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中医看病必分寒热,如果连患者所患疾病的寒热属性都分不清楚,那么处方开药必然会出问题。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分清寒热属性确实是区别疾病类型用药的重要方面,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基本治疗大法,分清寒热之后,就可以选择使用对应性的药物来进行治疗。例如,患者感冒后,根据鼻涕和痰液的颜色和性状,就可以进行基本的风寒与风热属性的划分,简单地看,清鼻涕和白痰意味着风寒感冒,需要辛温解表药;而黄鼻涕和黄痰意味着风热感冒,需要辛凉解表药。
但是,在某些时候,对于某些患者来说,寒热属性的区分似乎并不那么明显。也就是说,按照寒热属性区分的标准,似乎患者既未出现寒证表现,也未出现热证表现,或者是既有寒证的表现,也有热证的表现。例如胃痛,但并没有明显的喜热饮或冷饮的患者。又如感冒,但在头痛发热之外,并不表现出明显的寒热征象的患者;或者是既有受凉史和流清鼻涕,也有较为明显的咽痛和舌质红的患者等。对于这些患者,似乎采取明显的寒性药或热性药的治疗都有潜在不适宜的可能性。这时,最好选用一些药性平和的药物,或者说是寒热属性不明显的药物。也就是说,有些患者所患病证的寒热属性不明显,临床用药时也就适合选用药性更为“中立”的药物,以取得最佳的治疗获益。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问题是,寒热属性并不是区分疾病类型的唯一因素。实际上,寒热属性只是属于八纲辨证里面的一组,除此之外,还有虚实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六经辨证等辨证分类治疗法。例如,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时,选用小柴胡汤治疗,虽然也有寒热表现有关,但其实更多的是想表达治疗半表半里之邪的意思。另外,从中药功效的角度看,有些中药功效与寒热密切相关,例如清热药、温里药、补阳药等,但是也有很多药并无明显的寒热属性倾向性,例如理气药、活血药、止血药等。所以,当患者的证型表现以气滞、血瘀、血虚、痰湿为主的时候,虽然也会考虑寒热属性,但是考虑更多的还是在具体功效上。
最后,《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也提示我们,对于证候属性区分度不强的病证,可以直接根据西医疾病诊断来选择中成药治疗,例如糖尿病选用消渴丸、高脂血症选用血脂康胶囊等,这是不辨寒热用药的典型案例。
总而言之一句话,中医看病必须分清寒热?未必!但是,不辨寒热不代表提倡自行用药,因为即使不辨寒热,也要辨其他的什么要素,所以还是应该在中医师或中药师的指导下服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