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是个药,合理使用很重要
时间:2019-05-21 23:06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社区 点击:次
随着人们对摄生保健的愈加存眷,中药也愈加切近咱们的保留。三七,作为一种激进名贵中药材,应用普遍。但如何辨别三七的“好不好”,若何合理使用三七,一些朋侪在面临这些标题上时有困惑。下面,就为朋侪们略析一二。 三七药用开端记录于元代赵宜真编撰的《仙传外科方集》(1378 年,元朝杨清叟编著),其后在李时珍的《本草提纲》中有具体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顶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本草概要拾遗》中赞其为中药中之最可贵者,因其疗效快速而被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有“参中之王”的美誉。 市场上,三七的规格得多,大小不一、色调有了差异。 一、买甚么样的三七好呢? 三七以个大皮细、质坚体重、断面灰彩色、无裂隙(称谓铜皮铁骨),生长有小“钉头”者为佳。个小体轻者质次。 三七多以粉末入药。不同的三七粉在色采上差异不小,它们有什么区别么? 三七加工成粉末后会显现出不合颜色的缘故原由有多种或者,与三七的泉源、粉碎后粉末的粒径、粉碎的药材部位等因素都有相关。个中,三七差异的药用部位破碎摧毁后所得的三七粉色采不尽沟通。三七主根加工而成的三七粉色采较浅,根茎及支根加工而成的三七粉色彩较深。三七的三种药用部位均可入药,而三七的根茎及支根的功效与三七主根相近但较之力衰。 在保守医学中,三七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三七粉是生三七或熟三七磨成的粉末,因炮制使其药性改变,其生熟功异,展示为“生消熟补”,其原因与三七炮制先后药效要素的品种及含量的变更密切相关。生三七功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善治跌打劳伤;熟三七(用菜油将生三七炸黄即成或蒸制稚子三七)功偏于补血强身,善治身体羸弱、神经衰弱,益智方面优于生三七。《本草提要拾遗》有谓“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气可速生而血不可速生,可见三七补血快而稳妥。一般骨折前期服用三七粉主要是化瘀血,其为生吃;中前期三七粉熟吃主要是补血与促进骨骼愈合。 古代医学研讨讲明,三七粉内含有21种皂甙活性物质,17种氨基酸,11种微量元素,3种抗癌活性硒及粗蛋白质等多种有效因素,对心脑血管琐屑、中枢神经细碎等方面的疾病都有希奇的预防及保健感召。如:1、救助胁制肿瘤;2、预防心脑血管病,降血压血脂血糖;3、止血、活血化瘀;4、调理月经,治疗妇科病;5、美白肤色,祛斑祛暗疮;6、加强体质,前进免疫力;7、抗倦怠,镇痛;8、活血利尿,对肾脏代谢方面也存在定然的调治感召;9、抗氧化,延缓朽迈。 得多人保健养生都服用三七粉,虽然其功效颇多,但三七粉针对差别的人群应采取差别的使用办法。 二、 三七粉的使用法子: (一)三七粉的生熟服法: 1、生吃三七粉 主治:跌打瘀血、外伤出血、制造后血晕、吐血、衄血等血症。并可防治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等。还可以保肝护肝,对急慢性肝炎效果比照好! 生用法子:口服,每次3-5克,冷水冲服。内服过量敷患处。 2、熟吃三七粉 主治:补血、活血、用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神经衰弱、偏激委靡、失血、血虚等。熟三七粉能起到温补的劝化,敌手术后的患者与女性痛经等妇科疾病有很好的功效。能够减速术后血虚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积的恢复,改进术后血虚、气血亏虚症状的感化。 熟用方法:可用鸡肉炖或肉汤、牛奶、温开水送服。每次3-5克。 (二)三七粉服用年华: 1、早上服用:早上起来空肚服用三七粉3-5克,用温开水送服。可以加强免疫力、抗衰老等听从。 2、清晨服用:凌晨服用三七粉最幸亏饭前服用,有助于改善就寝。如果在饭后服用请大量,最好不超过3克,凌晨过量服用,乘喜悦作用。最佳不要在睡前服用三七粉,由于服用三七粉简单口渴。 三、三七粉使用寄望: 1、三七粉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在月经期间应停服,以避免惹起流血过多;但若是血瘀型月经不调,则可以垄断三七的活血化瘀功效来调理月经。 2、孕妇不宜服用三七粉, 预防扰动胎气。但假设是制作后失血较多,可以用三七粉来补血。由于三七有止血化瘀的功效,同时可加强打造妇的体质。 3、风热伤风最好不要服用三七粉,三七粉性温,风热感冒服用会加剧感冒病情。 4、三七粉不宜与蚕豆、鱼类以及冷酸食物一块儿食用。 5、身体虚寒者应观测服用, 脾胃孱弱者或胃气上逆者, 单服用三七粉可呈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6、对三七过敏患者慎用。 7、心梗病人若口服抗凝药物, 应慎用三七粉, 需同时监测凝血目标。 8、三七粉首要功效是活血、止血, 如果患者无瘀血, 不要较长岁月、过量服用,否则会泛起恶心、呕吐、鼻流血、月经量增进、四肢无力等症状。 9、14岁以下幼儿,不宜恒久服用。因为三七可推进骨骼成长,儿童速决服用也许会导致孩子骨骺线提早闭合,无益于宝宝长高。 许多人以为,三七粉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品,但实在三七粉确实不是保健品,三七粉是药!其有诸多服用忌讳,不是全体人都实用三七粉。服用三七粉要遵照疾病状况及自己的体质来抉择用药或控制用量,用其药, 必有其证,方能受益, 不然拔苗助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