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在给宝宝吃药时,还遇到了很多搞不定
时间:2018-07-16 13:4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论套路,我只服在座的各位麻麻,尤其是在给宝宝喂药方面。 有这样喂的 ![]() 还有这样喂的 ![]() 更有这样喂的 ![]() 一句话,没有她们做不到的,只有她们想不到的。 在给宝宝怎么吃药方面,菌菌也写过很多类似的文章。另外,我发现宝妈在给宝宝吃药时,还遇到了很多搞不定,甚至踩过坑的问题。今天菌菌就这些常见问题,做一个统一整理,以帮宝妈彻底解决这些困惑。 ▋ 上次发烧开了一瓶退烧药没吃完,这次发烧还能吃吗?药效有没有减退啊? 这个我说了不算,具体得看药品剩余的有效期。 ![]() 美国FDA建议,刚出厂生产的药品,在正确储藏的前提下,药瓶打开后有效期不超过6个月。 但是,我们买的药到底是不是刚出厂生产的,这个还真没法保证(一般,刚出厂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我们看的是它的剩余有效期。美国FDA又发话了,这种情况下药品有效期的时间,不能超过剩余时间的25%。 听起来有点绕口,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懂了。比如说,你上次买回来的退烧药,还有一年才过期。但由于我们已经打开了,所以,有效期就不能超过3个月了。 ▋ 宝宝吃胶囊药咽不下去,能去壳吃吗? 既然这种药被包在胶囊壳里,必定有它的理由。至于能不能去壳,还是那句话,看药物性质和说明书。 ![]() 首先我要说明的一点是,不推荐直接给5岁以下的孩子吃胶囊或者片剂之类的药,原因很简单,容易导致宝宝窒息。3岁以下的宝宝吞咽功能还不完善,更是强烈不推荐。 所以,能不选胶囊,就不选胶囊。 实在实在没法避开的话,宝妈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判断到底要不要去壳: 1. 照说明书办事 如果说明书上写着“不能掰开、不能嚼碎,建议整粒吞服”等字样,那我们还是乖乖不要去壳了。 2. 问药师 ▋ 宝宝刚刚吃完药吐了,还要再重新吃吗? ![]() 喂? 但是医生说过了,一天只能吃一次,再说了,万一补喂了孩子药物过量怎么办。 不喂? 孩子刚吃了就吐了,应该没起到什么药效吧? 至于喂还是不喂,不用纠结医生怎么说,看一个时间就够了——15分钟。 15分钟以内宝宝吐了,看时间就知道,这会基本上药还没来得及吸收。如果吐量大,宝妈可以考虑给宝宝重按照全部剂量补充。 15分钟到1小时内宝宝吐了,这种情况具体得咨询医生。宝妈要告知医生宝宝的呕吐情况,医生会根据情况给出具体指导。 服药1小时以上吐了,看时间也知道,这会的药大多已被溶解吸收,一般不需要考虑再补吃一次了。 ▋ 我看药的量不是很多,宝宝吃一次药效不太够,加一点减一点没事吧? 胡闹! 这是给宝宝吃药一大忌。作死的是,部分家长完全把这话当耳旁风,根据自己的判断随意调整用药量,用药方法,结果…… ![]() 我再强调一遍,自己不要随意改造用药方法,用药量,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吃法、用量给宝宝服药。说明书上的规则是用来照做的,不是让大家参考的。 ▋ 药的味道太太太难闻,能和果汁,牛奶一起服用吗? 想法是个好想法,可惜行不通。 先说果汁。果汁可没有白开水那么纯,它里面的成分复杂,会和药物产生一定的作用,进而影响到原本的药效。以含维生素C的果汁为例,此类果汁有还原性,而且有些药物在液体中本身就不稳定。 总之,喝进去的果汁还是那杯果汁,但宝宝吃进去的药已经不是原来的药了。我们为的是达到药效,而不是仅仅吃下去,不是吗? ![]() 再说牛奶。牛奶中的铁、钙等离子,会和某些药发生反应,生成一些难以溶解的化合物,造成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易被肠道吸收。 母乳我也是不推荐的。影响药效是其一,其二,掺了药的母乳,味道肯定变了,宝宝能感受出来。他给你直接吐出来不说,甚至下次还会对母乳产生抗拒感。菌菌有位同事就是把药配母乳里喂的,结果,宝宝自己断奶一周,急死了都。(此处干过这事的宝妈,举个爪我看看) 但是,理论很丰满,无奈现实贼骨感。有宝妈反映说, ![]() 这样的强喂无非是,捏鼻子喂、掐着嘴…… 即便如此,但我还是要强调,坚决不要强迫喂药,捏鼻子喂、掐着嘴喂通通不允许。 部分宝妈要不干了,臣妾办不到啊,喂个药好话说的嘴都干了,但小祖宗就是不吃咋整? 1.忍。 ![]() 包括我在给我家小小菌喂药时也是这样(当然,我也有过忍无可忍,差点被憋疯的时候)。我强调不要强喂是因为,给宝宝强灌药很容易呛着,出现肺部感染,甚至窒息死亡。长时间下去,会让孩子越来越害怕,越来越抗拒吃药。这一点,我不说宝妈也应该深有体会。 2.重在平时引导 宝妈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个有卡通图案的盒子,事先把药放进去,吃药时再拿出来。小朋友嘛,都对猫猫狗狗巨友好,这样做会让宝宝对药能不那么抗拒,自主吃药的医意愿会强一点。 总之,给孩子喂药这事得软攻,不能硬来,直到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找到了自家娃吃药的方法也就好办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