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6症型的中医调养
时间:2019-01-07 14:48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网 点击:次
头晕是多数人都发生过的状况,轻一点的会有点昏昏的,头重脚轻的感觉,重一点的会有像坐在船上的摇晃起伏感。 更严重的会有天旋地转的感觉,连站立都没办法,并且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冒冷汗、脸色苍白、昏厥等症状,非常折磨人,若非亲身感受过,旁人难以想像。
像这样的症状在中医属于「眩晕」的范畴,晕是头晕,眩是眼花,两者常常一起出现,故合称眩晕。 眩晕的原因有很多,现代医学将原因大致归类成中枢性及周边性眩晕,又可细分成耳源性、眼源性、神经性、血管病变、脑部病变、药物中毒、全身性疾病所造成。 像是梅尼尔氏症、前庭神经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肿瘤压迫、 高血压、 低血压、 高血脂、贫血、心脏衰竭等等,各种情况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眩晕,背后也可能潜藏比头晕更严重的问题。 眩晕类型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头晕可主要分为实证及虚证两种,实证多因风火痰浊、气滞血瘀,阻滞脑部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而虚证则是因为气血亏虚,阳气不升,不能上充头面造成。对于眩晕的治疗,临床上可分以下证型:
气血不足头晕: 头晕眼花,脸色、嘴唇、指甲苍白,食欲不佳,倦怠乏力,心悸,睡不好,常见于贫血或低血压的患者,治宜归脾汤。 肾精不足头晕: 头晕耳鸣,视物模糊不清,精神萎靡,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遗精阳痿,多是先天不足或是年老体衰的患者,可用左归丸或右归丸治疗。 风火上扰头晕: 头晕胀痛,烦躁易怒,口干口苦,面红目赤,「大动肝火」时以上症状加重,在高血压、更年期、精神官能症患者可以看到,有时可能是中风的前兆,龙胆泻肝汤主之。 阴虚阳亢头晕: 与前者相比,都有阳亢的表现,但多了阴虚的状况,所以还会多了手足心热、盗汗、失眠梦多、眼睛干涩的症状,可用天麻钩藤饮加上杞菊地黄丸。 痰浊中阻头晕: 头晕头重,胸脘痞闷,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肢体沉重,「痰湿」就是体内水液代谢不正常,内耳淋巴水肿造成的梅尼尔氏症就是属于这个类型,治宜半夏天麻白术汤。 气滞血瘀头晕: 头晕,定点头痛,手脚麻木,唇色紫暗,通常是头部外伤的患者,脑或是头部血液循环不佳,以血腑逐瘀汤治疗。
预防眩晕的生活习惯眩晕的治疗,除了找医师对症下药之外,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也很重要。药物治疗搭配生活习惯的改变,必要时再加上针灸,摆脱眩晕就不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