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女人 > 心理情感 >

咨询师的情感困境,不知如何表达是对的

在不同场合认识新朋友,介绍自己的职业时总会被问七问八,最后的落脚点往往离不开这句:你看我(TA)是不是心理有病啊?礼貌笑笑之后默不作声,连聊天的净土都被剥夺了,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

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并没有。如果说成人的社交世界大家都秉持着公允的相处准则,你来我往的交流举动都有章可循,且处于运行良好的状态,哪怕双方交谈的话题并未感到有趣,精力尚未在线,套路式的聊天依旧可以持续十几个回合。

可是在亲密关系里,如果客套就亲近不起来,如果动了真情,势必就要暴露本性,那具有攻击性的一面,一定会带给双方伤害。

心理咨询师的情感困境

 

你对我用的是真心,还是技巧?

这个问题在我第一次听到的时候,着实扎心。毫无疑问,对方对自己的付出有了质疑。表示根本没有办法秒回这条信息。本能上可以斥责或质问,因为深刻感受到对方的不信任,这足以对自己构成一种伤害。就像幼时很用心浇灌的小芽开出了花,拿给老师看却被怀疑是花市购买的成品。

但是职业习惯总会让咨询师在本能爆发负性情绪的时候,自动跳转成理性思维,反推对方这样提问的用意。

他是不是觉得这样的我很假,才会往技术上猜?

他是不是有什么话没有对我说?

他是不是觉得这样的我很糟糕?

他是不是不爱我了?

他……

心理咨询师的情感困境

 

没错,咨询师在这一刻也产生了自我评价低的想法,那么接下来自然产生的应该是沮丧与委屈的情绪,可以向对方表达自己因为这个问题不开心了。

可是,咨询师深吸一口气,什么与抱怨有关的事情都没有做。她留了两分钟为双方做思考时间,之后打下这样一行字:你怎么了?

发送信息后感觉这个问题逊毙了,没有技术含量没有感情填充没有引申用意,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思考了一阵子说出的话依然这么没水平。一阵typing在对话框里晃悠后,对方丢过来一句:我也不知道,只是感觉有的时候,你像是刻意在躲开一些事情,我觉得很不安。

心理咨询师的情感困境

 

哦,我的表现令对方觉得在关系里不踏实了,并说明原因在于我在逃避一些事情。那么我有没有这样不安的感受呢?当然有。像是在下棋,需要走一步看两步。咨询师除了要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更期望能够准确预判行为造成的后果,从而在脑中连成一条事件链,相信存在即合理,但更希望存在不超出预期。所以每一次的表达,都有解决问题的意图,连表达情绪这么简单的事情,做起来也多了几层其它色彩。

其实不是在刻意避开,是不知该如何坦然面对。想要维护好一段关系,又觉得纯天然的本性表现总会有失控的时候,自古多是套路得人心,深情难留人。连伤心开心这种简单的情感表达,都要想想是什么让自己有了这样的感受,想想心更累了,对方应该也不轻松吧?

我用技巧,你局促,但尚能治愈你;我用真心,你坦然,但足以伤害你。

心理咨询师的情感困境

 

这是咨询师的情感困境,不知如何表达是对的。这个时候,伴侣发挥的作用极大。如果他鼓励“尽情放飞自我”,其实就切断了爱意与具体事件的因果联系,减轻了因职业习惯而形成的心理负担,咨询师也会生气,但是愤怒的特别纯粹与自然。

又一次感到有莫名怒火后,我一巴掌拍了伴侣的后背,对方一不留神差点把脸埋到碗里。随后抬起头一脸错愕地望着我,不明所以。咨询师一改往日礼貌又不失优雅的笑容,张着嘴巴露出后槽牙:

哈哈,没事儿,整你挺爽的,哈哈哈哈哈哈……

心理咨询师的情感困境

 

当你习惯性示弱的时候,有一瞬间我并不想帮你。

谁都不喜欢下班之后还要工作,咨询师也是。咨询师很不喜欢工作后还要谈工作,公私不分的状况让人几乎抓狂。但是这种分界没有闸门,一不留神就混在一起了,防不胜防。朋友之间放松的聊天中,如果谁特别没有眼力见的提出一个烦恼源,然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七嘴八舌开始添油加醋,最后目光一致齐刷刷望着你寻求解决之道,这个时候咨询师心里深深叹口气,说上几句自己的专业看法,就赶紧找寻下一个话题岔开了。礼貌相处,有求必应。

朋友可以选择不见,反正少了聊天也不会掉肉。但是亲密关系里,有些躲不过,伴侣的求助有时令咨询师很无奈。工作关系、朋友关系、亲友关系、情绪波动、思维间歇迟缓、行事动力不足、选择困难,甚至哪天阴郁绵绵有点低落,这种事情也可以被伴侣拿出来修饰用词后做成标准的知乎问题,直接抛给咨询师求解。

心理咨询师的情感困境

 

亲密关系里的自己,究竟是咨询师,还是女友?伴侣间的互帮互助是爱意的表达,那么对方把自己究竟是当做了一个单纯问题的解决者,还是因情感而心生依赖的伴侣?

我若用心回答,怕你不是伴侣;我若任你无助,怕你失落而归。

 

心理咨询师的情感困境

 

 

心理咨询师的体察性会很高,另外,助人心责任心一个不落。但是在自己的伴侣面前,如果被助人的性子驱使交流,亲密关系很容易在不加任何意识的控制下自动切换成咨访关系(咨询师与来访者关系)。

而群体心理学中会讲到,人们的角色扮演,以及激发出的行为,都是因环境与关系的设立而起。对方一次次展露脆弱,也许是因为伴侣值得信任,但是又有多少可能,是因为他已然将自己看做了非亲密关系下的人呢?

(责任编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