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中医 > 望闻问切 >

中医的基本理论就是整体观,中医看病,不要把自己“拆分”成几块

现在大家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来看中医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医生充分了解自己,帮助医生准确地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是个很重要过程,这不仅需要医生有较高的专业水准,更需要我们的配合。 

看中医 中医看病不能不知道的要求

中医的基本理论就是整体观,也就是说人体身上所有的不舒服、所有的症状都是有相关性的,可能都是一个或两个主要原因导致的。如果能找到这个主要矛盾并针对治疗,那么全身的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了。所以找中医看病,不要把自己“拆分”成几块来就诊。如果同时头痛也开药,脚痛也开药,你怎么吃?要抓住自己的主要问题,重点看一个自已不舒服的病,但要向大夫详细叙述自己全身各种明显不适的情况,让医生综合判断,这样比你单独看局部的效果要好。不要自己觉得这个症状与这个病没有关系就不说,真正的中医大夫是非常注重患者全身症状的。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但很多人去看中医前,经常因为忽视了一些细节,而影响了中医师对病人气色,舌脉的观察。进而影响对病情的诊断。看中医,一定要做到六“不”。

不化妆。

“望诊”对诊断非常重要,一定要让中医师看到你的本来面目。

看中医 中医看病不能不知道的要求

不吃容易染舌苔的食物或药物。这是因为牛奶.花生等含有脂肪多的食品容易使你的舌苔变得白腻,杨梅.乌梅等,容易使舌苔变黑,咖啡.橙子以及维生素B2等,可能使舌苔变黄,就诊前喝热饮,可使舌质变红。

不使用或食用气味浓烈的东西。首先就是气味浓烈的香水或护肤品,其次是不要吃气味浓烈的食物,如葱.蒜等,以免影响闻诊的准确性。

  脉诊是中医诊病的重要手段,就诊前应尽量保持心情平静,避免情绪急躁和剧烈运动等因素,对诊断造成影响。

看中医 中医看病不能不知道的要求

 很多人看医生经常是把医院当成商店,今天看了,明天没有效果浇在去医院看医生,而且还经常换大夫,认为换个医生就会好的,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更是错误的。很多疾病的治疗需要一定时间,而频繁更换医生只会造成治疗的重复。一般的慢性疾病,如果治疗1~2个月后仍无明显效果,可以考虑另选大夫,但一定要将以往的病历或处方保存好,以便让医生了解治疗情况。

不沿用过去的处方或别人的处方。有些人认为,这次病好了,可以把处方留着,以备将来症状再次出现时使用,或者看到别人跟自己的病情类似,便将别人的处方拿来自己用,这是不正确的。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中医师开方子的时候不要打扰医生的思路。这是中医看病最耗神的时候就是处方开药的时候,一个好的方子是需要大夫反复斟酌思考才能真正开出来的,并非简单的中药堆砌。不少病人喜欢在医生不说话的时候,问很多的问题,这真是犯了大忌。这就如同与开车的司机聊天,跟做饭的大师傅说话一样,可能产生的后果大家应该能想象得到。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问问题,打乱医生的思路;反而可以自己说一些前面遗漏的症状或情况,因为医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也在倾听着你的表述,时刻准备抓住对判断问题有价值的线索。所以要记住,这时你可以说与你疾病相关的话,但有需要解答的问题要在开方之前或开了方子以后再提出来。

看中医 中医看病不能不知道的要求

还有就是遵从医师忌口的要求。忌口是一门大学问。既不能什么都忌讳,什么都不吃,也不能明知不适合的食品,统统照吃不误。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忌口食物。例如感冒,可因体质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感冒类型。体质壮实的人可表现为实证外感,体质虚弱的人可表现为虚证外感。这两种感冒类型,在忌口方面就有差别。实证外感不宜进食带补性的食物与药物,否则会火上浇油,加重病情,这时饮食就要以清淡为主。而虚证外感则可进食带补性的食物与药物,所谓“虚则补之”,比如鸡汤,属于补虚、扶助正气的食物。

(责任编辑: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