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真实个案 >

“经验歧视”大学生就业一道坎

 没经验,求职屡屡受挫

  日前,在哈尔滨市人才招聘市场门口,记者遇到刚从里面走出来的某大学应届毕业生小张和小黎。他们俩眼睛红红的,一看就是刚哭过。小黎委屈地说:“近段时间,奔波于各种人才招聘会几乎成了生活的全部。招聘会上大部分用人单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但又不认可实习经历,这样招聘对大学生分明存有经验歧视。”

  记者发现很多职位并不需要多少工作经验,但一些招聘单位仍打出“要求有工作经验”的牌子。有些用人单位虽然没有写明“工作经验”是“必需条件”,但均明确表示“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是应届生吗?有工作经验吗?”已成为用人单位的首问,得知是应届毕业生,便不再多说,反之会询问得比较详细。

  大学生王泽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他参加了一个招聘会,看到一公司招聘的条件自己符合,便上前准备投一份简历,没想到对方竟伸出胳膊挡在了桌前,问:“你有工作经验吗?我们这里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王泽转了一圈再回到这个摊位时,摊位旁的广告牌上多了一张纸,写着:“谢绝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洽谈。”

  一些单位为了区分有经验的和无经验的应聘人员,将其简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无工作经验或者应届大学生的,另一部分则是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的。

  用人单位为何拒绝“生手”?

  对于招聘中设置工作经验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的限制性条款,用人单位的解释几乎雷同:“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单位可以节省培训成本。”

  一家汽车销售企业的招聘人员认为,招聘有工作经验的,直接就能上岗,免去了培训的时间和费用。哈市一家科研单位的负责人称,应届生阅历浅,工作经验少,一些科研课题需要两三年才能独立承担,用人成本比较高。“前两年招聘的应届大学生,有的现在还不能独立完成科研课题。”这位负责人无奈地说。

  哈市一家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部长张祥说,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处理人际关系,团队意识比较差。而经过一两年工作磨砺的大学生在这些方面则成熟很多。

  一些用人单位的招聘人员向记者抱怨说,应届大学生的流失率比较高,单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他们进行了经验和技能培训,可他们却把单位当成了实习基地和跳板。因此,与其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还不如直接招收有经验的员工,责任感强一些。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吴云认为,“经验歧视”反映了社会的一种浮躁心理。企业在培养人才上的“短视心理”也是一个怪圈。如果用人单位都抱着只收不种的心理招聘,那么大学生的经验靠什么来积累,最后的结果是人才浪费和无才可用。

  “经验歧视”使学风浮躁

  面对求职中出现的“经验歧视”,从业经验的重要性正在被就读的大学生所认识。然而,许多大学生求学期间忙着搞兼职积累“经验”,“经验”倒是有了一些,学业却荒废了。

  不久前,哈尔滨迅普电站设备厂在招聘人员时,发现有的大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工作,工作过的公司竟多达二三十多家,标称“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可以胜任任何工作岗位”。该厂的负责人说:“大学只有四年,用大量时间去积累工作经验,专业能学好吗?”

  一些大学毕业生恶补“经验”,去年毕业的中文系大学生小佟因没工作经验,没找到工作,现在在两家电脑公司打工积累经验。与小佟同届毕业的不少大学生正以这种方式“补”工作经验。

  有的大学生为了积累工作经验,从大三就不正常上课,公开课原本百人上课,而真正上课时达到一半就不错了。今年毕业的大学生鲁倩说,大四主要是写毕业论文,很多同学都去兼职或找工作了,有的毕业论文就雇人写。

  今年读大三的法律系学生小袁,从入学时就意识到积累经验的重要,在校期间,积极参加校内的各种活动,寒暑假到律师事务所实习,锻炼自己。

  有专家指出,对于一个有长远眼光的单位来说,选用的应该是有专业底蕴、能厚积薄发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上手快”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面对经验歧视,大学生应冷静应对,切不要因就业的指挥棒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业。

  应建立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

  目前,《就业促进法(草案)》除了应明确禁止经验歧视外,没有对经验歧视予以具体的界定。有的国家有专门认定就业歧视的部门,但是在我国还没有,这也使得一些企业在招人的时候无所顾忌地使用“经验歧视”,抬高大学生就业门槛。对此,一些专家除了呼吁应该建立有效的制度保护大学生的就业权利外,也希望学校、社会等共同承担责任,将应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

  哈市一位汽车销售企业的徐姓老总说,现在很多大学生工作后无法立即上手,是因为很多大学专业课程设置和社会脱节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毕业生就业困难。

  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宋魁指出,高校设置的专业应增强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度,新设的一些专业加强市场调查,降低就业时的风险。而目前我省高校中就业职场指导教师寥寥无几。

  为扭转这一局面,我省除了劳动就业保障部门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外,黑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都成立了就业指导部门,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出现的问题。

  哈市一家企业负责人李晔说,要求大学毕业生必须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一进门就能创造效益,这通常是一些小企业的短期行为。而有实力的大企业一般都愿意招收在校学习表现好的大学毕业生。

  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电机厂等大型国有企业,把挑选到优秀应届毕业生放到生产营销第一线加强锻炼,尽快补上经验课。很多大学生很快就能进入角色,在工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潜能得到有效挖掘。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板说,应届大学生虽然缺少经验,但不乏潜能,只要适当加以培训就能迅速上手。“自己一手培养出的人才,更容易接受和认同本企业的文化,在使用中会更加得心应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