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近7成青少年心理问题涉亲子关系
时间:2019-01-20 15:0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四类问题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 天津市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的一项调查显示,影响天津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亲子关系问题,大多表现为父母与子女沟通困难,孩子与父母产生对抗情绪或行为;中小学生厌学问题;网络、游戏成瘾问题;青春期交友问题。 该服务平台所接听的热线电话中,85%是心理咨询,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志愿者们每个月都要接听近200个心理咨询电话。 相关统计显示,近70%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涉及亲子关系。厌学、网络成瘾等问题,有些也是从亲子关系问题衍生而来的。 疑问 孩子需要什么? 在接待咨询时,心理咨询师们常常会遇到家长提问: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12355心理咨询志愿者、某重点中学学生心理辅导老师王晓燕说,当今的青少年在物质生活方面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他们所缺少的就是来自家庭与社会正确的爱以及对自我的认识。 有的人会说爱谁不会呀,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爱,仿佛已经成为一种天性,不需要去学习。其实不然。爱,每个人都会,但是正确的爱就不一定是人人都能恰到好处地把握了。 王晓燕说,从家庭的角度来说,目前亲子关系有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父母对子女过分关爱,事事管、时时管,结果效果却不好。现在的青少年,独生子女占到绝大多数,有的甚至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6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物质上的予取予求,生活中的一片坦途,让很多青少年丧失了对于挫折和困难的承受能力,有的青少年,学习中有一点不如意就厌学,然后躲进网络的虚幻世界中不能自拔,更有甚者有个别孩子竟因为一次考试的失败而自杀。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他们一旦离开了父母家人的保护圈,就显得那么的无所适从。 另一种情况则截然相反,父母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给孩子的只是物质上的满足,间接造成亲情淡漠,亲子沟通出现障碍。孩子因为不能在父母那里得到关爱就在网络上或社会中寻求慰藉,有的因此误入歧途。 还有一种情况,则是亲子关系的良好状态。父母也管孩子,但是不全管,虽然做得不多却都切中要害,其结果是孩子成长一帆风顺。可以说,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 关键词 亲子关系 青少年亲子关系问题是指发生在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影响双方感情投入和积极评价的情绪、态度和行为。形成亲子关系障碍的主要原因有: 1、亲子矛盾长期积累。父母的教养态度是影响亲子关系的重要因素。如果父母对孩子采用高期望、高控制、忽视或者放任的教养态度,就可能建立起不恰当的亲子交往模式,积累大量的亲子矛盾,导致亲子问题的产生。如果父母长期不改变态度,就会形成长期、持久的矛盾冲突,青少年的抗拒性也越来越严重。 2、青少年的独立意识与父母不愿意或者不善于让他们取得平等地位的矛盾。 3、青少年缺乏控制情绪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4、现代社会日益明显的代际差异。 现象 “错爱”让孩子很受伤 采访时,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们不约而同谈到了“错爱”问题。 很多家长认为,我爱他(她)才会对他(她)要求高,这是为孩子好。然而,孩子们却并不这么认为。 一个初中男生告诉心理咨询志愿者:“我烦死我妈妈了,天天跟我唠叨念不好书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过不上好日子,别人也瞧不起你。难道她天天这么喋喋不休,就能帮着我念好书吗?” 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们认为,这种“错爱”,其实是一种“软暴力”。 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通常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如果忽略社会和学校的因素,家长是无意识或有意识的“压力源”。 在12355从事青少年心理志愿服务的心理咨询师东玉林说,家长的“软暴力”行为主要是由家长对孩子的过高要求引发的,家长试图通过数落甚至是讽刺挖苦来促使孩子达到自己的要求,客观上对孩子的表现进行频繁甚至过度的否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灵伤害。这些“软暴力”往往是打着爱的旗号实施的,不少家长潜意识里以“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从而使“软暴力”现象的存在具有了某种“合理性”,有的家长甚至对此习以为常,其危害性远没有被家长们认识到。 东玉林说,父母对孩子的“高标准、严要求”看起来好像没有错,但这种标准是以家长意愿为中心的,有的甚至是脱离现实的,超出了孩子智力上的接受能力和心理上的承受能力。这种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 由于父母在家中具有某种强势地位,孩子在受到家长“软暴力”时,一般不会对家长进行直接回击。但由此产生的不满、烦躁、焦虑等消极情绪却会在逐渐积累中成为一种潜在的危险。有的孩子会以失眠、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方式表现出来,有的孩子则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以逃学、沉迷网络等方式反抗父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