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先健脑,器材请归位
时间:2018-07-19 19:14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网 点击:次
最近因为刚刚毕业,也没有很严格的CSGO训练时间,所以自己就尝试了很多其他的游戏,
另外夏日是个减脂修身的好时光,坐在电脑面前好久,难免就害怕长肉, 感觉自己相比大一大二那个时候,真的自己没有原来运动的那种风格啦。
不过我还是我,我希望找回原来那个我,于是我就从最基本的运动和锻炼开始, 办了一张家附近健身房的卡,准备开始夏天的锻炼。
一开始来到这家健身房,觉得器械也都还充足, 我要练的器材不多,大部分时间是做一些有氧,那里划船,椭圆机,跑步也都有, 基本的一些器械也都还全面,还有一个不错的游泳池, 加上离家近,所以果断就准备在这里开始锻炼了。
今天是我锻炼的第二周了,但是发生了一件让我感觉十分震惊的事情, 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了。
跑完一组椭圆机,准备下来到自由力量区拉一拉胳膊,也算是拉伸一下,这是我的习惯, 然而这个时候看到一位十分健壮的大哥, 似乎是练完了自己的部分,很多哑铃摆在身边,正在脱手套往别的器材走。 当时我就十分奇怪,莫非是这个哥们也像我一样,喜欢把其他项目和哑铃穿插在一起做? 看着他身边散落一地的哑铃,我觉得他应该是还需要用这些哑铃,于是也就没有在意,休息过后自己去做自己的内容和项目了。
后来再到放松完,又去游泳,洗完澡出来,准备离开健身房, 这次我有点好奇,这个大哥还要练多久, 这个时候才发现,那个大哥早就已经不见了,而没有变化的却是地上的哑铃, 依然是散落一地,而架子上的哑铃已经所剩无几,大部分都被人拿到了地上,散落一地。
![]()
我知道,健身房的第一个原则就是管好自己,不要管别人, 但是我还是觉得,在健身之前,第一个需要健的就是自己的“脑子”, 虽然我们不应该去管别人健身的行为,但是我们也应该与人方便,与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有人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较重要的东西?” 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 “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什么?” “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 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这位科学家的回答,直接明了地讲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自己和他人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其实健身房里就像一个小社会,这个小社会虽然有着约定俗成的规定,就是互相不干涉, 但是我觉得要有一些起码的礼仪,这些礼仪渗透在各个训练的器械上,
就如果对方比你瘦小,训练的重量比你轻,比如他要做20磅的推举,而你要做40磅, 人家排在你后面,那么做完自己那组训练之后,也尽量请要把设备恢复到对方原来的重量, 虽然不是你分内的事情,但是这是情分,也是健身房里的一种本分。
![]()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训练的极限,每个人也有自己训练的计划,如果自己觉得实在是太累了,我觉得一次两次喊私教去帮忙归位也不是可耻的事情, 有的人会觉得,既然有私教可以帮你,为什么我不可以在场地里乱丢? 我们要知道,哑铃区是一个公共的环境,在你后面训练的人要寻找他自己训练的重量,而如果前一个人乱丢,后一个人找不到自己的重量,从本质上就已经给别人添麻烦了, 更不用说会有破窗理论,如果一个人乱丢器材,后面的人也会觉得,原来乱丢器材是理所应当的,大家都乱丢,这样给别人添的麻烦,要多的多。
![]()
不给他人添麻烦,不自私,无论是健身房里的,还是社会上,都是要遵守的潜规则和规矩,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健身房里那些健身的人,大家笑称那些人是“大哥”,“大肌霸”。 但是殊不知,那些不归位器材的人,才是失去了健身本心的人, 他们虽然拿得起面前的重量,但是却承受不起放回去的重量。
最后用一句健身房里经常流传的话作为结尾吧, 如果每个重量你可以做10次,那么,你也能多做一次把它们归位。
最后上一张自己曾经打大学橄榄球时候的照片吧,人丑大家也别嫌弃, 后来回头想想,那个时候自己能运动运动,虽然没有现在做的事情要大,要让人知道, 却是自己最舒服的时候。 ![]() 也希望大家也可以身体健康,在锻炼的时候,也锻炼自己的心智。 (责任编辑: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