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网络心理 >

别再拿高考状元说事儿了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到发榜之日了。就以往的情形看,此日前前后后,媒体炒作甚欢。几天前看了央视一个节目,把若干年前的 4名高考状元捧了出来,有C什么O,有电视台女主持,有IT业大亨,等等,“主角”们展示了他们从外及内的“成功”秘诀,评点嘉宾稍加表态,而主持人则按“既定方针”添油加醋,让炒作更加精彩。

    其实,电视上炒作还显得比较含蓄,而纸媒体则毫不委婉。不信,网友们注意即将沸腾的大、小炒锅吧,看看哪个锅里炒出的美味佳肴色彩更艳。

    就拿电视台那个“含蓄”的节目来说吧,被选出的 4位状元,男的英俊潇洒,女的靓丽风采,他们是从历届高考状元中拔出来的幸运儿、“人尖尖”。而那些长相不出众,事业一般般的“状元”当然不宜上台,更不用说那些曾有过“状元”桂冠,却在后来的事业上逊色的等闲之辈了。

    我在这里无意去评说“状元”本身,而更愿关注那些被“状元”的炒作舆论压抑的大群少男少女,还有他们的父母、祖父母及其他受到“株连”的亲属们。

    记得有一年暑假,我在北京“希望热线”做志愿者。一位少女的求助电话让我十分震惊:“阿姨,我代表 8个想自杀的女孩,我们都是高考的落榜生,没活路了。请你告诉我们,哪种死法最不痛苦呢?我们8个人意见不统一。”我在电话里劝了她一个多小时,她没有几句应答,只听见她和另外几个女孩的哭泣声。当时,我们的电话没有“来电显示”功能,我无法寻找那 8位女孩的踪影,她们后来的命运如何,不得而知。从此,我每年都很留意高考前后的媒体动向。伴随着“状元”们的英雄壮举,总有数不清的悔恨者、自卑者、郁闷者的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

 

    我们的教育怎么啦?难道每年那几十、几百个“高考状元”就是国人的骄傲?媒体的兴奋点?教育界的光环?抑或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

    一个孩子的成长与成才之路,总是与其先天后天的各种条件分不开。“成长”的标准应当是差不多的,那就是健康、阳光、乐观、向上;而“成才”的标准却大不一样:成为一个原子能专家是“才”,成为一个优秀木匠也是“才”。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这些状元,与当年的高考“状元”几乎毫不相干。央视捧出的那几位“状元”,在本行业中就算优秀吧,但那些更优秀而不是高考“状元”(甚至不曾有资格参加高考)的C什么O们怎么就不能在此时由媒体宣传一番呢?

    我参加“青苹果家长学校”在全国各地的咨询活动已有十余年了。前几年那些愁眉苦脸来求助的父母,开口闭口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家教补课之类的话题,升学考试成了家长和孩子心中的最痛。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十多年家长的苦心、孩子的奋进,都围绕着一个目标——上大学、上重点大学,而健康、快乐、阳光、向上等等统统被置之度外。其结果,孩子们两极分化,一极是“高端”的佼佼者,一极是“低端”的平庸之辈。“高端”们每天披星戴月地拼搏,搏到高考的那一天,虚脱上阵的有,神情恍惚的有,当场晕阙的有,临阵退场的有;到了发榜那天,每个省、市各有一名“状元”,几名、几十名“重点”,而其余的多半感到自己是“失败者”。有的不服气,接到录取通知仍旧郁闷不止,誓死要等来年再搏上“重点”。而那些委屈上了非重点的学生,只好降低期望,混到毕业找个饭碗。考上“重点”的“高端”们后来又怎样呢?当然,大多数会勇往直前,继续苦战,也有少数终于熬不住了:神经衰弱、心理障碍、行为异常、情感遇难。于是就有退学、逃学、休学、自残、自毁及至成为刘海洋、马加爵之类的怪物与罪犯。高校里的自杀、杀人案件频频见诸报端,难道不说明成长输给了“成才”吗?这才叫真正地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啊!

    这两年,“青苹果家长学校”的情形有了改观:家长们开始带着孩子的情感发育、人际交往、人格健康等问题来求教老师,一些父母卓有见识地表示:“只要孩子健康、快乐、有后劲就好。中考、高考分数不是孩子未来前程的标杆。”的确,如今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用“望子成龙”、“逼子成龙”的心态毁及孩子的健康乃至生命,那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因为再没有第二个孩子来补救啊!

    解读每年中、高校学生的那些情感、心理故障乃至人生悲剧,面对自家孩子的压力与风险,不少家长们的态度已开始转变了。然而,当一年一度的媒体“高考状元秀”铺天盖地而来之时,家长和孩子们的内心又开始慌乱:是按各自的条件和路径成人、成长还是按“状元”竖起的标杆拼命追求“成功”、“成才”?正确的回答当然是前者,但媒体发动的高考状元“成才”攻势,搅扰得成长路上的孩子及其父母们一刻也不得心安;而那些因“高考定榜”而名落孙山的失意者们,又如何在媒体的鼓噪声中和“状元”们那“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分震慑之下去阳光地面对未来?

    媒体的高考喧嚣可以休矣,请别再拿“状元”们说事儿了。酷暑天气,广大青少年及其父母们已足够躁烦。如果某几位编辑记者实在找不到发表惊世之作的题材,不妨去附近的少年管教所、戒毒所或者心理病医院转一转,在那里,或许有更令媒体兴奋的发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