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职场压力 >

如果你不愿意做这3种事,说明你骨子里很自卑

从某些方面来说,自卑的心理可以促使人们对自身的正确认识,加快对自身缺点的弥补,对自身的成长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另一方面,自卑对人们的心理是有一定危害的,当人们希望通过榜样或美好的事物来促使自身进步和努力时,由于比较的心理作用,人们不可避免地产生自卑情绪,反而会对这些事物产生排斥、厌恶的作用,不利于自身的进步。

比如,一个骨子里自卑的人,他会特别不愿意,或者说不敢做下面的三种事:

1、不愿意向别人表达负面情绪,特别能压抑自己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只有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才会发展出更高层次的独立人格。

可是对于一些内向、敏感、脆弱的人来说,基本的安全感都没有得到满足,所以他们很难期待他们有更高的需求。

他们长期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唯一渴望得到满足的需求是安全感。

为了营造一种安全感,他们极力压抑其他的种种需求。

因为对他们而言,其他任何需求都会引发对安全感的担忧。

可是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在压抑真实需求,反而觉得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好。

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认为自己无法赶上别人。

2、不愿意和别人目光对视,表现出目光躲闪的状态

人和人在一起,目光的对视,其实是一种连接的欲望。不愿意和别人目光对视的人,往往是骨子里太自卑。

首先,自卑情结指以一个人认为自己或自己的环境不如别人的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情感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在心理功能方面的缺陷可以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

一个人最重要的动机是在集体中得到承认和有适当的地位。

其次,自卑情结指一个人由于不能或不愿进行奋斗而形成的文饰作用。

自卑情结是由婴幼儿时期的无能状态和对别人的依赖而引起的,所以对人有普遍意义。

人试图补偿自卑感而真正地难以想象地胜过他人。

自卑感既是驱使人成为优越的力量,又是反复失败的结果。

自卑情感,可通过调整认识,增强信心和给予支持而消除。

3、太懂事,不愿意拒绝别人

心理学家将这类习惯于讨好别人,迎合别人,却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归类为圣母型人格或者讨好型人格。

这两种性格无论是哪一种,都是不健康的人格表现,对个体的生存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圣母型人格的人在生活中宁愿自己吃苦受累委曲求全也要成全别人,心中只有行善积德,没有半点杂念,做善事是他们唯一的行为准则。

讨好型人格的人拒绝不了别人的请求,生怕拒绝了别人就会得罪别人,并且如果要拒绝别人自己的内心也会十分过意不去,对身边的人感受和看法都十分的在意。

换言之,他们这类人看似在讨好的表面之下,其实也在施暴。

著名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认为“感情勒索”是一种非常有力地控制他人情感的方式,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PUA。

经常会使用感情勒索的方式对待别人的人,他们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圣母心泛滥。

尽管自卑感对所有积极的成长起着一种激励作用,但是它们也会导致精神病症。

一个人能被自卑感弄得心灰意冷,以至达到万念俱灭,百事皆休的地步。

在这种情况下,自卑感是一种阻碍因素而不是以一种激励因素对积极的现实发挥作用的。

这样的人会被认为存有自卑情结。

按照阿德勒的理论,一切人都会感受到自卑感,但是在一些人身上他会引起精神病症,而在另一些人身上却产生了对成就的需求。

自卑的人通常都会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总是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长此以往,就会产生一种悲观厌世的情绪。

因为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所以容易对生活失去希望,严重自卑的人甚至会有轻生的念头。

自卑感是产生自我封闭心理的根源,也是在青少年时代埋藏的祸根。

其实,健康的社会交往通常都是产生在你来我往之中的,只有一起经历过一些事情,才能使友情更加的坚固,不愿意麻烦别人,从本质上来讲其实是一种对于依赖的回避心理。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内心之中缺少应有的安全感,长此以往,是他们形成了孤僻的性格。

综上所述,我们在生活之中一定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去发现身边人怪异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对于一个自卑的人而言,要学会去跟别人建立真实、独立、平等的关系,唯有这样自我才会自信和强大起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