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职场压力 >

高情商的人,从不说这7种话

a在日常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是最能暴露我们情商的时刻。

但,每个人都会说话,却不是每个人都会聊天。

相信你也遇到过以下几种情况:

跟朋友交流观点,没说几句就话不投机,失去了聊下去的欲望。

职场上实干能力很强,但一跟客户洽谈就露怯,经常说错话。

有时,我们明明带着分享和交流的念头去沟通,最后却不尽人意。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人与人交流时,有7大沟通误区,常常被人忽略。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反思,

也可以学习后,在日常交往中提醒他人,共同进步。

为人处世,懂得越多,认知就越丰富,人就会更加淡然自若。

在人与人沟通交往中,确认偏误是最常出现的问题。

确认偏误指的是,人们更倾向于寻找证据,去支撑自己已经相信的观点,并无视与现有观点相悖的信息。

一句话概括,就是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去相信的。

 

朋友之前说,老公平时比较邋遢,有天家里遥控器没找到,她一口咬定是老公乱放的。

即便老公一而再再而三否认,她还是坚持,并找各种蛛丝马迹去论证。

结果第二天做家务一摸,不过是掉进沙发缝里了,误会一场。

很多夫妻都会在相处中形成刻板印象——比如,妻子爱唠叨,丈夫爱邋遢。

到最后日积月累,妻子说什么都觉得唠叨,丈夫做什么都觉得邋遢,一出事就不断找论据去合理化自己的观点。

蒙洛迪诺说,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

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结论,再去找证据。

这个世界上,“科学家”很少,但“半吊子的律师”却很多。

摘掉有色眼镜,避免确认偏误,沟通就会更加顺畅。

高情商的人,从不说这7种话,越早知道越受益

如今,人们在网上冲浪的时间越来越多,非黑即白的交流方式在网络上很常见。

A:他自己都不会游泳,还去救人不太妥吧。

B:那不救你就满意了?

A:这地方产的水蜜桃真好吃。

B:那别处的桃就不好吃吗?

常用非黑即白的逻辑作出回复的人,最爱用“二分法思维”思考。

在他们眼里,生活好比电视剧,除了好人,通通是坏人。

但在现实世界里,任何人和事都有相当复杂的一面,灰色地带往往大于非黑即白的地带。

所以,与人沟通的时候,我们不要去曲解他人意思,上纲上线。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直接挑明——

你犯了非黑即白的逻辑谬误,避免进一步发生争吵。

高情商的人,从不说这7种话,越早知道越受益

一个很多人在沟通中都会遇到,但却不自知的问题:

很多时候,你以为自己的信息传达到位了,但其实并没有。

职场上做季度汇报,员工一口气阐述了5条项目进展的难题。

他本意是“遇到难题了,我们要解决”。

但领导却觉得“项目这么难,你是不愿意执行了吗”。

学术上把透明度错觉称为——人们高估自己个人心理状态被他人知晓的程度。

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只顾着充分表达自己,不频繁确认沟通目的,双方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

在职场沟通中,我们要注意多跟对方确认沟通目的,并确认目的是否达成。

多问一句,我说清楚了吗?大家听懂了吗?

往往是交流的最优解。

高情商的人,从不说这7种话,越早知道越受益

大家有没有碰到过这种人,说话时思维极其跳跃:

你问他:“我们晚上吃什么”,他回答你:“哦,那我得打个电话”。

上下文完全不着边幅。

其实,他不一定没有听进去你的话,只是他的大脑太跳跃了。

潜意识里他在想:晚上吃饭→(我晚上要改方案)→(问问能不能晚点改)→我得打个电话。

但最后的答案却省去了所有的思维路径,让人听得一头雾水。

 

学术上将这种情况称作“跳跃式思维”,指不依逻辑步骤,直接从命题跳到答案的行为。

拥有跳跃式思维的人,想象力灵活,发散能力强。

但在逻辑思维上却常常掉线,沟通过程中容易损耗对方的耐心。

如果你是思维跳跃的人,平时要注意根据对方的反应,判断自己是否表达清晰。

这样才会避免无效沟通,让人际关系更加舒适。

高情商的人,从不说这7种话,越早知道越受益

做人做事,最忌讳意气用事,沟通同理。

心理学上有一则“情绪判断优先定律”,是指情绪会优先于理性,影响人们的判断。

生活中我们遇到沟通不畅的情况,有时嘴比会脑子快,说出一些伤人的话。

比如有些父母看到孩子犯错,不分青红皂白就上去大喊大叫一顿。

孩子吓哭了,也不闹了,但委屈憋在心里,也不愿和你交流了。

很多家长生完气,事后还会后悔。

心理学家发现,“人常常因为控制不了自己情绪,而做出一些不理智行为。

而当情绪过后冷静下来变得理性时,就会开始后悔自己当时所作所为。”

刚才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是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

先听听孩子的想法,让他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下,及时进行教育。

否则他只会记住你训斥的恐惧,而关上心门,忘记对错误的反省和判断。

高情商的人,从不说这7种话,越早知道越受益

有一种句式,在沟通中最容易引人反感:

“我知道,不就是那什么什么嘛”。

达尔文曾说:无知比博学,更容易产生自信。

在人与人沟通过程中,经常有人在言语间,流露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美国康奈尔大学两名心理学家邓宁和克鲁格,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

在幽默感、文字能力、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

当他们实际得分只有12%时,却认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

这种行为特征被称为达克效应(D-K effect):

“一些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却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我们在与人沟通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此为戒。

不可夜郎自大、不懂装懂,要怀有谦卑之心,保持低调。

这样才能说到别人愿意听,聊到别人愿意说。

高情商的人,从不说这7种话,越早知道越受益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个体意识越来越强,沟通中也越来越讲究边界感。

很多人聊天时很“热心”,喜欢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过度卷入,过度干涉,出于“好心”指指点点。

我们与人交往时,要经常自查,你的关心里是否含有——评判,指责,否定,纠正,控制等成分。

如果有,那你的关心,大概率带有打扰的成分。

与其他人发生争吵,矛盾时,更要注意边界感和底线。

很多夫妻之间吵架升级,都是因为一件事还没讨论完,又开始牵扯到其他事上。

 

因为家务而争吵,牵扯出“后悔嫁给你”,牵扯出“带孩子不容易”,最后话锋越来越尖锐,

开始攻击对方的家境、身世,算旧账,不断试探双方忍耐的边界。

维系一段感情很难,毁坏一段感情却只要伤人的三言两语。

人与人沟通时,一定要心存边界感,不可无视对方的感受,踏进沟通的禁区。

互相尊重底线,才能距离产生美。

高情商的人,从不说这7种话,越早知道越受益

人们常说,说话是一门艺术。

一句话说什么,怎么说,背后都是学问。

《教父》中有句经典台词:

“那些花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了解沟通的本质。

学会让交流更有效率,让聊天更有温度。

愿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都能达到沟通的更高境界,成为更好的自己。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