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帮一对母子撕掉抑郁症全过程
时间:2018-12-05 11:10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网 点击:次
一个来访者给我讲她的故事。 她来自农村,小时候家里很穷,是那种饭都吃不饱的穷。她是家里的老大,为了照顾弟妹,小小年纪就辍学了,去打工挣钱,补贴家用。 家里的经济有所好转,是她十七八岁以后的事。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她染上了一种怪病,每天都恹恹的,跟谁都不想说话,工作也不想做,连饭也不想吃,常常会莫名其妙地流泪。这样的状况持续了好多年,她一直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直到她结婚以后,住进婆婆家,婆婆听说了她的情况,告诉她: 这一定是营养不良导致的。 婆婆建议她要多喝汤。公婆是广东人,每顿饭都要煲汤,吃饭之前先热热地喝一碗汤。这么连着喝了一两个月,这个姑娘感觉状态大有改善。 头也不晕了,人也有精神了,也爱说笑了。 梦魇就这么结束了。又过了好几年,姑娘才第一次听到「抑郁症」的说法,一开始没细想,后来听说那些症状,跟自己几年前一模一样,敢情自己得的就是抑郁症啊!——这是后话。她找我做咨询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一个儿子被医生诊断为抑郁。这个母亲并不理解诊断,但她尝试着使用当年的经验来帮助孩子。可惜,儿子并不认为自己每天喝汤就可以有所改善。 「你怎么就不能理解呢!」儿子说,「我得的是一种病,不是缺乏营养。」 母亲反复强调自己也有从「抑郁」走出来的经验,儿子只是摇头:「你那个肯定不是抑郁,抑郁不可能通过喝汤治好。」母亲发现没法说服孩子,转而向我求助:「我当时只是没上医院,但您说,我是不是就是抑郁症?」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我虽然不是医生,但凭我有限的一些知识,我猜测,以她当时的状况,换到今天的医院里,很可能是会被诊断为抑郁症的。而另一方面,我不会因为这一个诊断就主张,抑郁症可以凭「喝汤」,「加强营养」的方式治疗。 她的康复,最简单的解释是巧合。有时候,抑郁可能会有自然而然地好转,契机可以是任何事情。——而我个人更愿意相信的一种解释是,对当时那个姑娘,结婚,加入一个温暖的家庭,被关心照顾,这些事情本身就有积极的疗愈作用。同时,还有一个关键元素,就是当时还没有「抑郁症」的概念。 缺乏这个名词,人们意识不到那是一种很危险,很痛苦的疾病,总体来说会导致很多风险,但居然也有一点好处,就是心态可以很平和。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这种状况:有些头疼脑热,原本可以容忍,某一天忽然想:哎!这是不是一种病?然后越想越怕,然后百度,然后去看医生。这是身体上的疾病,医生还可以给一些诊疗意见。如果是心理上的「病」,有时就连医生也拿不出说法。有的父母看孩子不爱跟外人说话,担心有社交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也许是多动症?每天按固定的方式排列玩具,有强迫症的影子;更不用说每个孩子都有的磨蹭,多半是长大以后「拖延症」的前兆。就算医生没有给出诊断,父母也还是会提心吊胆,因为头脑中形成了「病」的概念。 虽说小心驶得万年船,却未必是完全的好事。 当我们给自己或者别人贴上「病」的标签,我们就会在生活中时刻警惕任何跟它有关的征兆。警惕的另一面,其实也是加倍的敏感。一方面是害怕出问题,另一方面却又强化了发现问题的眼睛。无论是想证明「并没有这个病」,或者是「真的是这个病」,究其本质,「这个病」已经成立了。我们不知不觉已经沉浸在「这个病」的语境里谈事情。——标签固化了我们看问题的视角。 「你儿子学习成绩怎么样?」 「以前还不错,就是得了抑郁症以后,成绩滑坡很厉害。」 「他有朋友吗?」 「好像没有,他抑郁的时候不想跟人说话。」 「做什么事情会让他高兴一点的?」 「都抑郁了,还怎么可能高兴起来?」 「他今后有什么打算?」 「先治病,把病治好再考虑今后的事。」 我们的注意力会被标签吸引,有时会因此变得偏狭。 「补充营养,对病情会有一点好处吧?」那个母亲始终执着于此。 她儿子愤怒地看着她:「可是我不缺乏营养!」 「我知道,我只是想试一试……」 但她并不真的知道。她和儿子是在完全不同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对两个人来说,喝一碗汤的意义大不相同。二十年前是慈爱和关照,二十年后则是徒劳的迷信。这是一个如此明显的事实,然而贴上「抑郁症」这个标签之后,她看到的就只有后者了。「喝汤曾经治好过我,万一它也对儿子有点用呢?」如果她稍微多看一点,她也许可以看到儿子这个人,而不只是喝汤和治病。 「你愿意跟我讲讲你自己吗?」我问她儿子。 他是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瘦瘦的,坐在长沙发的一角,刻意与母亲保持着距离,低头缩肩,两只手相互搓来搓去:「我,我得了抑郁症……」 「我知道你得了抑郁症,我想听你说更多。」 他畏缩地看我一眼:「说什么?」 「如果没有抑郁症这个词呢?你会怎么介绍自己?如果抑郁症这个词没有被发明出来,就像你妈妈年轻时一样,你会怎么介绍你现在的情况?」 他想了想:「我不开心,我什么都不想做。」 「假如你遇到了年轻时的妈妈,她说,我们的情况一样。你会怎么想?」 男孩摇了摇头,看着他妈妈:「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我得的是抑郁症,她不是。」 他也离不开「抑郁症」这个词了。 「我就是抑郁症。」母亲立刻跟了上来。 「如果没有抑郁症这个词呢,」我打断了他们,「她说她得了一种怪病,没有力气,不开心,你也得了一种差不多的怪病。你们哪里不一样?」 男孩低下头,开始哭。 「她的病可以治好,我的病治不好。」他边哭边说。 「你为什么知道治不好?」 「因为……」男孩说,「我知道它是抑郁症啊。」 我们用标签给自己制造了一个怪圈。在这个怪圈背后,母子双方真正想表达的是:儿子不愿意面对无休止的病痛,强调自己正处于孤立无援的绝境,而母亲为了让自己相信一切还有希望,否定儿子的感受。双方都急于下一个确定的结论,于是形成了「抑郁症」的标签。但也因为这一张标签,本来可以好好沟通的母子双方,只能在这一张标签上徒劳地争论,而无法真的看到彼此。 儿子在绝望中的希望,母亲没有看见。 母亲在希望背后的绝望,儿子也从未理解。 我要做的工作,不是帮他们鉴别或治疗「抑郁症」(那是医生的事情),只是帮他们把背后的感受说出来。如果拿掉「抑郁症」这个标签,这个年轻的中学生并不确定他的未来会怎么样,他有很多让自己不安的想象。而他的母亲支持他的方式,也许可以给他讲讲,自己当年也有过不堪面对的未来,而自己如何一步步地走过来。他们可以好好聊聊,而不只是煲一碗并不想喝的汤。 话虽如此,我自己在生活中,常常也会因为一张这样或那样的标签,错过和别人互相看见的机会。「你不支持我?啊,你凭什么不支持我!」 这是我们常常会被标签催眠的地方。大部分的标签,都是我们急于下结论的一种表现。我们会用「讨厌的同事」、「苛刻的领导」、「不听话的下属」来让自己相信,这些人就是这么回事。我们让自己相信孩子可能比不上别人,让自己相信家人不支持自己,让自己相信自己的人生没什么意义,过去的一年毫无长进…… 而这样一来,这个人,这个人身上的各种资源,这个人过去的经历,未来的变化,所有细微的感受,所有想表达而未表达的可能,我们一时好像都看不见了。 ——有时候这让事情变得简单,也有的时候,让我们损失了太多。
(责任编辑:健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