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冲击:从心理到价值观
时间:2019-01-21 15:3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网络所带来的交互与渗透、共享与参与,不仅深刻改变了我们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也在不经意间左右着网民的情感、心理、认知与价值取向,成为影响人们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重要因素。 面对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各种应用的大规模普及,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是当前互联网建设、运用和管理工作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激动人心的变革时代,在极短的时间里经历了从“原子到比特”的巨变:E-mail、QQ、MSN使“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SNS社区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现实;搜索引擎彻底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网络论坛让身着“马甲”的网民们可以无所顾忌地发表意见;网络游戏使玩家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实现征服与胜利的梦想;各种B2B、C2C、B2C的电子商务形式则彻底颠覆了人们传统的消费模式……可以说,互联网已经全面闯入人们的生活,推动了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变革。 网络所带来的交互与渗透、共享与参与,不仅深刻改变了我们的行为与生活方式,也在不经意间影响着网民的情感、心理、认知与价值取向。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入手,对互联网带给中国网民的内在影响进行剖析和反思。 互联网对于网民情感与心理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总体上积极影响超过消极影响 1.增强了自信、自尊、生活成就感等积极心理 具体来看,在使用互联网后,网民中各种正面心理状态增加的比例均高于减少的比例。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网民自信的变化,多达37.7%的网民表示在使用互联网后自己的自信有所增加,而只有9.6%的人表示自信减少;此外,在使用互联网后,认为生活成就感、自尊程度以及朋友、家人对自己尊重增加的网民比例也均明显高于减少的比例。 网民自信、自尊与生活成就感等积极心理状态增加的重要原因,是日益丰富的网络应用为其满足各种情感与心理需求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新闻网站实时更新的海量信息,让人们切身体会到“世界尽收眼底”的充实感;个人博客使网民得以倾诉情感、展现才情、获取关注;网络游戏让玩家在虚拟世界中体验财富、成功与征服带来的快意与满足;网络论坛、社交网站等,则不仅为网民提供了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自由空间,也让他们获得了重塑自我形象与身份的机会。
3.对不同人群情感、心理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 互联网对网民情感与个人心理状况的作用还受到网民性别、学历、年龄、收入、婚姻状况等人口特征因素的影响。首先,互联网在增加自信、自尊和成就感方面的作用,在两性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别,女性更容易通过互联网保持和发展积极心态。统计显示,分别有高达92.3%、91.7%和89.3%的女性认为互联网有利于其保持或提高自尊、自信和生活成就感,三项数字均显著高于男性。 其次,互联网对网民心理的影响与其学历也密切相关。一方面,互联网对网民积极心理的影响与学历呈现正向相关关系,即网民学历越高,越容易在网络世界中体验自我实现,获得自信、自尊与成就感;另一方面,互联网对网民负面心理的影响则与学历呈现反向相关关系,即网民学历越高,其消极情绪越难以通过上网得到缓解或改变。 此外,互联网的情感与心理影响还与网民的年龄、收入有关。随着网民年龄和收入的增长,互联网改善心理状态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此外,调查还发现,互联网在改善网民心理方面,对有伴侣群体的效果好于单身群体,对体制内群体的效果好于体制外群体,对非学生群体的效果好于学生群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