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哭藏着他的语言和心理
时间:2021-08-24 15:3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导读:新生命的降生首先是用哭声向这个世界问候,没有学会讲话的婴幼儿,哭闹就是他们和外界的沟通方式。有生理需求想喝奶、渴了要喝水、尿了不舒服需要换尿布等,此时的哭声能够引起成人的注意,从而满足他们的需求。随着年龄增长,宝宝到了会说话的年纪能够表达需求和不满,仍然会有哭闹的行为,这令很多妈妈费解。
甚至有妈妈称,宝宝都已经5岁了,从他出生起自己一直都接纳不了哭闹,觉得很烦。其实哭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理需求,还是人类情感和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尤其是认知范围有限的年龄段,心中的情绪无法表达时,哭就是他们能做到的简单表达方式。作为爸爸妈妈要理解,要学会应对,才能养育出懂事儿的宝宝。 01、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 胡可和儿子小鱼儿参加亲子节目时,儿子看到奥特曼玩具想买,胡可不答应,小鱼儿崩溃地大哭,还不停地说“坏妈妈”。此时胡可抱着他说“妈妈知道你很想拥有这个玩具。此时小鱼儿激动的情绪明显缓和了很多,哭闹也慢慢停止。
试想如果换成一个被气得大发雷霆的妈妈、一个对哭闹置之不理的妈妈、或一个对哭闹的孩子讲道理的妈妈,也许是另一番情景。要么哭得更厉害,要么迫于妈妈的威严,虽然不哭闹了,情绪却憋在心里没有释放出来。
曾经的央视主持人王小骞,有了女儿早早后全职带娃,也经常分享自己带娃的有效经验。在一次访谈节目中,谈到怎样应对孩子哭闹,她分享了自己屡试不爽的方法:她说女儿哭闹时,冷处理,让宝宝明白哭闹是不对的,你要想哭就哭,妈妈陪着你,没有两分钟女儿就会说:妈妈我哭好了。接纳了她的情绪,她就会明白,哭虽然解决不了问题,但是我的情绪是可以得到允许的。
孩子哭闹时,他的情绪从开始的不满到最后激动到失控,完全看父母怎样“推动”。只有尊重接纳孩子的情绪,理解他的哭闹,才能帮助他平静。父母要传递给孩子:逾越底线的事情,靠哭闹是争取不来的,父母理解你的情绪也接纳你通过哭闹来宣泄情绪,接纳不了的是你哭闹的行为。 02、哭藏着孩子的语言和心理 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曾说:孩子执著地想要实现所有需求,表现出来就是哭闹、发脾气,这是他们生来具有的自然本能。 孩子的哭闹背后是他想要说的话、他的心理活动,但由于认知有限,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所以最简单最直接的哭就是他们与外界的沟通方式,从哭闹中读懂他想讲的话,他的心声。
生理需求完全依赖成人的宝宝,哭闹大多是有关吃喝拉撒,只要满足会变得很安静。释放情绪的哭闹,比如因为某件事难过,不开心等。 这种哭闹,哈佛心理学者曾有过提示:释放情绪的哭闹父母可以暂缓处理,不必急着刻意哄,因为让他立刻止住哭,会产生情绪堆积。 对于那些带有“目的性”的哭闹,是在试探父母的底线,比如要玩具、要吃的等。这类哭闹值得注意,一定要守住底线,让孩子明白用哭闹“威胁”父母未必能达到目的。 03、冷处理也要有爱的行为 哭闹时,父母的漠不关心和指责本意是要制止。而这种反应使孩子觉得不被理解,父母不重视自己,情绪反应更激烈,内心感到不安,效果适得其反,甚至和父母针锋相对。 在《高情商教育》中徐婧英曾说:教育不是仅仅纠正孩子的行为,也要用爱滋养孩子的心灵,满足诉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植根在教育中的。
李玫瑾在育儿访谈中讲过:孩子哭闹,家长冷处理也要有爱的行为,哭闹时讲道理没有效果,孩子认为大人在求他。 等哭闹停止再给予他关心,比如拥抱,比如给他洗洗脸,问是否需要喝水吃东西,借机可以讲道理。一定要让他体会到,爸爸妈妈并没有因为哭闹对他的爱减少。
孩子通过哭闹来表达不满、表达需求、宣泄情绪是本能,父母要读懂哭闹背后的语言和他的心理。纵容失去底线不可取,一味地冷处理会使孩子缺失安全感,理解接纳情绪,并且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并不会因此而减少。 小辫子妈有话说: 制止住哭闹不是根本目的,引导孩子学会自制、自控、学会处理情绪,让他逐渐成长才是本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