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网瘾
时间:2018-06-08 15:19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病理性网瘾”虽未被纳入中国的诊断系统(CCMD),但已受到关注,有专家将其定义为在个人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持久和频繁、反复发作的上网,并已对社会、职业、财产及家庭价值观念与义务造成损害。 “病理性网瘾”对患者有哪些影响 方面患者对上网有一种难以控制的强烈需要或冲动,这种冲动使其不能从事别的活动。其注意力不能集中和持久,记忆力减退,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为人冷漠,缺乏时间感,情绪低落,消极悲观,孤独退缩,丧失自尊和自信,失去朋友等。有研究人员对1.7万名上网者进行调查,10%的人表示,如果一段时间不能上网,就会感到空虚,无所事事;高达30%的人承认,上网已经成为自己逃避现实、寻求解脱的重要手段。 躯体方面患者沉溺于网上活动时非常兴奋,能量过度释放,以致不能维持正常的睡眠周期,在停止上网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恶心厌食,体重下降。上网时长时间不动,下肢血液回流不畅,也容易引发疾病。 行为方面患者为了上网,置工作、学习于不顾,为了得到金钱而撒谎、违法,丧失人格和自尊,造成人格或品行障碍。有专家指出,沉湎于互联网可引起孤独和抑郁,造成对朋友和家庭的冷淡,亦可引起盗窃、用假支票、攻击行为等。 “病理性网瘾”的产生与哪些因素有关 年龄年龄越小越易成瘾,可能与年龄越小控制力越差有关。美国的一位专家认为,一个八岁开始上网的孩子,比一个十几岁开始玩电脑游戏的孩子更易成瘾。 性别研究人员在青少年电子游戏依赖方面作了一系列研究,发现男孩较女孩更易上瘾。 上网时间国外在线研究显示,上网时间与成瘾成正相关,上网成瘾者花在网上的时间通常比非成瘾者多,但长时间上网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形成网瘾。 上网内容研究指出,暴力游戏、色情及灰色信息等内容更易使上网者成瘾。 人格因素“病理性网瘾”与孤独、抑郁、社会退缩等人格因素有关。国内对大学生上网成瘾的调查显示,网瘾与“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一种用于人格测验的工具)中推理能力和支配性有关,显示大学生网瘾者智力水平相对较低。 怎样治疗和预防“病理性网瘾” 心理治疗对成瘾者主要进行心理治疗,比如精神分析治疗、厌恶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但应由心理医生实施。 药物治疗可试用抗抑郁、抗强迫药物或抗焦虑药物。 专家之所以将沉湎网络不能自拔称为“病理性网瘾”,是因为它与药物成瘾有共同特点,即满足需要的强烈愿望,为达到目的而不顾后果,为了满足强烈的上网冲动而放弃重要的社会角色及其他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导致社会功能受损,明知上网带来明显的社会、心理和生理问题仍然不能摆脱,停止上网活动后出现生理、心理不良反应,再次上网可以避免生理、心理反应的出现。这些行为特征与药物成瘾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脱瘾药物治疗“病理性网瘾”有一定疗效。控制上网时间及网络内容,加强对网站的检查及对网吧的经营管理,有助于减少和控制青少年“病理性网瘾”的发生和蔓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