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老人 > 顺时养生 >

太溪穴(滋阴补水,血就是水的一种)

月经量少、闭经都很适合艾灸,尤其现在正值三伏,此时艾灸可以“阳化瘀血”,可以达到“一灸见血”的效果!

三伏天阳化瘀血,最适合调理月经量少!

尽管每个月的那几天会让女人感觉到麻烦,但无法否认,经期对女人太重要了,女人可以不结婚、不怀孕、不生育,月经却绝对不能不来或者少来。

经期还是女人健康的“晴雨表”,经量多少,时间长短,都是女性生理健康的一种外在反应,正常规律的月经,说明女性身体内分泌水平正常,也是身体年轻的象征,反之往往意味了衰老,或者妇科疾病。

气血有种规律:阳气越旺,流动越快。这点不难理解,气血寒气重,则会凝结,就是水结冰一个道理,得热则解。眼下三伏在即,一年阳气最旺时,气血流畅加快,此时用艾灸调理月经量少只需出一半的力,一灸顶两灸!

月经正不正常?看这里!

正常月经具有周期性,以出血的第1天开始,到下一次月经来时的间,隔称一个月经周期,这个周期不是固定的。

女人的经期因人而异,也受到环境与季节的影响,所以一般来说,只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经期就属于正常。

行经时间:3-7天(多数人为4-5天)

月经周期:28天(21-35天属正常范围)

月经质地:不稀不稠、不易凝固、无明显血块、无特殊气味

月经总量:50毫升左右(少于30毫升或超过100毫升均为异常)

月经颜色:红色稍黯,开始色较浅,以后逐渐加深,最后转为淡红色(如果一直是鲜红色、紫红色、淡黄色、咖啡色均属异常)

伴随症状:下腹及腰背下坠(痛经、经前水肿等均属病态)

不过,如果你的经量总是处于最低值,比如总是只有两三天,然后每次只有30毫升,那么这就是经量少的一种表现,需要调理。尤其,当前正值三伏,这是一年四季月经量最多的时间段,在本该量大的时候反而量少,肯定不正常!

月经量少了,麻烦就多了!

常来说,三伏天人体得到外界阳气的充足补充,各项机能都会得到加强,如胃、肠道,可以更高效吸收营养,供应给肝脾肾营造我们月经的原材料:气血。此时的人体气血旺盛,循环加快,卵巢分泌旺盛,月经量应该比平时多。如果相反,一定要好好找找原因。

虽然随着女人年纪的增长,会出现经量慢慢减少、周期变长的情况。但如果已经三伏天了,突然经量减少,那就值得注意了,有可能是卵巢出现问题,还可能导致下面这些问题!

1、脸上长色斑,暗疮部分女性一到经期,脸上就开始长各种色斑或者痤疮,难以消除。其实这就是经量少带来的反应,并且长斑的背后,可能是机体病变的一种反应,影响美容,波及健康。

2、各种妇科炎症月经量少,颜色偏黑,可能是女性某些妇科炎症的表现,如子宫内膜移位、宫颈炎等妇科病。

3、不孕不育、妇科病月经量少与不孕不育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经常月经量偏少的女性,有可能内分泌功能不足,或者是有囊肿、肌瘤等问题,从而导致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这个时候不孕不育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这样灸,往往一灸见血!

中医里常说“女性以血主事,气血相依”,气不上盈,血不下达,就会导致气血亏虚,气血亏虚,月经必然就出问题。而通常月经量少的女性,气血状态一般表现为两种:一为瘀,一为虚。气郁血瘀:通常是因为寒邪湿邪聚集,客居女性胞宫导致经络瘀堵,人体气血无法畅通交流,经量由此稀少。

气虚血虚:通常是因为中气虚弱,阳气不足,导致气血衰微,无法在脉络内充分流动运转,经期来时就显得力不从心,经量减少。

艾灸有一温一补的功效。“温”是指艾灸可温通经络,化解并祛除经络淤堵的作用,亦可简单理解为活血化瘀。调理月经量少时,就是从这两个方面出发,解决导致月经量少的根源问题!

“补”,说的是艾灸补人身阳气、扶正气,艾灸的纯阳药气贯穿肤体,直达穴位经络,刺激生阳,并由此为女性脏腑补充阳气,阳气足则功能壮,自然也能滋生足够的气血,经量也就恢复正常。以我们的经验,月经量少像下面这样灸,往往一灸见血!

艾灸取穴:

1、天髎(情志、精神导致的闭经,量少必灸)

2、肺俞、膏盲(兼顾三伏灸,补肺气、元气)

3、肝俞、肾俞(肝俞同补,养卵巢)

4、次髎穴(妇科必灸,尤其是量少)

5、中脘、关元、中极(补中气,暖子宫)

6、血海穴(活血大穴)

7、三阴交穴(同调肝脾肾,女人必灸)

8、太溪穴(滋阴补水,血就是水的一种)

这套配穴选用女人黄金灸为基础,通调全身气血,恢复阴阳平衡。肝俞和肾俞相配,可以肝肾同补,保养子宫、卵巢。

三阴交是调理女性疾病的要穴,故加灸此穴。灸血海,可以调节全身气血。对于精神因素导致的闭经、量少,可加灸天髎。如有经期头痛头重,还加灸百会。

艾灸方法:随身灸、艾条悬灸,,肢体每穴15-25分钟,躯干每穴30-40分钟,一周休息1-3天,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