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真实个案 >

红灯、黄灯?傻傻分不清楚吗?

1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开始实施,新规实行3天内,我市交通事故率较去年同期下降近两成。新规虽然严苛,却立即见效了,就是不知道这样的效果能否长久维持下去。想来此前的闯红灯,无论是机动车还是行人,都有这种现象,而且屡见不鲜,在中国更是司空见惯了的,不仅发问:闯红灯是为了啥?
  
  是因为红灯太久了?
  
  据悉,红绿灯的时间长短,主要根据具体道路上的车流量与人流量来设计。行人要在一个路口过斑马线,得等到直行和右转的车走完之后才能过。也就是说,行人被拉长的等待时间,留给车子用了。“车辆猛增,导致在红绿灯前积压的汽车越来越多。”市城管办有关人士说。存在红绿灯时间最长的岛内交通主干道,早高峰平均车速已经从2004年的27.7公里/小时下降到现在的22.5公里/小时,晚高峰平均车速则从24.9公里/小时下降到21.4公里/小时。
  
  有调查显示,在德国,行人等红绿灯的时间极限是60秒,因此德国设计的最长红灯时间都不超过60秒,英国则是45秒。
  
  哪些因素会迫使行人等红绿灯的心理极限降低?调查显示:从环境因素来看,下雨和太阳太大的影响最大,有42.4%的人无法忍受,急切想过马路;仅有9.1%的人因为天生急性子等不长,但急于出门办事的人忍耐力偏低,有45.5%的人会受影响。受脾气和心情影响的人比受环境影响的人要多。
  
  心理咨询师林一芳分析,无法忍受红绿灯的人,内心往往是无聊或焦虑的。她认为,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两个时间维度:一个是实际的等待时间,一个是心理的感受时间。最长的红绿灯时间,也不过3分钟,实际上并不长,但在有急事的人看来,却特别长;而有些人站在红绿灯路口因为无所事事,也不愿意长时间等待。
  
  是因为大家都在闯红灯?
  
  红绿灯转换时间太长,是行人闯红灯现象增多的一个原因。第二个调查结果显示,有6%的人表示,如果红绿灯秒数超出忍耐时间,他们选择会闯红灯。而实际上,发生到具体路段,真正闯红灯的人往往不止这个数。根据多位交通协管员的实际经验分析,只要有一个人率先闯红灯,就会带出一部分人跟着闯,“第一个闯红灯的人没有叫住,其他人也叫不住”。“闯红灯的人越多,就越增加闯红灯人的安全感。”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一种明显的从众心理和法不责众思想,在和铁皮的车对抗时,闯红灯者往往抱着“人这么多,你(车)总该让着我们吧”的思想。
  
  行为主义心理学解读史上最严交规
  
  根据史上最严交规的规定,只要闯黄灯就扣6分,两次就12分扣完。如此一来,谁也不敢在黄灯时加速闯过去了,在路口自动放慢车行的车辆居多,似乎新规定新气象,人们的行动在慢慢转变。难道这个惩罚机制这么有效?这个效果还会持续下去吗?
  
  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惩罚是和强化相反的概念,它涉及的是行为的消除机制。和强化一样,惩罚也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是指,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出现惩罚物。这以后个体会减少做出该行为的频率。例如,当一个攻击同伴的孩子打人之后,爸爸打他的屁股,这个孩子的打人行为会减少。负性惩罚则是当个体做出特定行为后,他所想望的东西就不出现,这也会减少做出该行为的频率。例如工厂规定,迟到三次扣除一个月的奖金,就是利用了负性惩罚原理。
  
  社会人群的公共规范仰赖自觉性,因为当人们自觉认可某种道德规范并自愿协作遵守的时候,其效率是最高的。当然也不能排除那些自觉性较差的人,对于这类人就必须处以某种惩罚的手段,否则一两个带头的人就能把整个群体带动起来,只要有一两个人插队,群众就会极度不平衡,人人都开始插队,队伍就乱了,秩序荡然无存。针对这种带头起坏作用的人,就必须以强烈的道德谴责之,甚至不惜用法律法规来惩罚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