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仍不能杀死所有的病原微生物
时间:2018-07-24 14:0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导读:眼下已进入三伏天,游泳成为最受欢迎的消暑方式。但泳池属于公共场所,加之旺季人多,稍不注意,很容易患上各种通过水池传播的疾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时尚频道盘点了公共泳池易出现的五类疾病,提醒市民在消暑的同时,做到安全防范。 ▲ 结膜炎 游泳池的水要经常用漂白粉消毒,含氯的漂白粉会导致池水偏碱性,正常眼结膜更适应偏酸性环境,所以接触到偏碱性的池水后,眼结膜会有酸涩感。另外,有些细菌、病毒是氯所无法彻底消除的,当眼结膜的酸碱平衡被破坏后,抗病能力就会下降,池水里的细菌就会趁机进入眼睛,引发眼睛炎症。 预防办法:预防结膜炎,要选择正规的游泳馆;尽量不要用别人用过的毛巾等物品;不要戴隐形眼镜,要佩戴密封性好的游泳镜;眼镜尽量少接触泳池里的水。必要时可在游泳前滴两滴抗生素滴眼剂。游泳后要及时用干净水洗脸、洗澡。 ▲ 皮肤感染 绝大多数的皮肤病是不会通过游泳传染的,但细菌性、病毒性以及寄生虫类等传染性皮肤疾病却可能通过池水传播、传染。据了解,因泳池不卫生而导致的皮肤病中,真菌性皮肤病、传染性软疣、跖疣三大类皮肤病患者较多。 预防办法:去游泳馆游泳,首先必须选择水质好的游泳馆,其次最好自备泳帽、浴巾、拖鞋等用品。医生建议,游泳时间不宜太长,游泳后一定要用清水彻底清洗全身,从而降低感染皮肤疾病的风险。 ▲ 腹泻 游泳的水中可能潜伏一些会引起腹泻的细菌,如大肠杆菌、隐孢子虫等。游泳时如果不小心喝了泳池的水,尤其是儿童,则可能会发生腹泻,但腹泻不一定会在游泳当天马上出现,有时甚至在游泳1-2周后出现。 预防办法:虽然现在游泳池里的水都消毒,但仍不能杀死所有的病原微生物,因此在游泳后让孩子用淋浴洗个热水澡,另外,还要及时漱口,最好能刷下牙。许多人往往只注重清洗身体,而忽略清洁口腔,这些病菌便会通过饮水、进食等进入胃肠道,诱发疾病。 ▲ 中耳炎 中耳炎也是游泳中容易感染的疾病。有的人在耳朵进水后,用手或免签抠,这样很容易造成耳道受伤,细菌入侵。另外,若耳道里有耵聍(即平时所说的耳屎),耵聍遇水泡胀后就会腐蚀耳道皮肤引发中耳炎。 预防办法:如果游泳之后耳朵进水,要即时进行干燥处理。可以将头倾向一侧,让水从耳道流出,并拉扯耳垂,帮助积水流走。如果还有残留的水,可以使用吹风筒吹干。 ▲ 过敏性疾病 泳池里的水都会投放“漂白粉”消毒,这是最直接的过敏源。不少人都是对消毒剂过敏,从而引发鼻炎、哮喘、皮肤潮红和荨麻疹等过敏症状。另外,室内泳池空气潮湿、温度适中,很适合尘螨繁殖,对螨虫过敏的人也容易引起过敏。 预防办法:皮肤抵抗力较差的人群,在接触漂白粉和消毒剂后若出现过敏反应,一定避免再接触池水,如果过敏反应严重,要及时就诊。 支招 如何鉴别泳池水质 我国制定的《游泳场所卫生标准》对人工游泳池水中的细菌总数、游离性余氯、大肠菌数等都有明确规定,市民可根据这些简单方法帮助鉴别。 “查”。按规定,所有对外开放的泳池,每天必须公布相关测试数据,包括水温、ph值、余氯浓度等,市民可查看这些信息是否进行了公示。 “看”。用肉眼看池水清澈透明见底;水面上没有漂浮的灰尘和杂物;站在游泳池的侧边穿过水面能看到第四、五泳道线。若池底没有沉淀物,池水泡沫消散时间在15秒内,表明池里的水经常换,比较干净。 “闻”。贴近水面闻水的气味,如果能闻到淡淡的氯气味道,是合格的;药味过浓甚至呛人,则可能有效氯浓度超标,或是场馆通风不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