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真实个案 >

毁掉一个孩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护”他

首卷语:

对父母而言,孩子是他们的一切,所以父母会给他们无私的爱,完美无缺的保护,让他们感觉到安全,但有些看似保护的方式,其实是毁了他们,让他们受到更大的伤害。

在电影《黑镜》中,小女孩意外走失,在找回女儿之后,妈妈为了保护她,在他的大脑里植入了芯片,以便于能够掌握女孩的位置,还能够屏蔽很多危险的画面。

有了这个芯片,女孩的世界里没有伤害,没有危险,妈妈认为这是万无一失的保护,可在女孩进入青春期时,芯片被关闭,但女孩却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她没有任何情绪,也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愤怒,即便是亲人离开也不会伤心。而且女孩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就连毒品有什么伤害也不清楚,跟男孩发生关系也认为无所谓。

更严重的是她为了感受流血的样子,开始自残。当妈妈发现女儿的问题时,两人发生了争执,亲子关系出现了很大矛盾,以至于无法修复。

这其实并不是爱,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是为孩子好,并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从而采取了过度保护的方式,而最终给他们带来的却是严重伤害。

有心理学家曾将过度保护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极端约束型,另一种是极端纵容型。无论是哪一种保护,给孩子带来的都是伤害。

1、精神上的保护,使孩子失去自由

在某节目中,一个27岁的男孩表示,对自己的妈妈充满了怨恨,因为他从小就过着非常压抑的生活。妈妈在任何事情上都控制他,偷看他的日记,安装摄像头,甚至是跟踪。

在妈妈看来,这是因为爱他保护他,但儿子居然还不领情,并表示:不管你怎么恨我,我是你妈妈,这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这样的保护是对孩子精神上的控制,孩子被监督被约束,没有自己的自由,每天生活在被迫当中,这只会让他陷入更大的痛苦当中。

英国伦敦大学做过一项研究,儿童时期被父母过多地限制行为、干涉隐私的人,会造成终生的伤害,长大后不仅独立性差,可能会给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

这样的保护只会引起反抗,有些孩子因为被管束,整天上网玩游戏,甚至是自残。想保护孩子,并不是靠约束与控制,而是理解、尊重,要懂得放手。

2、生活上的溺爱,养出的是巨婴

现在很多家长非常注重成绩,所以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非常到位,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安心地学习。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对孩子不放心,也是种溺爱。

其实想毁掉一个孩子很容易,就是每天宠着他,惯着他,什么都不让孩子做。但父母做得越多,孩子越容易养废,即便是再优秀的孩子也容易被毁掉。

孙杨从小就被妈妈保护得很好,五年级时还给他穿鞋,可到了队里以后,连裤腰带都是别人帮忙,要知道他已经是一个1米7的大个子了。

因为父母的溺爱导致他没有一点思想与主见,简直成了生活上的白痴,什么事情都要靠父母。这样养出来的孩子只能变成笼子里的小鸟,完全没有独立的能力。

父母对孩子的不放心只会让他们慢慢退化,即便成为大人也依然像个孩子一样。所以父母要做的并不是过度保护,而是选择放手。

3、父母有远见,通常会有点“自私”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来,那是一种侵略甚至毁灭,孩子的创造力来自于“我选择”,意味着父母要与孩子分离,它是成长的标志。

与其过度保护孩子,不如学得“自私”点,让自己能够更轻松,也能够成就孩子。在生活上学会不插手,将来孩子长大才能吃生活中的苦。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足够好的妈妈”这个概念,其中包含着父母的分寸感。在给孩子爱的同时不要忘了尊重孩子,应该让孩子拥有控制权与决定权,使他们的精神独立。

每个父母都对孩子有着不同的期待,但期望过高的父母通常都会为孩子铺好路,让孩子按照这样的想法去生活,但这样清单式的生活,只会让孩子失去自由。

后记

想让孩子优秀,不是把孩子禁锢在父母的保护中,而是要懂得看见与放手。用眼睛看着孩子如何放开自己的步伐,大步地向前走,这才是对孩子最有利的保护。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