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中医 > 望闻问切 >

朱庭舫是首批嘉兴市名中医、马桥朱氏中医妇科第二代传人

2018-07-12 09:23 |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朱晓迪 实习生 沈怡霓 通讯员 朱曦妍

“爷爷,你给我看看这个孕检血液查出来正常吗?”

“去,你自己也是医生,怎么不自己看!”

“哎呀,这个要多方会诊的呀!”

这段对话,发生在老中医朱庭舫和孙女朱萸之间。朱庭舫是首批嘉兴市名中医、马桥朱氏中医妇科第二代传人,孙女朱萸则是第四代传人。朱萸今年29岁,现在怀孕四个月,正在嘉兴市中医院规培,学成之后,她就要回到市第二人民医院,跟自己的爷爷朱庭舫,叔叔朱曙明,以及婶婶应晓萍成为同事了。

海宁有家中医妇科传至四代,传承至今经久不衰,秘诀何在?

中医妇科源远流长,从朱博云老先生开始,马桥中医妇科就打响了名号,经几代的薪火相传至今已有150余年,朱萸是第四代传人。如今,马桥朱氏中医妇科闻名远扬,每天要接诊400多号病人,全国各地的患者纷纷前来求医。

流传四代,经久不衰,马桥朱氏传承的秘诀是什么?

海宁有家中医妇科传至四代,传承至今经久不衰,秘诀何在?海宁有家中医妇科传至四代,传承至今经久不衰,秘诀何在?

每天四点起床背药方 熟记450味中药

19岁,朱庭舫开始跟着父亲学中医。

朱庭舫今年76岁,回忆起初学中医那会儿,依然历历在目。跟着父亲朱博云学医的一共有四个学徒,朱博云师从当时的石路乡白石桥老中医宋幼凡,学成之后在湖塘野猫洞开了诊所,营业期间,一人看诊100多位病人。

“那段时间,我每天四点起床开始背药名。”朱庭舫回忆,朱博云在看诊的时候,朱庭舫和其他三位学徒要在边上抄方,这是学中医的第一步。因为看病的人太多了,朱博云在报药方的时候,只报药方的名称。“老先生报出‘八珍汤’、‘四物汤’的时候,我们就要把这些药方中每一味中药、剂量快速写出来,好让病人去抓药。”朱庭舫说,那时候,学徒都是一同开始写,谁基本功好,就写得快,朱博云会指定第二天还是让他抄方;若是写得慢了,就会被老先生当场斥责,让学徒第二天不用抄方,温习各种药的药名、性能、治疗范围、禁忌症。

中医妇科涉及的药名有450多种,朱庭舫不想成为不能抄方的学徒,尤其是在父亲面前,更是要争口气。于是,他每天早晨四点就起床开始温习中药知识,因为那时候没有电灯,在入夜之前,朱庭舫会把药名抄在手心,等到晚上用光亮照着手心背药名,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年时间,让他把基本功练扎实了。

海宁有家中医妇科传至四代,传承至今经久不衰,秘诀何在?海宁有家中医妇科传至四代,传承至今经久不衰,秘诀何在?

老父亲突然中风 立志不能让招牌倒下

朱庭舫学医一年半,父亲朱博云突然中风,不能再看诊。外界盛传,老先生不看诊了,朱氏中医妇科不行了。朱庭舫深知,自己肩负重任。

当时,朱庭舫不过21岁,便开始独立看诊。“压力确实很大。”朱庭舫说,那时候他坐在诊所内,病人都在外面窃窃私语,这么年轻能看病吗?前来看诊的妇女,都喜欢找年纪稍微大一些的。在朱博云的四位学徒中,朱庭舫年龄最小,因此开始的时候也最艰难。

海宁有家中医妇科传至四代,传承至今经久不衰,秘诀何在?

没有病人来找朱庭舫看诊,怎么办呢?当时,诊所开门时间是七点半,而朱庭舫每天雷打不动七点就坐在诊所内,病人都来得早,想看完病再去上班,看见他在,就会说,“找小先生看看么好了。”到了中午,别的医师休息了,朱庭舫不打烊,晚上的时候,只要有病人,他就一定坚持看完,久而久之,大家发现这位小先生虽然年纪小,看病还是有一手的,专门来找他的病人也就多了起来。

朱氏中医妇科年轻医生的精湛医术让诊所重新打响了招牌,而再次一炮而红,竟是因为一只蟾蜍。那时候,中医诊断怀孕只依靠望闻问切,误诊率比较高。当时,朱庭舫接待了一位妇女,在别的诊所看了老中医后,被确诊为怀孕,但是两个多月过去,她丝毫没有怀孕迹象。于是,就来找朱庭舫再看看。朱庭舫拿出已经关了两天的一只雄性蟾蜍,用妇女的尿液涂在蟾蜍的外阴部,根据分泌物的样态,确诊该名妇女没有怀孕,只是月经不调,给她开了方子后,果然来了例假。

“别的诊所的老医师没有看好,朱氏中医妇科的小先生倒给我看好了!”一传十,十传百,朱氏中医妇科重振旗鼓。

三个手机同时抢才能抢到专家号 他的诊室挂满锦旗

现在,朱庭舫其实可以休息了,儿子朱曙明和儿媳应晓萍的技术早已可以独当一面,他们还培养了25名拥有中高级医师职称的徒弟,但是他还是在坚持看诊。朱庭舫的专家号,在看诊前一天早晨9点可以网上预约,要抢到预约号可不是容易的事。“朱医师,我们一家三口三个同时开始抢才抢到的,真是好不容易啊!”常有病人这么跟他说。

朱庭舫的专家号一号难求,当然是因为他医术精湛。行医56年,他诊疗的病人达到50余万人次,治愈了不少不孕不育的疑难杂症。

前年,一名37岁的江苏南通的妇女找到朱庭舫,她结婚7年,没有孩子,做过5次试管婴儿,均以失败告终。来看诊的时候,病人情绪很失落。“她说如果再失败,就打算跟丈夫离婚了。”一方面,朱庭舫对她进行了心里疏导,另一方面采用了提卵促膜法,用中药给患者调理了半年,让她的内分泌恢复正常。今年6月,这名患者一家带着自己刚出生的儿子,特地赶到海宁来答谢朱庭舫。

朱庭舫的诊室里,挂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锦旗,他说治病是医生的义务,锦旗不重要,继承中医文化,去其糟粕,学习西医精华,把中医发扬光大是他的理想。

海宁有家中医妇科传至四代,传承至今经久不衰,秘诀何在?

对待孙女愈发严厉 学医不是儿戏

传至第四代,孙女朱萸的本事是爷爷亲自教的。朱庭舫的儿子朱曙明、儿媳应晓萍都是市二院的医生,待朱萸今年9月规培结束,朱氏家族便有四位医生一同工作了。朱萸学医,并不是一早就决定的事。

海宁有家中医妇科传至四代,传承至今经久不衰,秘诀何在?

“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父亲比较坚决。”朱萸说,生在中医世家,小时候她常常跟着奶奶一起到医院看望爷爷,但是并没有从小就立下学习中医的志愿。“你那时候要学医还哭了呢!”朱庭舫在一边揭了朱萸的“老底”,引来了朱萸的嗔怪。

朱萸说,她知道自己一旦学医,就要扛上马桥朱氏中医妇科第四代传人的名号,对于刚刚高考结束的她来说压力很大。“爷爷常常说,做中医入门并不难,但是要做一名好的中医却很难,我一旦选了这条路,就要做好,不然就砸了招牌。”虽然当时有心理压力,但是朱萸还是选择了中医专业。大学毕业后,她开始坐在朱庭舫身边抄方。

因为是自己孙女,朱庭舫对朱萸的要求愈加严苛。朱庭舫一上午要看30多号病人,加上加号的患者,大约有40多人,抓紧时间看,也要到12点才能吃上饭。在抄方的时候,朱萸一旦速度慢下来,朱庭舫就会批评她。“爷爷看诊的时候,我也要全神贯注听病人在说什么,等他看完,我药方差不多就要拟好了。”朱萸说,跟着爷爷抄方的日子,每天都会被布置“回家作业”,如果当天剂量写错了,就要去补习剂量的知识,如果是药名错了,就要背药名,每天都在重复温习中药知识。

“学医不是儿戏,不能对小辈仁慈,朱曙明也在我身边抄方两年才独立看诊。”朱庭舫的儿子、儿媳、孙女都是自己的学生,而保持马桥朱氏中医妇科屹立不倒的秘诀,就是踏踏实实学,认认真真看。

(责任编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