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调百病
时间:2019-06-15 16:59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网 点击:次
“智者之养生,须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这句话出自《灵枢·本神》。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身体不再像年轻时那般健壮,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不适或疾病,因而更加关注养生的知识。自古以来,食疗相比药疗更受人们的推崇。山药、枸杞、红枣、蜂王浆、燕窝、粗杂粮等成为多数人公认的营养健康价值比较高的食物,成为养生一族食谱中经常出现的物品。然而,这些养生食物虽好,却并非适合所有人,如果本该忌食的人食用,非但对健康起不到促进作用,还可能会伤害身体。
1 山药:湿热寒邪、便秘者不宜吃 山药的栽培和食用在中国至少有2 000年的历史。是“薯类”中的上等食材,最初被称为“薯蓣”。唐代诗圣杜甫的诗中就有“充肠多薯蓣”的名句,许多古典医籍都对山药作了很高的评价。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不燥不腻,入肺、脾、肾经,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等功效,大多数人可食用。山药属于补益食品,又有收敛作用,但有湿热寒邪以及患便秘的人等不宜食用。山药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患有胸腹胀满、大便干燥、便秘者最好少吃,待这些症状缓解后再食用。 虽说山药含有的黏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山药属根茎类食物,淀粉量较高,如果食用过多反而不会降低血糖,而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患有糖尿病的人不可一次吃过量的山药。如果某些患者偏爱吃山药,那么应适当减少主食的量,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2 枸杞:湿热、痰湿中阻者不宜吃 枸杞有养阴补血、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诗人陆游老年时两眼昏花,就常吃枸杞,还留下“雪霁茆堂钟磬清,晨斋枸杞一杯羹”的诗句。有些人家里常备枸杞,用来泡水、煮粥,甚至每天都干嚼几颗。枸杞的最佳吃法是生吃,就是将枸杞用流水冲洗干净后放在嘴里干嚼,使其中的有效成分吸收得更加充分。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枸杞。枸杞滋补的同时有温热身体的效果,所以体内有湿热及痰湿中阻的人,表现为高血压、性情急躁爱发脾气、平日里大量吃肉而满面红光的人,以及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都最好别吃,否则不但达不到养生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在炎热的夏季不宜吃枸杞,否则会出现食欲下降、胃脘满闷或吐酸水等现象。 另外,枸杞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过量服用。用枸杞保健需要长期少量吃,不可一次大量食用,健康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比较合适,治疗用可增加到30克。
3 莲藕:产妇不宜过早食用 中医认为藕性寒、味甘。生食莲藕能清热、除烦、润肺,特别适合因血热而长痘的患者。莲藕煮熟后性由寒变温,能养胃滋阴、健脾益气养血,适合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肌肤干燥、面色无华的人。一般人群均可吃藕,尤其对于肝病、便秘、糖尿病等有虚弱之症的人十分有益,对于瘀血、吐血、尿血、便血的人以及产妇极为适合。以藕为主的单验方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有很好的效验。比如鲜藕汁,每日早晚各服半杯,治肺结核出血、产后出血、鼻流血。另外,生藕捣绞取汁,加蜂蜜适量,搅匀,分次服,治热病烦渴不止;藕汁、梨汁各半杯,和匀服用,治上焦痰热、口干咳嗽。 由于藕性偏凉,因此产妇不宜过早食用,一般产后1~2周后再吃藕可以逐瘀。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人生吃莲藕容易伤脾胃,因此更适宜熟食。
4 红枣:4类人群不宜吃 红枣性味甘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但对以下几类人来说,非但起不到保健作用,甚至还会帮倒忙。 1.痰湿偏盛者:这样的人常表现为舌苔厚腻、口甜或口中发腻、食欲不振,平时常感觉胃部胀满,严重者会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眼睑及面部浮肿等症状。红枣气味甘、辛、热,性偏湿热,容易生痰生湿。痰湿壅盛的人多食红枣以后,原先的症状容易加重,出现寒热口渴、胃胀等不良反应。这种体质的人更适合吃薏仁、红小豆、山药、丝瓜等健脾利湿的食物。 2.容易上火的人:这类人体质偏热,经常出现便秘、口臭、咽喉牙龈肿痛等上火症状,而红枣性味甘温,偏于温补,若大量食用,犹如火上浇油。 3.感冒初期患者:感冒初期,入侵人体的风寒或者风热之邪正盛,若此时食用红枣,其黏腻的性质常常会导致邪气滞留,造成“闭门留寇”的后果,使得体内的病邪难以驱除,不利于恢复。 4.糖尿病患者:红枣含糖量较多,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病情加重。因此,血糖高的人不宜多吃。
膳医创始人陈农夫先生通过对中医药膳食疗的研究、中医文化的探讨,认为健康是靠每天健康一点点实现的。只有一日三餐才能让人每天健康一点点,只有一日三餐可以让每个人享有真正的健康。只有一日三餐容易做到,容易坚持,不造成额外的经济负担,中医食疗应该实现在每家每户的餐桌上,成为每天紧贴生活的健康生活方式,才是民生之福。为此,陈农夫历经17年的研究,实现良药苦口变可口酿汤,并攻克实现了本草见效慢的难题,让我们的食疗效果胜过药疗,所到之处均取得良好口碑。有人评价说,这是中国目前唯一的健康口碑品牌!靠口碑传颂的品牌。 (责任编辑: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