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孩子不能控制上网行为,且对你有敌意
时间:2018-12-17 08:33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网 点击:次
近日“游戏成瘾被正式列入精神疾病”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不同声音。部分玩家表示难以理解,认为自己好好的,其他方面也健健康康的,怎么就成了精神病呢?也有部分家长担心给孩子贴上“精神疾病”的标签,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 其实,这项提议是世界卫生组织经多年考量。另外值得注意得是,世界卫生组织对诊断“游戏成瘾”的条件也非常严格,当事人的行为模式必须足够严重,而且已经造成个人、家庭、社会、教育、工作或其他重要方面的重大损害,并通常明显持续了至少12个月才能确诊。在诊断时,专业人士除了按照这个标准以外,还要通过对孩子进行详细的测试,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而且,今年3月,《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的一份最新研究显示,符合美国精神病学学会提出的“互联网游戏障碍”症状的游戏玩家并不多,只有0.3%到1%的人满足“互联网游戏障碍”标准,65%的游戏玩家并没未达到上述症状。 因此,广大人士不必过于惊慌,更不要随便给自己或他人下诊断! 虽然只有一小部分的玩家符合这个标准而出现问题,但现在沉迷游戏的孩子呈低龄化趋势,孩子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自制力较差,影响到生活、学习,让父母担心不已。因此,若能够较早意识到网络成瘾的一些征兆,针对不同的阶段,采取治疗而改善,可有效阻止问题恶化。 目前,网瘾基本诊断标准如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网络成瘾,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价值缺失”和“价值补偿”贯穿始终。 一、好奇阶段 这时,上网只是尝试、好奇和从众,不过是偶一为之,是想寻找一种新的世界,以替代自己枯燥的、饱受挫折的学习生活,并开始从中尝到一些甜头。 我国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三大缺失: 第一,信心缺失。学校没有实现个性化教育,采取统一目标,对于有些学生来说目标太高,付出很多努力后仍然难以达到,从而失去信心,甚至产生自卑感。 第二,伙伴缺失。由于课业紧张、性格内向,加之多为独生子女,一些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缺少伙伴,心情烦闷时,无人倾诉,互联网就成为他们的一种交流工具。而没有伙伴,孩子很难走向社会,也无法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价值。 第三,娱乐缺失。娱乐和休闲是快乐的源泉之一,是个人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实现各种社会需要的最便捷方式。随着网络的便利,上网打游戏或交友,成为最方便、最省钱的娱乐。部分玩家表示“学习压力越大,打游戏的时间会越长,越习惯用玩游戏来释放工作压力”,也有部分玩家表示“不是游戏好玩,而是这个世界越来越没意思了”。 从根本上说,这三大缺失都直指“价值缺失”,即青少年深感自己的人生价值遭到质疑、甚至是否定,他们缺少友谊、缺少尊重、缺少成就感,从而对生存的意义感到茫然。因此,他们要去网上寻求补偿,以获得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肯定。 在网络成瘾的第一阶段,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动向不容易觉察,但可以从孩子是否厌学,是否表现出对网络的向往,看出蛛丝马迹。这时,对青少年的教育最易奏效。首先,适当降低目标,或将大目标分解为若干小目标,让孩子有可能达到,逐步推进,不能操之过急。其次,向孩子开放更多适合他们、并能吸引他们的休闲娱乐活动,必要时父母要带动孩子学会健康的娱乐。第三,学校或家庭多组织一些活动,促进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增进孩子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和老师不应禁止孩子上网,把网络说得一无是处,而是要积极引导,让电脑和网络成为他们认识、改造和完善现实世界的强有力工具。 二、着迷阶段 孩子花费大量时间上网,是上网成瘾的第二阶段,进入着迷阶段。这时,学生已沉迷上网,并影响到学习和身体健康。不过,上网时间虽然长,还没有完全丧失自控力,至少能完成老师和家长布置的作业和任务。 这时,老师和家长已经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并竭力去制止。但孩子对他们的劝说无动于衷,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孩子通过游戏或聊天,从网络中寻找到很多乐趣,并将其作为满足社会需要、解决一些令人困惑问题的手段。学习不好的同学,可从游戏升级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学习好的同学,可暂时摆脱课业的束缚,让自己的思绪野马般驰骋;内向的同学,可在网上找到自己的同类,并从他们的赞许中深感温暖。而且,这些需要的满足,是迅速的、低代价的。网络补偿了三大缺失,他们可从中获得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肯定。 在这一阶段,家长和老师不应对孩子训斥和打骂,而要与他们充分沟通和交流,要向他们讲清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不要对上网持全盘否定态度而千方百计让孩子彻底脱离网络。这种做法对孩子而言,是在彻底否定他们这一阶段的生活意义,严重打击了他们的自尊心,是对他们的一种控制。这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加剧了“价值缺失”,干脆“破罐子破摔”,滑入第三阶段,成为真正的“瘾君子”。 要重视青少年在互联网上获得的成功和乐趣,并帮助他完成一些设定的目标。若他喜欢网上交友,不妨满足他这方面的要求,承认这种交友的正当性,一起探讨、分享,使之由地下变为公开。若他很认真地学习技巧而闯关,不妨肯定他这些学习态度和方法,将这种能力慢慢迁移到生活中、学习中。若父母察觉孩子已经对父母、老师产生了排斥,不愿意沟通,也不愿意倾听,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让孩子更好地从游戏世界走到现实世界。 三、成瘾阶段 在这个阶段,上网已经成为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如友情、尊重、成就感等,都可以从网络中获取。这时,由于沉溺网络已久,网瘾的各种弊端都已暴露无遗,虚拟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冲突非常尖锐,对上瘾者学业、身体、心理都产生恶劣影响。比如,过度疲劳,除了打游戏就是睡觉,睡眠不规律;不想学习,对学习敷衍了事,甚至厌学、逃学;与朋友疏远,拒绝与同学交往或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只想每时每刻打游戏;情绪不稳定,时而烦躁焦虑,时而抑郁寡欢,甚至破口大骂、攻击身边的人,等等。 这个阶段,大多数人已经非常清楚网络游戏已经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有时也想改变现状,却难以自拔,常常为此而深感苦恼。而在前两个阶段,他们并不觉得上网有什么不好,没有改变自己行为方式的主观意图。 在这个阶段,对网络的入迷已进入潜意识状态,不知不觉地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就如同吃饭穿衣一样,用不着特意提醒自己。由于长期玩游戏或网上交友,青少年已在大脑中形成了固定的联络通道和兴奋中心。这是“上瘾”的最根本特征,也是根除“网瘾”的困难之所在。所以,单纯从意识层面去进行教育,不会取得多大成效。建议父母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从根源改善孩子沉迷网络的现状,并学习一些新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重塑健康生活。在这个阶段,家长的态度、教育方式、家庭氛围若针对性改善,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更快走出网络成瘾,也能避免孩子再次迷恋网络成瘾。 听说吧心理咨询提醒:若你的孩子不能控制上网行为,逐步有网络成瘾的表现,并且孩子在这方面与你存在着敌意,此时最好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针对孩子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对策,帮助孩子摆脱网络成瘾的同时,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合理的使用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