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真实个案 >

少年网瘾反映了一代人的不安与迷茫

 作为科技发展的象征,互联网本质上只是一个工具。但这个工具已然改变了人类既定的社会文化秩序,在这个巨大工具面前,人类该保持怎样的理性态度?又如何保持?出于这样的思考,本报联合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推出了大型策划《互联网特别调查》。
  
  自7月20日至今,策划的首个话题《互联网与少年》已经连续推出7篇特别报道,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反响。《3000万网瘾少年行走网络江湖》、《网瘾治疗的江湖乱战》、《专家支招与网瘾说再见》相继被新华网、中国日报网、中国文明网、大众网等网站以及中国心理咨询网、大众心理网等心理网站转载。《中国网络游戏编年史:从泥巴到传奇》、《十年网游盛宴还是毒药》、《摩尔庄园挑战开心网》、《网吧不应是网瘾少年的天堂》,不仅被光明网、大众网等门户网站转载,不少游戏网站也转载了这些对网游颇具批评味道的报道。
  
  针对网瘾系列报道,尤其是网瘾是不是精神疾病的问题,网友纷纷发言。有位网友在设于北国网论坛的讨论专区留言说,网瘾不是病症,只是现代人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期,正如同青春期的骚动,它反映了这个时代和这一代年轻人的不安、迷茫与失落。
  
  有的网友认为,因为家长的教育方式有错误,对孩子造成了伤害,进而产生家庭问题,以至于孩子出现网瘾。再因为错误的观念和自身知识素养的局限性,送去所谓的网戒机构,以暴力或者强迫方式迫使孩子远离网络。然而对于孩子为什么上网,家长或许根本没有想过。网友希望父母能走入网络中,去接触网络中的孩子,放下管理者的心态去和孩子在网络中做朋友。也有网友认为,不能凭借一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把这些责任推给家长、老师、学校或者网络。网友认为,现在有关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比如说网络游戏应该有分级审查制度,戒网学校应该有许可制度。
  
  有许多网友不同意网瘾是一种精神疾病的说法,他们认为所谓“网瘾少年”只是太喜欢网络罢了,这跟有些人喜欢逛街购物是一个道理。也有网友持相反意见,一位网友说,在中国,一讲精神疾病,就想到拿菜刀见人就砍的、在大街上唱歌的疯子,其实,精神疾病有轻有重,种类繁多,国家标准中列有几百种,只是我们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
  
  有关网络游戏的报道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共鸣,许多网友表示自己也是网络游戏的玩家,“今天升了多少啊”、“多少级啊”这些都是他们的口头语。他们认为玩游戏是人的天性,只不过现在将游戏场地从现实中搬到了网上,上网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模式了。也有不少网友用亲身经历表明了对网游的反对态度,一名网友表示,他是伴随着中国网络游戏的成长而长大的,以前的他就像一个没日没夜的工作狂,整天为了升级而耗费体力和精力,就像着了魔一样无法自拔。他说,今天的中国网络游戏已经不再以玩家为核心,而是以赚钱为目的。网络游戏就像一个贪婪的魔鬼,不仅拿走了他的金钱,还拿走了他的时间和精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