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职场压力 >

三种母亲教育出来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

童话大王郑渊洁说过:

母亲的含义是影响,对孩子的影响既有先天植入,也有后天渗透,并贯穿孩子身上的每一个细胞。”

 

一个母亲影响着孩子的方方面面。

善良的母亲让孩子懂得为他人着想;耐心的母亲教会孩子细致做事.......

当然,作为母亲,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阳光、自信、优秀的人,将来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但有的母亲教育出来的孩子,却唯唯诺诺,胆小怯懦,做事、说话,总是充满自卑感,而一个自卑的孩子,心里胆怯,不敢尝试,能力发挥不出来,在学习上或事业上很难取得好成绩。

英国知名心理学者哈德菲尔德就说过:

“人在自信的情况下,才能够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500%以上,而没有自信且自卑的人,只能发挥自己能力的30%。”

而且,孩子产生了自卑感,对他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

 

如教育家蒙特梭利说:

一旦孩子内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会充满冲突。而随之出现的胆怯、退缩等不良个性,则会与孩子形影不离。

那么,什么样的母亲教育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

一、不会控制情绪,易怒的母亲。

心理学博士、脑科专家洪兰教授指出:女性的情绪能量要远远超过男性。因此,对于一个家庭来讲,母亲是灵魂,母亲快乐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全家焦虑。

母亲的情绪在家庭和亲子教育中所造成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在生活中,各种压力让很多母亲不胜其烦,她们一边无微不至地照顾家庭,一边又满腹委屈地不停抱怨,有时候,家庭或孩子的一点事情都可能让她们情绪失控,引起她们发火。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孩子就是父母情绪的接收器。

 

而母亲的情绪失控,易怒,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自己没有能力做好事情,因此孩子会害怕犯错、害怕被指责,成年之后变得自卑懦弱,缺乏安全感。

舒淇曾经说起自己的悲惨童年:

母亲生养她时尚且年轻,不懂教育,脾气也不好,对她总是不分青红皂白,骂了再说。

舒淇后来即使成名,当了明星,内心始终自卑,缺乏安全感,睡觉要放布娃娃在身边,蜷缩身体才能睡着。

《父母的情绪影响孩子一生》中有这样一句话:

父母的好情绪能让孩子感到愉快、自信,是促使孩子进步的助推器;父母情绪不好,会让孩子感到郁闷、自卑,是促进孩子消沉、学业止步不前的导火线。

尤其,作为一个家庭的灵魂的母亲的情绪,更是影响到孩子性格,甚至一生。

 

所以,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学会情绪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功课。当你因为压力大,而情绪不好时;当孩子的表现不尽如意,让你发怒时,学会放下,学会自我排遣,学会放轻松,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不要让你的坏脾气,让孩子产生自卑感,给他的人生带来阴影。

二、喜欢打击、贬低孩子的母亲。

《儿童情绪心理学》上说:

“孩子产生自卑的根源多半来自父母的态度。如果父母一味地打击孩子,孩子很容易产生悲观、自卑的情绪。”

曾经个节目,讲述了一位女大学生范金成啃老十年的故事,而范金成啃老背后,可以看到父母教育不当的影子。

在生活中,不管是什么事,只要是她做的,不论好坏都要被批评、嘲讽。打压与批评、贬低,是她从小接触得最多的东西。

 

对于她想做的事,母亲评价她:“你要能干成事,狗都能成事。”

由于长期被母亲否定,她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越发地内向、压抑、自卑,总是怕自己做不好事,不想与人交流。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在《中毒的父母》中写道:

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经常遭受父母打击的人,常常容易自卑,并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不自拔,严重可时还会患上心理疾病,导致很多极端行为。

范金成啃老十年,源于她母亲对她的打击、贬低,彻底摧毁了她的自尊、自信和勇敢。最终形成了畏惧被动、胆小自卑的人格,让她没有勇气走出去,只有待在家里啃老。

每个孩子都有缺点、优点,但很多母亲,总喜欢盯着孩子的缺点而打击孩子,孩子因而变得自卑,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尹建莉说:

一个在自由和肯定中长大的孩子,他从生活中获得了解放和自信。

他内在的生命力量就能被激发,使他有力量把握自己,获得支配自己的自由。

因此,如果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希望孩子的生命力量被激发,就少打击,少贬低,而是给孩子多一些的肯定和鼓励。

三、喜欢哭穷的母亲。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母亲,喜欢不停地告诉孩子,自己的家庭条件不富裕,父母赚钱多么辛苦,要节约用钱,买东西要知道节省。

比如孩子要钱时,有的母亲会说,“你成天要钱,不知道挣钱多不容易,我们家不比别人家有钱,你省点花。”

还有的父母,即使家庭条件可以,也会哭穷,目的是要逼迫孩子懂事。

 

在《少年说》一期节目中,高二男孩“控诉”妈妈:

从小学开始,妈妈就经常告诉他,家里特别穷,都揭不开锅,以至于他常常害怕自己哪一天吃不上饭了。

这个男孩妈妈的经典名言是:咱家也不富裕,有用的东西砸锅卖铁也要给你买,没用的东西坚决不能碰。

后来,家里买了一辆车,妈妈却说是买彩票中的,该节省还是要节省。

长大之后,他才明白,自己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妈妈所说的那样里“穷”,其实,只有他一个人过寒酸生活。

如果母亲一味在孩子面前“哭穷”,带给孩子的不仅仅物质上的短缺,还有伴随一生的“自卑感”。

 

费洛伊德在“童年阴影”理论中提出:

童年不被满足,哭穷的环境,会让人自卑,长大后更难自立。

因此,即使家庭条件不好,母亲也不要在孩子“哭穷”,要知道,你的“哭穷”,也许会让孩子懂得节约、不乱花钱,或者让孩子奋进,但是,“哭穷”给孩子带来的自卑感、匮乏感,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在一次访谈中,李玫瑾教授讲到:

“父母一定要对孩子大方点,不然,“穷”思维固定后,孩子会更自卑,今后很难改变。

所以,母亲在自己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孩子的正当要求,不要让“穷”的思维影响孩子一生。

 

人民日报曾发文指出:

教育好孩子,是母亲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母亲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不断反思,才能把孩子教育好,完成一生最重要的事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