兴趣,但最后还是告诉他:“不要独生子女是领导的规定,我们也不能擅作主张。” 陈峰说,前两天中铁三局到学校招人,也明确说不要独生子女,但他们几个独生子女锲而不舍,追到宾馆,才获得了面试资格。 ●想远飞的独生子女,被父母束缚了手脚 11月25日,在河南省水利电力行业毕业生招聘会上,背着包向招聘单位投递简历的高强一脸汗水。他满脸的无奈,不知道在父母的意愿和自己的理想之间如何权衡。 今年22岁的高强是太原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是周口市人,也是家里的独子,父母希望他毕业后回河南工作,就“死乞白赖”地把他揪回来参加河南省举办的招聘会。 高强投了几份简历,每次看到一个心仪的单位,投简历前,都要给父母打个电话商量一下。现场有沧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招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学生,他非常感兴趣。一直在父母“眼皮底下”的高强,考大学的时候就不想在河南,想“飞”出去看看,毕业后他想到外地去找工作,可父母说啥也不愿意。 “太远了,你要是去了那边,我们老了怎么办,谁来管呀?”父母听说这个单位远在河北沧州,死活不同意他去。 “另外,我自己想到艰苦行业去锻炼一下,可我爸妈也不愿意。”高强说,自己和农村同学比起来,吃苦能力确实差一些。但为了自己将来的发展,他准备下狠心到隧道局等经常有野外工程施工的单位,但父母还是不同意。 “我们家就你一个孩子,万一你有个磕磕绊绊的,我和你爸可怎么活呀!” 高强说,父母就希望他能守在他们身边,哪怕工资少点,工作闲点,但坚决不能受苦,要不“妈看了要心疼的”。 “到底我该选择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还是实现父母的愿望?”高强说,身为独生子女,并非故意娇惯,家庭环境给了他很好的条件的同时,也束缚了他的手脚。 ●独生子女有“娇骄”二气 “实践证明,很多独生子女确实有‘娇骄’二气。”沧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单位曾做过统计,独生子女就业后流失率高达60%。对他们单位来说,与学习成绩、专业素质等“硬件”相比,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精神这些“软件”更加重要。 沧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曾招过一个学水文专业的学生,家里就他一个孩子。他报到后到野外参加工程施工,但看到要住帐篷,吃大锅饭,行李都没放下,直接拎着铺盖卷就走了。 现场招聘的一家广告公司负责人提到独生子女也是摇头:“我们单位去年年底招了两个独生子女大学生,他们觉得跑业务非常辛苦,整天待在办公室里。三个月时间一个单子也没有谈成,但两人一点也不在意。没有办法,我们只好把他们辞退了。” “自我意识强,不愿意将就自己。”郑州宇通集团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李先生透露,他们发现这几年招的独生子女员工明显增多,他们身上确实有些毛病。 “有的刚刚到职一个月,发现和自己预想的工作环境有些差距,说辞职就辞职”。还有好几个学生只是因为刚工作,环境有一点不适应,或者和同事处不来,就不愿意坚持下去。“最后查简历,发现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以自我为中心、过于自信、不愿意受制度约束、不稳定”是李先生嘴里独生子女比较显著的特点。 ●拒绝独生子女,可能只存在于特殊行业内 “这种限制在我们招聘的时候就不存在。”河南网通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听到这样的招聘条件,微微摇头。 “可能是因为他们那些是比较艰苦的行业,城市学生和独生子女不适应那样的环境,才让他们增加了这样的条件。”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招聘都是通过网上投递简历等正规的渠道,不会因为申请者的家庭条件和“出身”限制他们申请职位。而且,他们更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个性特点,而并非只看家庭环境就给一个学生“定性”。 “而且,现在城市里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如果不要独生子女,那就会把很多人拒之门外。” 独生子女问题早在十多年前,就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从十来岁的“小太阳”到目前的“自我”的一代年轻人,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出来的缺点为许多人所“诟病”。他们到底能不能适应现在的生活?这样的一代真的不如非独生子女吗? ●独生子女教育现状: 当然,独生子女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想想现在的独生子女,哪个不是家里的“宝贝疙瘩”?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 据了解,郑州市第五中学曾在学生中做过一个调查:一名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再结婚生子,父母要在他身上花费21万元。这些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对独生子女有什么帮助呢?让我们看看下面一组数据吧。 95%的独生子女都上课外辅导班 以前,上辅导班、课外兴趣班几乎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可是现在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素质培养。记者曾对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一小的三年级的50名学生做过一次调查,调查显示,95%的独生子女都在课余时间或者节假日上课外辅导班。 一名姓张的家长一口气给孩子报了三个辅导班,她说,虽然她也知道这样孩子会活得很辛苦,可是毕竟孩子受到了更多教育。 80%以上的学生接受过心理咨询 孩子不仅要成绩好,还要心理素质好。 据了解,现在独生子女确实承受能力比较差,有时老师说几句不太好听的话,学生就会闷闷不乐好几天。目前,郑州市大部分中学都有心理咨询室,并配备有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这也让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在困难面前,及时找到解决之道。 “这样可以给学生解压的同时,也引导他们健康地发展,所以,学生的心理素质应该是不错的。”郑州市四十七中心理咨询老师张艳霞说。 ●网上调查: 针对这次招聘会上招聘单位拒绝接受独生子女事件,网友有着不同的看法。网上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3%的网友认为独生子女确实不能吃苦,而超过47%的网友都接受这种做法。这不得不让人非常惊讶。 农村学生能吃苦 我们现在想招一名企业法务人员,想来想去,还是应该招一名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可以试想一下,同样是一个分数线录取的大学生,农村出来的有几个是接受过幼儿园启蒙教育的?有几个在小学阶段接受过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的教育(多为民办老师)?有几个在初中、高中阶段掏高价接受各种补习班、家教老师的辅导?有几个是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长大的?农村学生靠的是自己的吃苦耐劳,靠的是自己的自强不息。而城市毕业的独生子女呢? 独生子女照样能吃苦 实践证明,很多独生子女确实有“娇骄”二气,没有吃苦耐劳精神,而且很多独生子女都不愿离开父母,怕吃苦。这就让用人单位很头疼,所以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都规定不招收独生子女。 但是,也没必要被这些“出身论”吓怕,只要有实力,就能争取到好的就业机会,并不是只有农村学生才能吃苦,那些只是表面现象,这种说法一点依据都没有。 独生子女的三宗“罪” 独生子女有“三宗罪”,一“罪”:独生子女独占欲比较强。刚刚参加工作的独生子女出差,宁可自己搭钱,也要一个人住。二“罪”:不愿意屈就自己,不顺心的工作给多少钱也不做。绝不会“为五斗米折腰”。导致现在许多毕业生失业时间远大于就业时间。三“罪”:眼光比较高。许多独生子女自认为能力和工作都比较出色,能够胜任比较高的职位,真正去干时,才发现自己的能力根本不胜任该项工作,有的更是完全摸不着门道。 ●家长: 该给独生子女更多的锻炼机会 “说独生子女没毛病,这有些不客观。但社会不能因此对他们‘另眼相待’。”开封市文联的崔洪先生说。 崔洪的儿子也是独生子,2003年从河南财经学院毕业后,考上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独生子女可能是比农村的孩子缺少些吃苦受罪的机会,但不能因此忽视他们吃苦的潜力。”崔洪说,儿子上大学前,也没离过家,什么活都没干过。但经过大学几年的锻炼,毕业的时候,不仅考上了研究生,生活也打理得井井有条。 现在崔洪的儿子已经受聘于香港一家大公司,马上将独自到香港“闯天下”。 “独生子女缺乏锻炼的机会,家长别老想着把孩子拴在身边,应该放他们出去飞飞,锻炼锻炼。”崔洪说,让孩子出去奋斗完全靠自己,他们就什么苦都必须自己承受了,也不会想着依靠父母了。崔洪也希望,企业也应该给这些独生子女更多锻炼的机会,有问题可以慢慢解决,如果“因噎废食”,对企业引进人才来说,也不好。 ●社会学家: 对待独生子女,不能一刀切 郑州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明锁教授认为,目前,父母领取了“独生子女证”的中国独生子女一代已经超过8000万人。今后几年,独生子女将成为就业的主流,他们的就业会引来新一轮的社会问题。 独生子女因为没有兄弟姐妹,身上会有些毛病,比如自我意识强,会有些不合群,替别人考虑得少等,但不能因此就“以偏赅全”。 张教授说,家庭教育对独生子女来说非常重要。家长要有意识地给孩子创造经受磨炼和挫折的机会,要注意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多和同学交往,锻炼他的团队精神和全局思想。 张教授还提出,社会没必要对独生子女杞人忧天,特别强调他们某些共性的缺陷,而忽略了他们的优势:教育条件比较好,自信、心理健康程度比较高。 提起独生子女,很多人都会把他们与“娇气”、“孤僻”、“自我”这些词联系起来,甚至很多人更是危言耸听:“独生子女是让中国衰退的一代!”独生子女真的那么差劲吗?他们真的面对困难的时候“弱不禁风”吗?答案是否定的,独生子女也有让人骄傲的一面,也有“人中龙凤”。 ●三代独生子女的成功经历 9岁独生子读初二成绩不错 刘端无疑是郑州外国语中学最引人注目的学生,年仅9岁的他已经是初二的学生了,一年前,老师们还担心刘端会不会拖班级后腿,现在,他已成为班里的佼佼者。 刘端的妈妈尹丽萍是河南省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老师,谈起儿子,尹丽萍满脸的兴奋。据她讲,刘端3岁开始上幼儿园,5岁在某民办小学读书,老师还没讲完时,他就把课本上的练习题做完了。刘端回家还跟妈妈说他和同学没有共同语言,他说的话其他同学都不懂。小学三年级上了一半,他就直接跳到五年级,8岁就进入郑州外国语中学读初一。 “刘端是我的骄傲。”尹丽萍坦言,现在家长对独生子女都很娇惯,怕把孩子给累着,家长几乎包揽了孩子的一切,可是尹丽萍却不这么做。刘端考试时,都是自己一个人找考场、找座位,这在当时的家长里引起了不小的争论,还有老师误认为是谁家孩子贪玩走错了地方。 “刘端和同班同学差好几岁,班里同学会不会不愿和他一起玩?”“我也曾经担心过。”面对着和自己年龄不相仿的同学,刘端会不会不适应,尹丽萍也曾担心过。但后来,他发现儿子不仅和同班同学相处得非常融洽,经常有同学到家里找刘端玩,而且还经常有同学帮助刘端干一些年龄较小的他干不了的事。 每当尹丽萍问儿子为啥会有这么多人帮助他时,刘端总是一本正经地说:“因为我人缘好。” 独生女成为学校唯一的“女主席” 如果说刘端的成功是源自妈妈的良好教育的话,那么姜静的成功不得不归功于她自己的努力。 今年25岁的姜静也是一名独生女,和许多独生女一样,她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教的严格让她从小就有叛逆心理。父母反对她唱歌,她却加入了学校合唱队,每次唱歌都得奖;父母反对她跳舞,她却是学校里舞姿最优美的一个。 1999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东北某重点大学。刚入校,她就因性格开朗、过于活跃而被老师钦点为班长。从此以后,她更是爱上了“课外活动”:演讲比赛有她的身影、运动场上有她的身影,就连女生很少参加的学生会主席竞选大会上也出现了她的身影。 “女孩当学生会主席,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在姜静竞选的时候,老师还有点怀疑她的能力。但当时,老师确实找不到比她更有能力的人选了,就暂定她为学生会主席。尽管是暂定的主席,姜静还是很努力地干好每一件事。 “老师,咱们举办一次假面舞会咋样?”临近圣诞节,姜静开始操心同学们过节的事。由于学校人多,又担心出问题,老师很少为学生组织这样的活动。看着姜静满脸的坚定,老师默默地点了一下头。出乎老师们的意料,假面舞会举办得非常成功,老师这才真正相信了她。此后,姜静成了学校里最忙碌的人:三天一个小活动、五天一个大活动,老师们也纷纷向她竖起大拇指。 两年后,她“退役”了,但至今还是该校唯一担任过学生会主席的女孩。 公司离了她,就像鱼儿没了水 今年32岁的刘冰(化名)也是独生女,和前面两个“年轻人”不太一样,她现在已经是某大公司的副总了。 从小,刘冰就是一个挺要强的女孩,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她就力争各科成绩都要在班里前两名。有一次,因为考了第五名,她几乎哭了一宿,擦鼻涕纸都用了整整一卷,哭完后,她说的第一句话便是:“我下次一定要考第一。” 此后,她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念完高中、大学,她以优异的成绩去了郑州某公司。虽然只是一名普通职员,可也处处显示出自己的能力:打的材料一字不差,算的数据一个不错。 后来,有一天,领导无意间听别的公司领导说:“你们公司的刘冰真厉害,以后有啥事,只要是她开口,我们都会答应的。”领导这才发现刘冰原来是一颗“蒙上尘土的珍珠”。 领导摆不平的事,她出面就能摆平;领导安排不下去的活,只要她开口,就有人愿意干。就这样,刘冰在公司的地位逐渐上升,就连别的公司的领导都邀请她。 ●独生子女也同样有优点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聪明” “现在的独生子女受的教育全面,明显要比非独生子女‘聪明’。”郑州市管城区一公办小学校长提及独生子女的优势时,说了这么一句。 据她讲,他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只有一小部分是非独生子女。整个小学阶段,许多非独生子女都是按照老师的讲课来学习,而独生子女却都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同时,在课余时间还经常向老师提一些课外的问题,但非独生子女几乎没有问过。 现在,几乎所有的独生子女都有几方面的才艺,每逢学校有什么表演活动,这些孩子就能展示自己的“绝活”。而许多非独生子女因家庭条件差而没钱培养才艺。 据了解,前几年,湖南省教育工作者曾在 8个城市进行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对比调查。分析发现,独生子女在学习、生活、兴趣爱好方面比非独生子女有明显的优势。语文、数学两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比非独生子女学生分别高出很多。 “独生子女的最大优势是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投入的财力多,精力大,使孩子的教育条件和营养条件远远超过了非独生子女。”教育界有关人士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奥秘。 独生子女更自信 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独生子刘枫(化名)不到一年就换了两份工作,当他来到第三家单位时,人事部经理看完他的简历说:“你很优秀,哦,还是个独生子,不知道这份工作如果又失败了,你会怎么样?”这话让刘枫听得蛮不是个滋味。 不过,他仍是很坚定地说:“如果这份工作失败了,我会继续找的。我相信是金子都会发光。” 听了刘枫这番话,人事部经理笑了笑说:“年轻人,你被录取了。”原来,该公司曾经以同样的问题问走过很多应聘者。 据了解,像刘枫这样自信的独生子女还有许多,由于他们没有兄弟姐妹,一般有什么事情,都必须自己拿主意,而非独生子女则总会依赖兄弟姐妹,这就使得独生子女在工作中往往能很快适应。 独生子女语言表达能力强 许多人认为,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不易与人相处。事实真是这样吗? 据美国心理学者格罗特和他的同事的一项研究证实:独生子女的离婚率不比非独生子女高。如果独生子女真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易相处的话,他们的离婚率应该更高才是。 有关教育专家认为,独生子女虽然更喜欢独来独往的生活,不过,这不意味着他们沟通能力差。由于独生子女的父母更多地主动与他们交流,他们容易形成比非独生子女更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