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健康人生 > 孕产期 >

斯金纳后续的实验

昨天,楼上的邻居跟我聊起她儿子对电子游戏的痴迷,很是无奈。她当然知道,应该限制孩子玩的时间和频率,可是每次她都会因儿子的大哭大闹放弃原则。

我家孩子以前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有段时间,他也会通过 " 哭 " 来争取一些 " 不合理要求 ",比如吃过多的零食、看过量的动画片,尤其是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一起的时候。

有一天我在准备上课材料时看到斯金纳的小白鼠实验,突然将两者联系起来,更深刻地理解了孩子出现这类行为的原因,并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最初的实验是这样的:将一只饥饿的小白鼠放入箱子。箱子里安装了一个小杠杆,一旦小杠杆被压动,一粒食物即可掉落。开始的时候,小白鼠无意中压到杠杆、吃到食物;但反复几次之后,它就将持续地按压杠杆、获得食物,直到吃饱为止。

小白鼠之所以会持续按压杠杆,是因为它认识到了 " 按压杠杆 " 和 " 获得食物 " 之间的联系。

类似地,孩子最初并不知道 " 哭闹 " 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几次无心的尝试之后,偶然发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从此以后像小白鼠一样,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频繁做出又哭又闹、满地打滚的行为。

遇到为达目的大哭大闹的熊孩子症怎么办?

斯金纳后续的实验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建议和指南。

1 消退可能是最好的方法

后来,斯金纳将杠杆连接的食物取走;数次之后(没有得到食物),小白鼠就不再去按动杠杆了。这意味着,小白鼠又进行了 " 学习 ",明白了 " 按动杠杆 " 和 " 获得食物 " 之间不再存在联系。

放在孩子的情境,改变孩子哭闹行为的重点在于,消除后续的 " 奖励 "。当孩子知道,通过哭闹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慢慢地就会放弃做出那些无谓的行为了。

类似地,有些时候,孩子会故意说脏话来刺激大人的反应;大人越是暴跳如雷,他越觉得自己厉害。

这时候,消退也是比较好的应对方法。孩子说不好听的话时,忽略它、不做任何的反应,久而久之,孩子觉得无聊、没意思了,也就不再说了。

当孩子知道,通过哭闹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慢慢地就会放弃做出那些无谓的行为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