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的起源 明清全面发展时期
时间:2019-05-18 10:46 来源:未知 作者:健康有为 点击:次
北宋王朝几位统治者,对医学的进行颇为器重,采用了一些积极的轨范,如成立整顿医著的"校订医书局"以及药学机构"恬静惠民与剂局"等。北宋官修的几部大型方书中,食疗学作为一门独立专科,获得了充足的留心。如《平静圣惠方》及《圣济总录》两部书中,都专设"食治门",即食疗学的专篇,载方160首,可以用来治疗28种病种,搜聚中风、骨蒸痨,三消、霍乱、耳聋、五淋、脾胃羸弱、痢疾等。在药膳方剂,以粥品多(如豉粥、杏仁粥、黑豆粥、鲤鱼粥、薏苡仁粥等),成为食治门中的干流。另外还有羹、饼、茶等剂型。《圣济总录》中有酒、饼、面、饮、散等差别模式,且制造法子也较详。
元代的饮膳御医忽思慧著的《饮膳正要》,是我国早的一部养分学专著,它超过了药炊事疗的旧概念,从养分的观点开航,虚夸正一样平常人加强饮食卫生,营养调摄以抗御疾病。他在书中夸张:"夫安泰之道,在意保养……故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在令书三卷内容中,首列"聚珍异馔",作为正凡人调摄,强体健身的滋补食品。他在中医药进行史上起首从养生预防的概念停航,提出食物营养的申请。 先容了多种平日饮食的打造,网罗汤类16种、粉类6种、面类8种、羹类4种、粥类4种。至于食疗药谱,治疗各门类疾病的丹方也良多,如桃仁粥,桃仁三两去皮尖与入煮粥,治疗咳嗽胸满喘急;黑牛髓煎,用黑牛髓半斤,生地黄汁半斤,白沙蜜半斤共熬为膏,治疗肾弱、骨败,瘦弱等,都是范例的药膳。其它如香圆煎,枸杞茶,荔枝膏等都是简练易行的食疗方子。末卷还把203种食物按米谷、兽、禽、鱼、果、菜和料物7类,简介其性味及疗效。 明清时代是中医食疗药膳进入更加片面进行的阶段,几乎全数的本草著述都留神到中药与食疗学的亲切相干。如明朝远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领》,书中除数以百计的可供药用食物外,还有相当多的食疗药膳方,个中卷三、四"百病主治药"中,对一百几十门病证的医治,供给了数百个药炊事疗方,诸如用酒煮食乌鸡治风虚;用怀香、赤小豆、豆成品等十多种食物和猪脂为丸医治劳倦;各类米粥治脾胃症等等都是典型药膳。明代尚有一些不凡的本草著作,如朱棣的《救荒本草》,书中所载虽大多非平日的蔬菜瓜果,但可供凶年救饥拯灾之用,有很高的适用代价。这些都注释食疗营养学进行到了一个簇新阶段。 对食疗药膳的打造,也有新的发展,如徐春甫《古今医统》90卷中,载有各类饮食如茶、酒、醋、酱油、酱、菜蔬、肉、鲜果、酪酥、蜜饯等等的打造法,多相宜养分学的要求。明清时期对特多疾病及年迈者的食疗药膳尤为重视。个中较知名的高濂的《遵生八笺》,记载了切当老年末年人的饮食极为过细,如粥类38种,汤类共32种。清朝曹慈山的《老老恒言》颇为属意老年的使用药膳防病养生,对老年末年人食粥叙说详,提出"粥能益人,暮年尤宜",并将药粥分为三品,上品"气味轻清,香美可口",中品"少逊",下品"重浊",主见:"老年有竟日蚀粥,不汁顿,饥即食,亦能体健壮,亨大寿"。书中提出下品粥36种,如莲米粥、芡实粥、杏仁粥、胡桃粥、枸杞叶粥等;中品粥27种,如茯苓粥、赤小豆粥、大枣粥、龙眼粥;下品粥37种,如地黄粥、羊肝粥等等,但凡子女常用老年滋补,健脾益肾及通常消瘦的经常使用药粥品。 明朝期间食疗药膳著作达30种以上,此中有的是重点叙述本草的,如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卢和《食物本草》、宁原《食鉴本草》、李时珍《食物本草》等;另有从饮食休养、药膳产的观念启程撰成的食谱营养学专著,此中较为的如贾铭《饮食须知》,宋公玉《饮食书》、袁牧《随园食单》、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等,有的至今在临证中仍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是中医宝贵遗产中的珍品。
此阶段的食疗学尚有一个突出个性,就是倡始素食的思想取得进一步发展,遭到器重。 《内经》中载有:"膏粱之变,足生大疔",人们早已寄望到偏嗜偏食,尤其是高脂的损害,过食平平曾经引起医家们的注意与关注,因而明清时期比较张扬素食的著述相应增长。如卢与的《食物本草》指出:"五谷乃生成育人之物","诸菜皆地产阴物,所以养阴,固宜食之……蔬有流通之义焉,食之,则肠胃宜畅无壅滞之患。"这些思惟不光使食疗学、养分学思维获取深刻,也大大促退了养生学的发展。 (责任编辑:健康有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