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有为网 - 中国健康资讯、健康人生、健康管理、健康推荐服务门户网站移动版

首页 > 心理 > 网络心理 >

小舍得,学霸颜子悠已经不堪重负,孩子的心理问题不容小觑

说实话,子悠真的是个好孩子。

他没有米桃与生俱来的智商,但是他一直肯努力、踏实学;他没有欢欢家庭氛围的愉悦,但是他一直懂事、内敛。

他平日里说话不多,也不张狂,但是内心还是非常丰富且敏感的:

比如他勇于在家长会上说出自己的心声: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爱那个考100分的我;

比如他愿意为自己的小目标而奋斗,用执拗和妈妈达成协议,考试成绩优秀就可以继续踢球;

比如他几乎不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爸爸那么爱打游戏,妈妈那么张扬,他一直都是勤勤恳恳地在做自己,爱踢球、爱研究小动物。

颜子悠虽然多以沉默出场,但却是一个通透的孩子。越是这样的孩子,越容易让人心生疼惜。不是吗?

可是,这样一个好孩子,终于还是在妈妈的逼迫下,出现了很严重的心理问题:

但凡考试之前,都会发烧、闹肚子、生病等等。其实这真的不是身体因素,而是心理因素。可惜,田雨岚心心念念就是做学霸、考奥数、升翰林……完全忽视了颜子悠的心理健康。

所以,颜子悠才会在一次考试的关头,考场崩溃:出现幻觉、考场崩溃、撕掉卷子、奔出考场!

即便孩子是如此,也没有引起田雨岚的足够重视,反而以为是颜子悠的心理素质不好,也可能是一种孩子的反抗行为。

真的是好心疼这个孩子啊!

其实,孩子的心理活动与成人不同,非常复杂。

孩子本身缺乏表达能力,倘若和父母关系紧张,更是无法排解自己的心理异常状况,最终只好以身体的异常来表现:比如拼命哭闹、不停地动、不理睬人、动辄头疼呕吐、激烈反抗等等,这些我们都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

另外,孩子心理问题所产生的症状与成人也不相同:拿抑郁症来说,成人可能会因为抑郁而自杀,但儿童却不会;比如成人因心理问题所出现的幻听、妄想、幻觉等症状,孩子也很少会出现,相反孩子很容易出现退缩、哭闹等直白的反应。

所以,作为家长应该正视孩子的心理问题,并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帮助孩子进行及时地纠正,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明显。

若孩子出现这些行为,就值得家长警醒和注意了!

1、经常出现吮手指、咬指甲、撕手皮

《小舍得》中,颜子悠的经典动作就是在妈妈的唠叨下,不停地撕手皮。可田雨岚竟然一直都视而不见。

有的孩子则喜欢啃指甲,把手指甲啃得秃秃的,甚至把指尖咬出血来。有的孩子则体现出喜欢吮吸手指,无论何时何地,但凡出现风吹草动,都会把手指头伸进嘴巴里。

吮吸手指、啃指甲、撕手皮这些状况,是儿童期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心理运动功能障碍。

美国一位儿童心理学家经调查发现,在6-12岁儿童中,“经常”和“几乎整天”都吮吸手指的儿童发病率为12%;咬指甲、撕手皮的儿童发病率则高达44%。

除却2岁之前孩子的正常需求外,孩子吮吸手指、啃咬指甲、撕手皮更多的心理原因来自家庭,比如家长关心不够或者关怀太多、家庭成员关系不和谐、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等,都会造成孩子压抑、情绪紧张。

2、容易暴躁、发脾气,时常还有冲动的行为

有机构曾对5-6岁的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做过抽样调查,结果让人瞠目结舌:

脾气不好的近16%、性格古怪的占5%、有神经质倾向的占28%,有行为问题的9%,有情绪障碍的2%,有注意力障碍的10%,此外还有诸如偏食、语言发育迟滞、分离性焦虑等现象。而且很多孩子出现的是叠加比率,也就是说既有这种问题,也有那种问题。

总之,这些孩子具体表现在非常容易冲动、稍有不顺心就会大发雷霆,而且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或者自伤行为。

有些家长会认为是孩子天性如此,或者情商低,其实很多时候是孩子的心理问题。当他们无法排解自己内心的不安时,往往就会用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孩子之所以出现这些情况,多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有关,家长也要及时自省,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坏榜样。

3、过度依赖父母家人,不合群,遇事极易退缩

孩子在3岁之前喜欢黏着父母家人,是正常的情况,但是3岁之后,依然喜欢对父母家人寸步不离、十分依赖;有些孩子在公共场合非常的孤僻、不合群,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也不与人讲话,只是一味缠着父母。

如果让孩子参与一个什么活动或者有什么公众的表演等,孩子则直接退避三舍,完全无法参与或融入进去。

这些情况很多时候被家长误认为是因为孩子害羞的缘故,其实可能就是孩子的心理问题。

孩子的过度依赖,父母就要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有过分照顾和过于保护孩子的行为,让孩子产生自己什么事情都必须要大人陪同才可以做好的错觉。

另外孩子的不合群,父母要检查一下自己是否过度干涉了孩子的自由,导致孩子已经无法适应公共场合,甚至心生恐惧了。

父母最好逐步培养孩子独立去做一些事情,或者参与到团体活动中去。当孩子一步步地走出自己所谓的舒适区,转而开始尝试适应、接纳新鲜事的时候,才是他心理健康成长的表现。

在很多家长心中,孩子就应该是天真灿漫、无忧无虑的。怎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心理问题呢?

其实孩子之所以会出现心理问题,与父母的素质、家庭的氛围、教养的方式是息息相关的。

比如父母之间不和睦,孩子容易出现情绪抑郁、性格古怪和心理不正常的状况;

而如果父母过分溺爱,也会让孩子有自私、任性等不良的性格,自理能力也会很差;

但是如果父母对孩子过于简单粗暴,那么孩子就会反馈出胆小怯懦的特点,也很容易学会用说谎来掩盖自己的过失……

所以家长真的应该花费足够的时间,用足够的细心观察孩子的心理情况,当孩子出现心理偏离时,父母应该先从自己的言行、教育方式、家庭环境中寻找根源。

另外,想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状态,就要用心支持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让孩子在做事中体验成败得失,并从中体会到来自自身的能力、能量,不断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从而对未来充满奋斗的力量和希望。

所谓“内在的觉醒”,就是如此,发掘孩子内在的潜能,让他能够内心充满阳光和对生活的热爱,能够直面所有的挫折和考验,就是处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