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看童年动漫
时间:2021-08-30 15:1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大叔从小是看日漫长大的。
现在虽已成年,但时不时还会拿出来重温一下。成年人的视角看动漫,其实,会发现很多不曾注意到的温情和哲理。
每当感慨 “生活艰难” 的时候,大叔就会打开一集,看着看着就被治愈了。
01 哆啦 A 梦:每个人都渴望的陪伴者
哆啦 A 梦是很多人的童年了。
他是每个人最理想的玩伴,有各种神奇的道具,能满足大雄所有奇妙的愿望。
每次大雄在外面被人欺负,回家找哆啦 A 梦哭诉,他都能找出神奇道具,帮大雄 “复仇”。
(大叔小时候总想:能不能现在就定下祖训,让子孙们送一台哆啦 A 梦给我?)
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看,哆啦 A 梦之所以这样经久不衰,是因为它满足了我们年幼时,对于“理想化客体” 的需求。
小时候探索未知的现实世界时,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
这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期待,有一个无所不能的人帮忙解决所有麻烦。 这样的人被称作 “理想化客体”。在生活中,这个角色常常由 “妈妈们” 来担任。
“妈妈,我饿了。” “妈妈,有人欺负我!” “妈妈,我的书包找不到了。”
这些问题虽然都很小,但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天大的难题。而妈妈总能替当时还弱小的我们,解决所有的困扰。
可见,“理想化客体” 会帮助我们在幼时,建立对于世界的稳定的安全感:永远有人会陪伴我,理解我,保护我。
而哆啦 A 梦,正是这种深切渴望的具象化。
他拥有超能力,能解决大雄的一切困扰,满足大雄所有的奇思妙想。他给予了大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可以说,他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照顾大雄。
所以,看哆啦 A 梦,不仅满足了我们年幼时各种新奇的脑洞,也满足了我们童年时对陪伴者的一切期待。
小时候大叔以为,哆啦 A 梦会永远陪在大雄身边。长大之后才发现,事实原来并不是这样。
长大后的大雄,身边不再有哆啦 A 梦。
这只蓝胖子的责任,是陪他度过童年,陪他慢慢成长,陪他发展出独自解决困难的能力,而不是永远保护他。
现在想来,这其实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理想化客体” 总会在一个合适的时机离开主体,就像我们无法永远活在父母的庇护下,总有一天,需要独立去面对生活的种种。
02 蜡笔小新:三口之家的平淡幸福
小时候看《蜡笔小新》,大叔会把自己代入成小新,看大人的世界被自己整得人仰马翻。
长大后再看,大叔开始把自己代入小新的父母——广志和美伢,看到《蜡笔小新》各种滑稽背后的温馨。
这对中年夫妇,被繁琐的日常磨平了棱角,磕磕绊绊地肩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
小新的爸爸野原广志,需要独自一人承包整个家庭的日常开销、偿还各种贷款。生活的负担太重,就算半夜睡着了,都会天降噩梦,被 “责任” 的大山压得抬不起头来。
而作为全职主妇的妈妈美伢,生活也不轻松。每天早上,她都需要一边煮饭,一边叫家人们起床,然后送小新赶娃娃车。等到一大一小都顺利出门,她又开始打扫收拾、买菜做饭……
可即便如此,这个看似 “艰辛” 的家庭却非常温暖积极。很多网友都表达了对小新家庭的羡慕,希望下辈子有福气可以拥有这样的理想家庭。
小新的家庭到底有什么好的特质?大叔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亲密的情感联结
在这个家庭里,父母会十分在意孩子的感受,孩子也非常信任和关爱父母。
小新虽然调皮捣蛋,但是一看到外面下雨,就开始担心出门买东西的妈妈。他还特地拿着雨伞,跑到商店门口去接妈妈回家。
他也会突然感性大发,歪歪扭扭地给妈妈写上一份感谢信,还一直盯着邮差叔叔把信交给妈妈。
在小新家里,“爱” 是流动的、可以被感知的。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对方表达关心和在意。
2. 无条件的理解和支持
他们虽然平时总吵吵闹闹,但遇到大事时,却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
当广志实在疲于工作,忍不住想要离职的时候,美伢虽然一开始吃惊了一下,但并没有生气、不解,而是表达了理解和支持。
即便广志的收入关系到全家的生计,但美伢还是选择支持他,因为“这是他自己的人生,照他自己的意思去做就好了”。
心理学的依恋理论中,有一个核心概念叫做“安全基地”(Security base)。
在实验中,一个婴儿如果被单独放入陌生的环境,他会紧张、害怕、焦虑不安,静静呆着不敢轻举妄动。但如果婴儿和 ta 的妈妈被共同放入陌生环境,婴儿就会放心大胆地去自由探索。
因为妈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 “安全基地”,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被照顾和保护,因此不会焦虑和担忧,进而可以自在地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而长大后,新组建的家庭成为了我们新的 “安全基地”。
对于广志来说,这种来自家庭的支持,尤其是关于人生选择上的支持,真的可以给他十足的安全感,让他自由大胆地探索自己的人生。
3. 真诚平等的交流
在这个家里,小新不是一个可以被 “糊弄” 的小孩子,而是一个独立平等的个体,被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当美伢答应了小新去百货公司,最终却因为种种意外没能去成的时候,她真诚地向小新道歉,而不是随便找理由糊弄过去。
小新有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总喜欢穿一些奇装异服。美伢没有觉得这是小孩子的无理取闹,而是尽心地帮他做 “cosplay服装”,满足他的需求。
从这个角度讲,小新真的很令人羡慕。
总之,《蜡笔小新》有着太多太多温暖的不经意。看似是五岁孩子调皮捣蛋的故事,但这个家庭的相互尊重、关爱和支持,却一直在默默温暖着逐渐长大的我们。
03 小丸子:家境清贫,也可以过得健康快乐
相比《哆啦 A 梦》中的奇思妙想和《蜡笔小新》的荒诞滑稽,《樱桃小丸子》就写实得多了,种种生活细节极其微小却又触动人心。
大叔特别喜欢《樱桃小丸子》的一集,叫 《我家里很穷》。
来看看小丸子是怎么描述自己家穷的:
电视机没有遥控器,换频道必须要靠小丸子拿一根木棍去戳。
面包发霉了,奶奶舍不得扔,随意拍一下就吃了,还跟小丸子讲霉菌可以补身体。
(大叔提醒:不可以!不能吃的!)
一切杂物都要留着,为了防止 “要用的时候就找不到了”,因此家里总是堆满各种破铜烂铁。 用小丸子的话来说,“杂物的多少就是贫穷的指数”。
这样的生活条件,可以说是很艰苦的了。
但小丸子却丝毫不以为意:“家境清贫,也可以过得健康快乐。”
她总是一副嘻嘻哈哈的样子,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可见快乐程度和生活条件并不成正比。
这种从生活中得到快乐的能力,在心理学中被称作乐商(Optimistic 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OQ)。
乐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 对快乐事件的感受能力,即感受快乐的阈值
不必非常昂贵、豪华的东西,一些微小的幸福就可以让小丸子手舞足蹈。比如幼儿园时吃午餐,同学的便当盒里放着佐料满满的汉堡包。她只有肉汁饭,却也足够她开心到跳舞。
2. 从消极事件中获得积极成分的能力
比如因为家里穷,好不容易吃一次牛肉火锅,还会用许多便宜的猪肉来替代牛肉。小丸子丝毫不觉得这样的火锅 “寒酸”,反而会因为偶尔夹到真牛肉产生撞大运的感觉,甚至感慨 “幸好我们家够穷”。
3. 个体的快乐或乐观感染他人的能力
小丸子高兴起来总是手舞足蹈,连忙和家人和好朋友分享。
一次小丸子的绘画作品在比赛里拿了奖,她迫不及待地将好消息带到家里,甚至还专门向绘画中的模特——一位理发店叔叔去报喜。
每次打开《樱桃小丸子》,大叔都会被她的乐天派性格感染。快乐并不需要事事遂意,只需要提升从平淡生活中感悟幸福的能力。
乐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提高的,大叔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些小tips:
希望我们都可以像小丸子一样,无论什么处境,都可以过得健康快乐。
写在最后
这些经久不衰的童年动漫,发挥的作用其实比我们想象中更大。
一位心理治疗师曾经在治疗中,把动画片当作一种支持性疗法,它可以帮助人们从抑郁、焦虑的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大叔想,动画片之所以能够治愈我们,不仅是其中关于家庭、友谊、亲情等温暖的主题,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看到,一个虚拟的角色如何解决生活中真实的问题。
从而让我们懂得:问题是能够被 “解决” 的,我们拥有和这些问题 “共生”的能力。
这些 “长大后才解其味” 的动画片,正是用它们独特的叙事方式,不断加固着这种想象与确信。
所以,当你困顿时,不妨回顾一集童年动漫。
愿你能从中得到面对真实生活的勇气,
世界和我爱着你。 |