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女人 > 保健养生 >

各种离奇保健品,被媒体接二连三报道出

前几天上班的时候,同事出去接了个电话,回来见她一脸阴沉。中午吃饭跟她聊起来这件事,原来是她的母亲,买养生产品被骗了,5000块钱买了个淘宝几十块钱就能买到的“养生被”。

 

不免想起近年来,各种离奇保健品,被媒体接二连三报道出来。这些保健产品,奇葩到能惊掉你的下巴!

 

比如,两年前有个“神奇鞋垫”,有两万多个按摩点,能打通身体微循环,排毒,矫正骨骼,小到牛皮藓,大到糖尿病没有治不了,是不是很好奇长什么样?

 

 

 

是的就是这个金灿灿的东西!

除了这双神奇鞋垫,还有什么床垫,护脑头盔,防癌铜表,饮水机,枕头……

 

保健品里多套路

 

这么多奇葩的保健品,稍微想想都知道那些功能在夸大,为什么那么多老人痴迷保健品,无法自拔?

 

翻查了大量资料之后,发现自古套路得人心,的确不假!绝大部分保健品公司都用的同一个套路,简单总结一下:

 

第一步,嘘寒问暖,取得孤独老人信任;

第二步,赠送礼品,施以恩惠引诱老人;

第三步,专家义诊,滥用所谓的专业度;

最后“专家”当然会把所谓的产品推销出去。

 

作为一个以优秀经方家为梦想的我,深刻懂得“治未病”的思想,这一套的组合拳,有一个很扎眼的前提,孤独,越是老人自己住、和孩子联系越少,越是容易上当。

 

看到这,回想一下上次和父母吃饭是时候?是不是很遥远,或者就是太忙实在没时间,那上次跟父母打电话是什么时候?

父母真的买了保健品,我们不应该先责怪他们,而是要反思自己,我是不是和沟通的太少,如果我每天打电话爸妈,及时有人找上门来我也能及时制止!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在老年人的观念里,以购买各种养生产品,视为健康养生的有效办法。

正是对保健品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会导致老人成为庞大乱杂的保健品市场后面的最大受害者。

 

保健品能代替药品吗?

 

市场上的保健产品大致可以分为,保健食品、保健药品、保健用品、保健化妆品等。

国家保健食品法,有明确指出:

保健(功能)食品,适用于特定人群服用,能调节人体机能,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事实上,养生保健,路径不是唯一的。

锻炼一套正确的保健法,远比吃十盒保健品,要健康的多。

 

中国著名生理学家、经络学家祝总骧教授,关注小道经方的朋友肯定很熟悉这个名字,就是他证明了经脉的存在!

(责任编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